蜂鸟2018

剧情片韩国2018

主演:朴持厚,金玺碧,郑仁基,李胜妍,朴秀妍,薛惠茵

导演:金宝拉

 剧照

蜂鸟2018 剧照 NO.1蜂鸟2018 剧照 NO.2蜂鸟2018 剧照 NO.3蜂鸟2018 剧照 NO.4蜂鸟2018 剧照 NO.5蜂鸟2018 剧照 NO.6蜂鸟2018 剧照 NO.13蜂鸟2018 剧照 NO.14蜂鸟2018 剧照 NO.15蜂鸟2018 剧照 NO.16蜂鸟2018 剧照 NO.17蜂鸟2018 剧照 NO.18蜂鸟2018 剧照 NO.19蜂鸟2018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5 00:23

详细剧情

  圣水大桥坍塌的1994年,中学生恩熙和父母、姐姐、哥哥一起生活。全家在各自的问题上争吵,此时的恩熙寻觅未至的爱情,像岛一样漂浮。恩熙的生活里,唯一能给予理解的她出现了。

 长篇影评

 1 ) 这世界神奇而又美好,你我皆是蜂鸟,在大千世界里何其渺小,又何其坚韧地扑扇着翅膀,迎着风飞舞翱翔。

太不像韩国电影了,反而有点国产独立文艺片和日影的意味。十分新奇的韩影观影体验。那种关注个体,关注少女成长过程中来自各方的烦恼,细腻如丝的各种细节呈现。视角和家庭氛围都十分有既视感,特别代入。

没有天生的不良学生,也是最单纯的不良学生。

敲错的家门,就像等错的佳人。

在家里毫无存在感,帮外出鬼混和带男友回家的姐姐掩护影响睡眠,替家里最器重的哥哥做饭还要被打骂无法反抗。家里挨骂的是姐姐,被夸的是哥哥。一家人就是香喷喷的饭菜,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只有马铃薯饼,却吃得很香。

上课画漫画被抽到读英文课本的结结巴巴,早恋放学和男友一起走被夸眼睛像小鹿,揉脸摸头杀。和男友相约接吻,从蜻蜓点水递进到尝试和初吻的男友舌吻,而后互相吐掉嘴里残留的对方的口水。

不爱学习却有最喜欢的新来的补习班老师,私底下抽烟且看似古怪的补习班老师却偏偏是最喜欢最善解人意的老师。

在突然大晚上登门拜访的舅舅突然逝世最脆弱的时候却被最喜欢的男友劈腿,在自暴自弃抽烟蹦迪时遇到爱慕自己的小学妹,刚收到学妹的玫瑰,开开心心回家便撞见爸爸一边骂姐姐一边骂妈妈教子无方,甚至要出手,被情急之下的妈妈自卫用台灯砸破了胳膊。前晚上还大吵大闹的爸妈第二天却并座在沙发看电视看得笑哈哈,只是爸爸的胳膊上多了绷带纱布的包扎,但却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呢。

“识人数百,知心者寥寥”。在阳光下和闺蜜聊心里话的蹦床,被最知心的闺蜜出馊主意相约去偷东西被捉现行后,被最好的闺蜜出卖还得不到最起码的道歉。从此失去一个好朋友,独自去补习班哭成泪人,又多了知心的益友(即补习班良师)。

耳朵后面一个不起眼的疙瘩,男友感受不到的疙瘩。妈妈感受到了让去熟人的小诊所,小诊所检查了又让去大医院。去了大医院才知道是要动手术切除的肿瘤。在医院外椅子和父亲并排,才难得见到平日凶悍强势和对自己漠视的父亲哭得稀里哗啦。难得感受到父亲对女儿的心疼。

刚刚和她约会唱K,确定关系,约好下次还要唱K,却被前男友又杀回马枪回来跪舔撞个正着,然而恩熙还是对自以为知错能改的男友无抵抗力,欣然接受和好重归旧好。在刚准备因为男友中间劈腿所以有空档的120天纪念日录音带准备送给男友的约会当天,又被看不起自己的男友妈妈撞个正着捉男友回去留她一个人,再次被抛弃,分手。

常常都有讨厌自己的时候,在觉得疲惫难过的时候,就看看自己的手,在依次动动自己的手指头,原来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至少还能控制十个手指头。抗拒拆迁的标语,为什么要抢夺别人的家呢?这世界上这样荒唐的事就是太多了。

“待在医院比在家里安心”。动完手术后,在医院住院的日子,才收获到了平日里求之不得的,实为罕见的,来自家里和亲朋好友的关爱。虽然父母只是等女儿醒来就再没出现,哥哥和姐姐从来没来看望过,讽刺的是,偏偏被甩的小学妹还跑来探病,补习班老师,还跑来探病。临床的阿姨,还关心自己送自己吃的。收获了满满的来自亲人之外的关心。“不要再挨打了,再有人打你,要学会反抗。”出院回家围桌吃饭,妈妈给自己夹菜,哥哥调侃自己,也算是小小的幸福。

补习班的老师突然离职,仿佛抽空了,失去了珍贵的救命稻草。也因补习班领导误报时间错过了最后送老师的机会,并听到其称自己最喜欢的老师是古怪的,气不打一处来顶撞了领导,继而被补习班开除,回家被不了解情况的父母骂得狗血淋头,忍不住爆发叫嚷着被哥哥一巴掌又扇破了耳膜。

假期结束返校,遇到曾经许诺就是喜欢且只喜欢自己的学妹,却遭到冷眼漠视。原来那种看似深情的喜欢成了只是停留在上学期的事了。

直到圣水大桥垮塌,正是姐姐的上学路线,得知消息吓得赶紧给家里打电话让跟姐姐联系是否平安,好在因姐姐没搭上公交故而活了下来,虚惊一场,却引得哥哥在饭桌上泣不成声。

收到最爱的补习班老师送来的包裹。素描本和借出的书。还有一封信。开开心心写了回信激动地摸索着来信地址乘车送去,连同端着老师爱吃的妈妈做的年糕。找到地址却收到噩耗。原来大桥的垮塌没有带走亲姐,却带走了亲爱的老师,迟来的包裹只是姗姗来迟,老师已然不在世。所谓人生无常,我们与爱的距离,就是半夜驱车到江畔,隔江遥望断掉的大桥,并且流下泪来。舅舅的离世,让妈妈觉得奇怪。老师的离世,让恩熙学着长大。

遇到坏事,伴随而来的一定会有好事, 我们总会遇见一些人,分享一些事 。这世界神奇而又美好。

就像妈妈袜子的破洞,沙发底下的台灯碎片,以及永远留在那个夏天的再也等不到的,老师为什么不告而别的答案。

我们总是得在伤痛中学着成长,在狗比的生活中,无论经历怎样的失意和彷徨,终将面对操蛋的一切,并学着坚强。

 2 ) 2019年韩国年度最佳青春片,16岁女主演一炮而红,拿下国际影后

2019年,应该是国产青春片的高光时刻。

《过春天》、《少年的你》等影片上映,口碑票房双丰收。

它们用全新的角度诠释了青春,打破了观众对于以往国产青春片的认知。

这次,我们的青春不再是恋爱、打胎和劈腿的狗血,而是那些美好阳光下的灰暗。

疼痛却异常的真实。

而另一边的韩国,青春片也成为黑马。

在19年的青龙奖上击败《寄生虫》拿下最佳剧本奖。

它就是——

《蜂鸟》

벌새

《蜂鸟》由金宝拉执导,朴智厚、金玺碧、郑仁基等主演。

导演兼编剧的金宝拉,被誉为韩国最值得期待的女性影人,这部电影也是她的处女作,根据她的同名小说改编。

女主的扮演者朴智厚小学5年级时在街头被相中,有人说她像赵丽颖,也有人说她像全智贤。

出演《蜂鸟》时只有16岁,却贡献了精彩的演技,将少女敏感细腻、迷然懵懂的状态演绎的入木三分。

凭借这部电影,她在国际上一炮而红,在第18届翠贝卡电影节(与圣丹斯齐名的独立电影节)中拿下了影后大奖!

作为一部处女作,《蜂鸟》可谓一鸣惊人,被赞誉为2019年韩国年度最佳青春片。

韩国Naver网站评分9.0,豆瓣评分7.9。

看看这获奖情况。

不仅如此,电影上映后好评不断,被称为19年韩国独立电影最让人惊喜之作。

新人导演+一群名不见经传的新人演员组成的片子为什么如此受欢迎?

因为它拍出了每个人最普通不过却又有口难言的青春。

正如网友评价,至此,韩国青春片亦有了《杀人回忆》。

1994年,韩国首尔。

主角金银姬是一个初二的女生。

她是家中老三,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

哥哥优秀,姐姐叛逆。

家里靠买年糕谋生,日子过得忙碌简单。

虽然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可是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爱。

父母忙于挣钱,对孩子的关心本来就很少,而且那少得可怜的关心还都给了哥哥。

作为长子的哥哥也并没有很疼爱自己的妹妹。

不仅直呼妹妹「喂」,还时不时的暴打她。

而姐姐呢,不是化妆打扮,就是偷偷喝酒。

虽然和女主住在一个房间,关系却和室友差不多。

家,这个原本温暖的地方,带给女主的确是无边无际的孤独。

而离开家的学校好像也没有好很多。

在老师眼里,她是不好好学习的后进生。

在同学眼里,她是考不上大学只能当保姆的“飞蛾”。

对女主而言,青春好似一场看不到出口的隧道。

所以,她想冲破这场无形的大网。

偷偷摸摸的早恋,和小男友互发暧昧简讯,在昏暗的楼梯间尝试亲吻。

和好闺蜜一起唱歌蹦迪,笨拙的学着大人抽烟。

因为,她太渴望爱和关怀了。

可是这些努力寻找的一丝甜,也转瞬即逝。

几天不见的男朋友,已经和其他的女孩子拉手拥抱搞暧昧了。

那个送她玫瑰说喜欢她的小学妹,才过一个假期就和她行途陌路

和闺蜜去超市偷东西被抓住,被闺蜜毫不犹疑的出卖。

更糟糕的是,她耳朵边上长了一个瘤,需要做手术才能取出。

做手术不仅会留下疤痕,还有可能引起面瘫。

就在这时,新来的补习班语文老师金英智给女主带来了一线光芒。

初见英智,女主就觉得她跟别的老师不一样。

虽然她抽烟、寡言,但是却率性、洒脱,很快便成为她的良师益友。

在老师的陪伴下,生活好像终于没有那么艰难了。

但女主没想到,圣水大桥倒塌,女老师死于这场意外。

她内心刚刚建立起通向成长的大桥,也随那些喜欢自己的男孩女孩老师的离开而倒塌.....

作为一部青春片,《蜂鸟》是独特的。

它没有过分的煽情和强烈的矛盾冲突,只是以平淡克制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少女的成长故事。

它也没有完整流畅的故事情节,像一首散文诗一样,用散点状的故事讲述了如何对抗青春的痛苦和迷茫。

所以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们会有故事缓慢平淡的感觉。

青春片不是节奏快速,色彩分明的吗?为什么让人有一种无力感。

而这也该片最大的惊喜,细腻并且生活化。

镜头中那些平淡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开心和压抑,不正是我们真实的青春么。

因为太真实,才会让我们感到疲累。

该片还有个名字叫作《我们与爱的距离》。

剧中的女主就像蜂鸟一样不停的挥动着翅膀,寻找着生活中的甜,而这份甜便是来自外界的爱。

她先在家庭中寻找。

女主生长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导演通过吃饭这个简单的场景进行表达。

每次吃饭,需要父亲说开动,大家才能开始吃饭,饭桌上除了父亲琐碎的抱怨外,其他人都只是埋头吃饭。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本该是温馨的场面,却给人一种无声的压抑。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为父权阴影所笼罩的家庭。

而母亲,更多的也是默默忍耐。

面对父亲的出轨,她心知肚明却视若无睹。

虽然对自己没上大学的人生并不满意,但却重来也不提。

头天晚上还和父亲吵架,第二天却乐呵呵地靠在一起看电视。

在这样环境下,女主的到父母的关心也是少到可怜。

被哥哥暴力告诉父母时,换来的是母亲淡淡的一句,你们别总别打架。

偷东西被抓后老板给她父亲打电话,结果电话那边只说,那你把她交给警察吧。

生病了,也只能一个人去看病,没有父母的陪同。

唯一一次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也是用做手术住院的疼痛换来的。

而这让她突然觉得,住院生病是件很好的事。

可当她出院回家时,迎接她的是空荡荡的屋子,一切又回到了原点。她生病而得到的关怀,在病好后又都被收了回去。

影片开头,女主买菜回家,又按门铃又大喊,都没有人来开门,后来才发现是走错了楼层。

回到家后,看着母亲毫无波澜的脸,那些想要说的话都无从说起了。

青春期的女主,敏感脆弱,她对很多事情都充满了困惑,她需要关心和爱护,需要理解和认可。

而这些,在家人身上她没有得到回应,于是她开始在其他人身上寻找。

第一个人是她的小男朋友。

这是女主懵懂的初恋,她渴望爱,但却又不懂爱。

她把接吻当做是一种挑战,接吻完觉得有点怪和恶心,还朝地上吐口水。

没有一丝情欲,更多的是好奇。

男朋友背叛自己后,也是轻描淡写的带过,当对方再来找自己时,又自然而然的和好。

在男友身上,她感受到了爱的温暖。

第二个人是她的好闺蜜。

在闺蜜身上,她找到了共鸣,一样的不被爱,一样的被暴打。

她们一起肆意的玩耍,一起吐槽老师和家人。

在闺蜜身上,她感受到了友情。

第三个人是她的学妹。

第一次见面,学妹就对女主充满了倾慕,之后为她送花,一起唱歌,来医院探望表白。

在学妹身上,她感受到了被爱。

第四个人是她的中文老师。

她用“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教会女主友谊的难得和珍贵。

她用“觉得痛苦的时候,看一下双手,明明无法挣扎,但手指其实还是能动”,教会她学着换角度看问题。

她告诉女主,不要屈服暴力,要勇于反抗。

从老师身上,女主获得了理解和安慰,也找到了榜样和依靠。

然后有一天,这些人就突然离开了,而我们也在不断失去的过程中学会了成长。

所以当再次看见男朋友时,女主可以勇敢的说出我不喜欢你。

面对老师的去世,也可以平静的接受。

因为,青春就像黑板上中文和上学路上的横幅,那么的看不懂和不可理喻。

我们都还没来得及消化,就已经长大成熟了。

女主曾问老师,“我的人生,什么时候才能发光呢?”

这是很多人曾经感到迷惑的问题。

我不知道你的未来是否会发光。

但正如村上春树说的,不必纠结当下,也不必太担忧未来,人生没有无用的经历,我们只要一直走,天一定会亮。

所以,就算青春充满伤痕和无奈,我们也要带着希望向前奔跑。

因为,总会有光透射进来温暖我们的人生。

 3 ) 打败《寄生虫》,这部新片才是真正的年度最佳!

第40届韩国电影青龙奖,在近期落下帷幕。 今年最受关注和争议的《寄生虫》横扫青龙奖,收获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等五项大奖。 而打败《寄生虫》拿下“最佳剧本”的,却是一部名不见经传的青春电影。 但我敢说,它一定是本年度「最佳青春片」,没有之一——

蜂鸟

벌새 导演:金宝拉 编剧:金宝拉 主演:朴智厚/ 金玺碧/郑仁基/李胜妍 / 朴秀妍 上映日期:2018-10-06(釜山电影节) 片长:139 分钟

影片出自年仅28岁的新人女导演金宝拉之手。 作为她的长片处女作,《蜂鸟》可谓一鸣惊人。 先是在釜山电影节被授予KNN观众选择奖,又荣获了柏林电影节新生代青年单元的评审团大奖。

片场照:导演金宝拉和主演朴智厚

跟其他同类型的青春题材影片相比,这部《蜂鸟》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 一切还得从故事的主人公说起。 恩熙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初二女生,来自一个再平凡不过的韩国家庭。 家里有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和恩熙五口人。

和大多数青春片的主角没什么两样,恩熙的生活也充斥着没完没了的烦恼和困惑。 在学校,同学嘲笑她脑袋不灵光,老师嫌弃她只顾谈恋爱。

在家里,重男轻女的父母不把她看在眼里。 就算被成绩好的哥哥揍了,也只能忍气吞声,没处儿讲理。

对于恩熙来说,只有好朋友全智淑和男朋友金志源是她无尽苦闷中的那一点甜。 所以,她平时不是和志源腻在一起,就是跟智淑去歌厅蹦迪。

虽然在哪都不招人待见,但有智淑和志源陪伴,恩熙倒也自得其乐,过得还不至于那么差劲。 可生活的不如意总会不期而至,而且十之八九从最亲近的人开始。 当志源和智淑也背叛了恩熙,她才明白,原来友情和爱情都并非坚不可摧的东西。

火上浇油的是,恩熙的耳后还长了个肿块。 一次没治好,这下非动手术不可了。

总而言之,眼下的处境让恩熙的身体和心灵都饱受煎熬。 突如其来的种种遭遇非但令她一时间身陷囹圄,也为这本就灰暗的少年时代勾画上了更为沉重的几笔。 在最无助的时候,新来的补习班语文老师金英智带给了恩熙一线光明。 初见英智,恩熙就觉得,她跟别的老师不一样。 当时她站在楼梯拐角的窗边,抽着一根烟,身形瘦削,神色惆怅。

稍加接触后,恩熙果然喜欢上了这个神秘、洒脱又温柔的老师。 从此,每当恩熙受了委屈,英智总会陪在身边。 任她哭泣,听她倾述,还教给了她许多道理。

是英智告诉恩熙,不能屈服于哥哥的暴力,得学着反抗。 也是英智让恩熙相信,即便对人生再无能为力,只要手指还能动弹,就有回转的余地

可年少的恩熙或许没能想到,有一天,就连她最信赖的英智居然也会不辞而别,从她的生命里消失…… 就这样,影片围绕着恩熙周遭走走停停的人们,和降临在恩熙身上的大事小情,描摹出青春的迷惘和心碎,反叛与挣扎。

剧情没有大起大落,但胜在真实、细腻。 年轻的金宝拉展现出强大的节奏把控能力,也让人看到了她对这个世界的深刻洞察。 通过事无巨细地将恩熙的生活琐屑和人际关系一一奉上,影片塑造了一个立体且可信的少女形象。 在校园和家里,她是压抑、隐忍的受气包。 到了夜店,她就摇身一变成为潇洒、自信的大姐头。

和志莞、智淑玩耍时,她无忧无虑,逍遥自在。 但每当独处,她又时常茫然失色,流露出脆弱的一面。 她眼神清澈,心思单纯,不谙世事,却也会抽烟,会撒谎,会犯错。

说到底,她只是一个孩子。 而《蜂鸟》的最出色之处正在于,凭借异常精准、极度写实的人物刻画,它唤醒了蕴藏在孩子小小身躯之下的,那深不可测的复杂性。 恩熙的14岁,没经历过《过春天》里佩佩那样的惊险、刺激,也不曾像《少年的你》,遇见对自己不离不弃的小北。 她所经受的全部,不过是一场风险不大的手术。 她所拥有的一切,也仅仅是一个不懂担当的男孩。

可恰恰是这看似不值得刻骨铭心的一个个人和一件件事,让她和她的生活看起来离我们很近。 无论是朋友间幼稚而热烈的分分合合,还是甜吻与眼泪共同浇筑的青涩爱恋, 虽然谈不上轰轰烈烈,却每分每秒都叫人觉得似曾相似。 从心动到心伤再到彻底放手后心如止水的“其实我没有喜欢过你”,

从靠近到亲密再到分道扬镳时云淡风轻的“那都是上学期的事了”,

这些平淡日常里貌不惊人却隐隐作痛的疤痕,才编织起大多数人青春的本来模样。 当然,如果导演的野心仅止于呈现残酷青春的母题,本片也必然不会得到如此多的褒奖。 除了恩熙,影片对恩熙的家人、朋友,以及恩熙所处社会环境的描绘同样细致、逼真,别有深意。 恩熙矛盾而纯粹、清透而混沌的少女形象是在特定的家庭背景和社会语境下构建起来的。 造成恩熙叛逆性格和忧郁气质的首要原因,无疑是她的家庭。

为了强调这一点,导演不惜花费大量的篇幅展示恩熙和各个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也成功地营造出了全家人共处时那种紧张而尴尬的氛围。 在成长的过程中,对恩熙伤害最大也最直接的显然是哥哥泰勋。 他学习好,又是学生干部。 在父母看来,三个孩子里唯一指望得上的就是他。

这给了他欺负妹妹的底气。 正是因为有底气,他才敢一而再、再而三地打骂恩熙,变着法儿地惩罚妹妹。

甚至是在明知道妹妹面部刚动完手术的情况下,毫不留情地给上一耳光。

那么,对于泰勋的暴行,这对父母又是怎么做的呢? 他们什么也没做,只是偶尔敷衍地数落两句,不温不火,无足轻重。 在他们的默许下,泰勋日益变本加厉,恩熙也渐渐放弃了抵抗。 每每鼓起勇气告状,却被三言两语糊弄过去,恩熙暗淡的目光中弥漫着的,总是深深的无力。

问题的根源还是在父母身上,尤其是父亲。 事实上,这是一个典型的为父权阴影所笼罩的家庭。 表面看来没有一丝裂隙,内里实则布满数不尽的淤青。 片中,泰勋虽然动不动就对妹妹耀武扬威,但在爸爸面前却始终低眉顺眼,一言不发。

妈妈也一样。 至于不受偏爱的恩熙和姐姐,就更没话语权了。 某种程度上,姐姐比恩熙还要可怜。 没考上重点高中,爸爸嫌她丢脸;隔三差五逃学,回家又得罚跪。

她是这个家里最屈辱的人。 所以不论是在餐桌上面对父母,还是当与妹妹对视,亦或是窝在床边独自失神,她的疲惫和空虚都表露无遗。 你会发现她的眼里已经不剩什么神采了,可她明明还很年轻。

因为长期遭受父权压制的关系,这家人只要聚在一起,看上去就永远死气沉沉的。 尽管当恩熙被告知手术可能导致面瘫,爸爸哭了。 对于泰勋的会长竞选和升学考试,家人也表示支持。

可相比平常人家,他们之间的气氛总有些许的微妙,给人的感觉怪怪的。 就好像这五口子只是被动地接受着名为“亲情”的纽带的捆绑,很疏离,很勉强。 在这样畸形的家庭里,每一个个体、每一段关系都深受其害,无一幸免。 恩熙的妈妈自然也不幸福。 对于丈夫有外遇对象的事实,她心知肚明却视若无睹。

为了三个尚未成年的孩子,也是为了夫妻共同经营的店铺,她所能做的就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下不了狠心戳穿。 “床头吵架床尾和”这句俗语也被这对夫妇表现得淋漓尽致。 头天晚上还破口大骂、大打出手的两人,第二天就能乐呵呵地靠在一起看电视。 既然胳膊上还缠着纱布,之前的争吵,心里也一定没忘。

这种堪称荒谬的相处模式,到底该怎样定性呢? 是貌合神离、勉为其难地搭伴儿过日子,还是不计前嫌,心甘情愿和彼此相依为命? 我想,应该是两者兼有。 成人世界不就是这样吗?暧昧不定,模糊不清。 人们从不断然诀别,但也很少袒露真心。

小孩子眼里的荒谬,对大人来讲,根本不算回事儿。 可以说,恩熙一家就是许许多多韩国普通家庭的缩影。 父权倾轧的不只是一个女人和三个孩子,更是整整一代人。

智淑在家里也经常挨揍

就连掌权的父亲自身,也是被父权社会操纵、摆弄的牺牲品。 从这个角度来讲,韩国和中国的社会现状多少有些相似。 所以,除了父权制度,想必影片对升学压力的生动叙述也能极大地引发中国观众的共鸣。

《蜂鸟》虽然是一部韩国青春片,但它所囊括的层层表述,在我们生存的这片土地上同样具有高度的普适性。 开篇已经说过,恩熙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女孩了。 所以,她的这段青春岁月里,也几乎不存在超乎常人经验范围之外的东西。 令人窒息的亲情,变动不居的友情,摇摇欲坠的爱情,全都截取自生活本身。

在这部电影里,你没机会经历一场荷尔蒙驱动下的冒险,也不可能完成那些现实世界里兑现不了的梦。 因为它只是带你探进生活的里层。 在欲望、本能、欢愉、痛楚中逡巡,体味青春的迷茫,感受成长的阵痛。 这份返璞归真的质朴和不加矫饰的坦率,才是本片区别于当今市面上大多青春片的关键。

在平凡之中挖掘非凡,制造奇观,固然好看。 但有关「真实」的复述和再现向来不可或缺。 哪怕「真实」再丑恶、再残败、再不堪,至少,这重讲述不会轻易被时间推翻。 而且,它终将构成我们时代的重要一面。

关于这部写实的影片,唯一抽象的就是片名——《蜂鸟》。 蜂鸟体型极小,而且为了采蜜,只能通过高速地振动翅膀悬停在空中。 这倒很像片中恩熙的处境:进退两难,腹背受敌。

但命运是不可趋避的。 所以对于必须拼命挣扎,一刻都不得喘息的恩熙而言, 最好的祝福大概是,多采一些蜜。 如果可以,别错过沿途的每一丝爱与甜蜜。

*本文作者:kiwi

 4 ) 请回答1994

八年级少女恩熙正在卖力的按门铃,她一直等待母亲开门,却是长时间的无人回应。滞留太久的冷漠将她击溃,无助,狼狈,焦虑,她像一个找不到妈妈的婴儿,风中凌乱。这是韩国电影《蜂鸟》的开场,不动声色之中,疏离的窒息感悄悄散发,它甚至冲出银幕,困住无辜的我们。

但随后极具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原来她看错了门牌号。紧接着她到家,镜头远远拉开。密集公寓的轮廓在我们眼前呈现,住户们紧紧挨在一起,小型又整齐,就像码头上的集装箱,毫无生气,有着难以言说的压抑。

电影将时间设定在1994年。这一年韩国发生了很多事:美国世界杯,金日成去世,韩国民主化热潮的兴起,圣水大桥倒塌。这注定是一个慌乱迷茫的一年。恩熙身处在一个台风眼,周围的世界就像天空的雪霰,看似的平静,内部却在急遽的运动。

恩熙在如蜂鸟巢穴般的公寓中生活着,外表平静,内心渴望生机的她一直在寻求人生的意义,始终想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却不断在内心的失落和空虚中徘徊游荡。电影不厌其烦给恩熙设置一次次的“磨难”:一次偷盗事件,好朋友将她出卖,甚至拒绝道歉;男朋友出轨且立场非常不坚定;上学期还喜欢她的学妹到了下学期就对她冷若冰霜。

中伤,背叛,易变的友谊,经不起考验的爱情,通通向她袭来。不稳定的因素一直在积蓄着,就像恩熙耳后的那个包,慢慢的变成肿瘤。

外面世界如此冰冷,回到家中,依然空白一片。她的父亲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中年男子,终日苦闷早已把精力消耗,只好在子女身上找存在感;母亲年轻时有一个大学梦,无奈家庭贫困早早辍学嫁人,成了一名家庭主妇,是韩国女性悲剧的一个典型人物;姐姐总想着反叛,却在家庭的束缚下失去自我;哥哥作为兄长被家庭寄予厚望,身心压力极大,面对父权的施压和大环境下的激烈竞争,他只有选择压抑自己的情绪,殴打妹妹成了他出气的唯一手段。

家庭的成员们各自怀着心事,极度缺乏交流,他们就像是屋子里摆放工整的物件,虽然体面的相处,内心却是长久的隔离。

电影通过展现一家人的精神状态来折射韩国各个年龄段所遭遇的困境,也许对于导演而言,她的野心不单是展现恩熙的成长,她真正想呈现的是韩国那一代人的精神隐疾。

身处在一个分裂的半岛,面对隔壁朝鲜的虎视眈眈,韩国人始终处在一种危机之下,金日成的去世让韩国民众的神经又紧张起来,唯恐战争打响。安全感的缺失加上严重的竞争观念,导致了韩国人的心理失衡。他们一方面有着极强的民族自尊心,所谓的“身土不二”即是这样;一方面在从小棍棒打压的教育体制下,导致了严重的自卑感。

恩熙舅舅的自杀正是那个环境下的悲剧反馈,是电影第一个惊叹号。第二个惊叹号是智英的结局。智英是恩熙的中文老师。她是电影里最为光辉,也是最为理想的一个人物。智英身上有着淡淡的忧郁,骨子里的文雅被恩熙吸引,对于人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更重要是她身上有着难得的诗性和智慧。

作为一个独立女性,她几乎可以算是恩熙母亲的对立面,是恩熙最想活成的样子,可以算是恩熙的精神导师。最终智英成了圣水大桥下的亡魂,这对恩熙是巨大的打击,意味着电影最具希望的火苗也被浇灭。但索性导演并没有将颓丧的调调延续下去,恩熙虽然失去了精神导师,但她的姐姐却因此保命:姐姐正好错过了开往圣水大桥的公交车。

电影所展现的青春不同以往青春片的焦躁,它很容易让人想起杨德昌的《牯岭街》,同样的冷静克制;也会让人想起相米慎二《台风俱乐部》,平静之中积蓄着张力。在卓越的镜头语言之下,《蜂鸟》在空间上的停滞,延伸,压缩,使得整部电影更具质感和韵味。松散的情节宛如一股股细线,在圣女大桥倒塌的喧嚣中,汇聚成一股巨大的麻绳,有力,强悍,把所有的人绑在一起,丰富的层次感如一面大网将我们盖住,动弹不得。

《蜂鸟》影像整体的沉稳和老练,让人不相信这竟然是新人导演金宝拉由短片改编而来的长片处女作,节奏把握的恰到好处,没有一丝失衡,它那如潮水般的生活流静悄悄流淌,直到流出银幕,我们不由跟着恩熙思考人生的意义,也许会再次感叹恩熙的天真和善良,心疼它们在旋涡般的世界之中被搅得支离破碎。

人生是公平的。她失去了老师,姐姐逃过一劫;学妹不再喜欢她,好朋友和她重归于好。有失去,就有获得。智英虽然死去,但在她写给恩熙的信中,恩熙又重拾了对生活的希望,也许她已经继承了智英的精神衣钵。

所谓的生活哪有什么对错,既有糟糕的时候,也会伴随着快乐。没必要对一切都失望透顶,与其沉沦在不堪的生活之中,还不如保持独立,潇洒微笑的活着。

毕竟世界终归是神秘又美丽的。

首发在:几点电影

 5 ) 生活就是一道永恒的伤口

半夜看我已经哭的不行了。这是一部不能用女性主义来定义的电影,我甚至很难去强调所谓的女性视角这个维度,时代背景也并不重要。它只是在极为平淡的表象下灌注生活的本质之痛。说这部电影狗血的人根本就没有心,就算有也是毫无感知力的心。这难道不都是再常见不过的家庭状况和生活状况?青春的表象给它蒙上一层柔和的薄纱,但这种薄纱反而更加凸显出背后力量的形状来。这种处理方式的意图恰恰是抹去那种时代的特殊性,而留下的是普遍的痛和迷茫。我觉得其实影片没有必要做到像《请回答1988》那样如此细致而真实的服设和道具设置,它之所以告诉你具体的时间和年代,是为了把真实放进来,是为了让人更有切近感。因为生活必然和社会背景是不可能脱离的,但这种不可能脱离性确实没必要因为具体的设计而转化成一种对主题表达的桎梏。

这种痛从何而来。其实甚至不在于所呈现出来的每段人物关系具体的离合聚散。虽然说关系当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种关系所支撑出来的生活本身。它是没有回应的。影片开始,尚且是隔着一扇门呼唤,无人应答。仍然还留有用逻辑去解释这种无人应答的空间——因为找错了,走错了。也就是说至少还存在一条对的路,存在一个对的门,只要你去寻找,总会有回应。在这样的前提下把整部影片铺成开来。到中段的时候,那段无论如何呼唤都没有回应的母亲可以说是全片我最喜欢的设定。恩熙在这里喊的是妈妈,一般来说,是建立在无数次呼唤母亲而母亲对自己的回应的基础上的。但这里的不回应,留下一个空白,是母亲专注自身(自身的视角)而不曾做出回应,不曾做出被这种亲子关系所覆盖的回应,甚至离开了。这可以说充满了精神分析的隐喻性,在主体意识到母亲并没有满足孩子的要求,而孩子独立于母亲的欢愉之外的时候,也就是说母亲在朝向自己而并不回应孩子的时候,母亲是处在大写之物(das Ding)的位置上的。这种隐喻的处理完全消解了存在所谓“对的门”的可能性。因为所谓的大写之物,根本特性就在于它是最原初的,因而是不可能被把握到的。而在这个桥段之后整个电影就开始将这种遭遇大写之物的创伤呈现出来。从具象化地割裂肿瘤开始,到大桥的坍塌,关系的彻底死亡(关系中对象的死去),世界的伤口暴露出来。生活的本质就是痛,生活的本质就是那看似坚强却不可预测地坍塌了的大桥,生活的本质,刨去那些毫无波澜的表面,它就是一道巨大的伤口。这种青春的视角,意义就在于去更敏锐地捕捉这种伤口。我们始终在围绕着这个伤口对它进行想象性的重构。即使不从拉康的升华意义上去理解这种想象性的重构,至少我们一直都在想象存在某种关系某个人可以填补生命的这道伤口。可这种想象并没有错,是依靠着这种想象生活才得以维系。即使这种生活的维系让人痛苦,这种痛苦让人想要把自己的灵魂甩出自己的身体来获得彻底的解放。

可这种彻底的解放是不存在的,必须要记住,它是不存在的。即使生活“平静”如常,它依然是千疮百孔的。记住这种解放是不存在的就意味着,记住老师对恩熙所说的最后一番话,“别再挨打了,如果有人打你,无论如何都要奋起反抗,千万不要坐以待毙。”

千万不要对生活坐以待毙。

 6 ) 我很期待导演和主角之后的作品

蜂鸟 观后

#台北电影节#国际新导演评审团特别奖

整部片的气氛让我想到杨德昌导演的《一一》,映后在和导演QA的时候导演也确认了受杨德昌导演影响很深这点。主题就像片尾女老师的独白所说的那样:人生不只有好事,也不只有坏事,而是什么事情都有。

影片内容概述可以说是一个初中小女孩的成长史,在家庭环境压抑、学校环境填鸭甚至变态的情况下,好不容易有一点开心的友情和爱情如果也出现了问题,小女孩要在哪里找到出口。很幸运的,在汉文补习班的老师那里找到了倾诉的出口,但就像片中那个压抑的社会环境一样,对事情多思考、对自己多探索的女老师成为了补习班老板口中的“怪人”,而这个小女孩也在全班匿名的票选中被评为“全班最混的学生”。两个“怪人”相遇,彼此似乎都获得了一种理解和安慰,但很不幸的在大桥倒塌的事件中,女老师不幸身亡。

影片整体风格细腻而完整,细腻是导演的视角和主角的表演,一个小女孩怎么看待身边发生的事情:被自己亲哥哥打,和同学交流后发现同学被打得更狠,互相交流被打经验,得出结论还是乖乖被打希望早点结束为好;父亲在医院知道自己要开刀,可能会留下面部神经麻痹的后遗症之后抱头痛哭,小女孩眼神中的疑惑和小惊讶;在地下蹦迪的放肆和回到家里的压抑形成完整的对比。完整是影片剪辑利落,美术扎实,镜头摆的很有教科书的感觉,调色调光也都很温和,整体上给我的感觉是Production Value很高。导演和片中的女主角一起前期工作了六个月,互相熟悉,建立信任,这是这位演员的第一部长片,之前只是拍过一些短片,算是半个素人。演员的眼神真的很有戏,爆发力之强我觉得碾压现在正红的一些同年龄演员。

以下是我看到的问题。

1.导演试图想要呈现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下不同的表演,但是这样割裂的表现我有点没反应过来,甚至在地下蹦迪那场我还看了半天确认是不是主角本人;

2.1994年的时间设定有些成为了背景,而不是渗入到主角的生活中,因为主角最长呆在的家里其实平时并没有关心政治问题,只是在大桥倒塌的时候担心自己的小孩有没有遇难,而且可能因为我对韩国的背景不熟悉,对于片中美术上的安排也很难让我回到1994的那个氛围中;

3.利落的剪辑是优点也是缺点,影片前半段经常是一小段故事发展到高潮然后就切掉,切了三五次之后我就知道啊导演要切了,有种小跳戏的感觉(虽然对于情感体会上来讲没造成太大阻碍)

#导演人真的很好,在场内QA结束之后还在外面和观众合影留念继续QA,大概站在那里至少要一个小时吧。

 短评

后劲儿有点过于大了 我心摇摆荡漾

9分钟前
  • 海带岛
  • 还行

「你不是说过喜欢我吗?」「那已经是上学期的事了。」不可理喻的事有很多,后来我们毕业了,却还要经历无数个上学期。

12分钟前
  • zitsunari
  • 力荐

中學少女成長記,劇本很扎實,情感细腻觸人,家庭矛盾部分很有共鳴。中文補習班部分據說有導演自傳性質。小女主美得令我出戲。可惜服裝和美術完全沒有說服力,並非真正90年代感覺,若不是電視和文字的提醒,真會以為是這個時代的故事呢。金璽碧看起來還是種性冷淡的美。😂2018BIFF1006중극장

16分钟前
  • 看守煙霧的人
  • 还行

真的很棒啊,韩影中罕见的女性视角!前面有点脸谱,但也算是必要的铺垫,后面渐入佳境,恍惚间给人一种一次别离的感觉,只不过蜂鸟讲的是“一道伤痕”:国族的、阶级的、性别的、情感的、身体的……层次十分丰富,表达内敛动人。所有一切骤然撕裂,然后以难以辨别的速度缓慢愈合。统治中受害,震惊中平和,温柔中残酷。处女作长片,令人惊叹!P.S.女主是不是有点像赵丽颖~

20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Berlinale2019 Generation. 3.5,固然剧作依旧有韩国电影贪多的痼疾,事件并无内部动力,但至少努力地在寻找状态(非常吃重状态戏,一定程度稀释了过饱和的戏剧性)、塑造“人”。对于一个韩国导演来说,创作姿态很可贵。当然也因为这样的追求,大约无法成为某部题材相近的华语片那样的豆瓣爆款了。

22分钟前
  • Ada的B计划
  • 还行

金宝拉展示了她捕捉影像多相性的能力,那些纤细又尖锐、真实又迷幻、遥远又切近、令人困惑却清晰在场的末梢感觉交织一体,构成少女对世界一次次的灵性凝视。叙事上也有妙笔,大桥坍塌处虚枪凶猛,重拳却趋简,最终凝结成一片空濛怅惘的遥望。如果真的存在着“集体记忆”的话,那么它的主语必须要是如恩熙这样的个体生命,《蜂鸟》为惯于呈现后威权时代创伤综合症的韩国电影补上了轻盈的一笔。看的时候总想到杨德昌。

25分钟前
  • Octopus
  • 力荐

在北影节电影学院“注目未来”项目中观看。13、4岁的女中学生成长故事。剧作太实在、丰富了,“一人一世界”,青春期中的少女遇到了太复杂、丰富的生活、人生问题及体验。处女作之编导显示了不凡的成熟与才华。

30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金日成病逝,有人担心朝韩开战,有人惶恐肿块留疤;圣水桥断裂,有人迟到逃过一劫,有人失约提前告别。学妹的喜欢只持续一学期,男孩的赞美适用于所有人。凝视母亲破了洞的丝袜,父亲手臂的纱布,我相识了天下,忍受了暴力,什么时候才能发光呢?青春是在错误的楼层敲错误的门,错误的时间等错过的人。

31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喜欢。看得我好想拍电影,现在有这样的梦想好像太晚了

35分钟前
  • 松如
  • 还行

是的,原来所有的彷徨、迷茫、不甘、愤怒、难过就这么平静的发生了,就像恩熙问妈妈舅舅的死,如果不这么平静的生活,又怎么抵挡得住这般伤心呢。而在青春时期不能感知的阵痛,又不知会在哪天才缓缓降临。其实这个世界骗了我们,少年从来不是最美的年纪,是不得不蜕变,不得不体会成长的过程与代价,不得不明白一切只能自己经受。“我的人生会总有一天也会发光吗?”恩熙还没问出问题,老师就已经给了她答案,她是悲剧且幸运的少数,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阵痛,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答案。

37分钟前
  • 后自愈
  • 力荐

“就算坏事降临,快乐的事情也会一起到来。我们总会遇见一些人,分享一些事。世界真是神奇又美丽。”成长的过程既满怀不安,又仿佛一切水波不澜,我们经历过的痛楚过的犹疑过的,最终都像流水一般只是从身边经过,而我们最终都幸运地存活下来;那些伤痛愤怒不甘,是生命划在身上或心里的刻痕,最终成就了这样的今天的我。风格极为细腻的青春片,但又绝不至于此,留痕处处的女性生存现状描摹,细节勾勒委实抓心(沙发下争吵的残渣,脚上脱丝的袜,餐桌上哥哥突然的痛哭,窗口老师抽烟的身影);剧本功力于细微处彰显,这些泛着生活沉郁底色的片段是那么幽微那么无光,但真的就像是提取概括自普通如我的日常啊。最戳心的对白——“你想舅舅吗?” “就是挺奇怪的。”(平静之下的万箭穿心)

4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过春天》有这部电影一半样子就行了。

45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2.5。戲感挺好,很喜歡小女孩的存在感,不過組織上真的偏冗也過長,或許反映了導演不知還有沒有下一片而塞得滿滿滿的侷促感。餐桌上的哥哥哭泣,女主角擔心姊姊意外,這兩場的反應是否太激烈了?末段節奏尤其不解,好像很多時候都可以收了,讀信那段異常溫暖也非常直白,有種「得獎致詞」的錯覺XD,也有點不那麼高超地把前面的散葉收起。小鹿斑比的眼睛。摸頭。為什麼1994年的首爾要上漢字課?而且那些內容,感覺並不實用啊,像是一種文化薰陶。

48分钟前
  • HurryShit
  • 还行

正值<寄生虫>冲奥的紧要关头,本土青龙奖却把最佳剧本给了这部,诧异之下以为是分猪肉的结果,哪知道韩国又出来一位了不起的创作人。年度最佳韩影无疑

52分钟前
  • Redux
  • 力荐

晚上还打架吵架又流血的父母,包扎好伤口第二天就能坐一起看新闻,劈腿的男孩子没过几天又会跑回来说喜欢你,明明是闺蜜却在关键时刻出卖你,之前还说喜欢你的女生突然可以在路上对你视而不见,这世界真是既神奇又美丽,还有各种意外,谁都不知道意外和幸福哪一个来的会更早,哪一个会更好。用豁然开朗的眼睛看着身边的人,用珍惜的眼睛看亲近的人,用满怀深情的眼睛看喜欢的人,用流泪的眼睛看逝去的人,要相信,这个世界不能没有你,知心的人一定会在身边。电影太高级了,用琐事来游离漂移不定的心,关键时刻一记重拳锁定。

55分钟前
  • 倚风帘
  • 推荐

相识满天下 知心能几人

57分钟前
  • L‘Heure Bleue
  • 力荐

好温柔啊 温柔得可以穿透所有的软弱

59分钟前
  • Настя
  • 力荐

不出所料的不喜欢,太执着于捕捉生活里微小的涟漪,好像做少女就一定要敏感,一定要若有所思,一定是看着窗外的。但少年时代难道不是最具钝感的吗?太刻意了,最后对着坍塌的大桥,我相信她是什么都感受不到的。

1小时前
  • 基闹
  • 还行

至此,韓國青春片亦有了『殺人回憶』。

1小时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纷扰繁杂各方环境加压下,细腻且敏感的孤独少女心事与成长。情感含蓄,留白很多,卫生间里因反抗不解而爆发的戏不错。

1小时前
  • 老罗Lazzaro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