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又看

爱情片印度2016

主演:施坦·马洛萨,卡特莉娜·卡芙,拉姆·卡普尔,Varun Sharma

导演:Nitya Mehra

 剧照

看了又看 剧照 NO.1看了又看 剧照 NO.2看了又看 剧照 NO.3看了又看 剧照 NO.4看了又看 剧照 NO.5看了又看 剧照 NO.6看了又看 剧照 NO.13看了又看 剧照 NO.14看了又看 剧照 NO.15看了又看 剧照 NO.16看了又看 剧照 NO.17看了又看 剧照 NO.18看了又看 剧照 NO.19看了又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3:17

详细剧情

  杰(施坦·马洛萨 Siddharth Malhotra 饰)是一个标标准准的理工男,整日里成谜于数学研究之中无法自拔。虽然如此,但杰的桃花运却并不差,他和青梅竹马迪亚(卡特莉娜·卡芙 Katrina Kaif 饰)相恋多年。迪亚深深的爱着杰,一心想要和他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并且为此做了诸多的准备,两天之后,她的人生梦想就要实现了。  可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杰收到了一封来自剑桥大学的任职邀请书,邀请他成为那里的教授,这可是杰梦寐以求的理想。一边是自己的职业抱负,一边是对婚礼无限憧憬的未婚妻,杰不知道自己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长篇影评

 1 ) 累啊

给老妈找过去的老韩剧看,人鱼小姐看完了,现在轮到看了又看了。

这剧磨磨叽叽一百六十多集,都看到一百多集了,婚还没结上呢,就这点结婚的破事,让他们演的这个纠结和恼人,一个浑搅的老太太,一个闷不出的婆婆,一个偏心眼的丈母娘,今天同意这个,明天反对那个,给孩子们的人生这顿乱掺和,刚开始婆婆不喜欢银珠,非逼分手,说死都不同意,大儿子出个车祸又害怕了同意了;后来老太太又不同意亲上亲,说不合规矩,如果两对儿都结,就一辈子不回家去敬老院住,结果大儿子小女儿绝食抗议就又同意了;终于同意都结婚了,又为了到底是大儿子先娶还是大女儿先嫁再争上几集,动不动就绝食、离家出走,毫无意义地争来争去,累不累啊?闲的啊?上年纪的女人们每次反对、每次无效、但还是要反对,立下什么宁可死也不,宁可去敬老院也不的誓言,最后也没兑现啊,看的人想冲进去抽大耳刮子。

孩子们都快三十了,还要像管小孩一样管着他们,何必呢?让他们自己决定人生吧。

一样都是事无巨细的韩剧,这个剧比人鱼小姐乏味多了,但人鱼小姐明显属于富有人家的故事,而这个相对平民化,可能平民的生活就是这么纠结乏味吧。

讲道理的大儿子,贤惠的小女儿,最可靠、勇于承担责任,但也总是吃亏,总是被忽视;油嘴滑舌的小儿子,娇滴滴的大女儿,却总能占到甜头,活得自由自在。正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撒娇的女人最好命吧。

 2 ) 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文丨蘑菇姑姑

好吧,我先勇敢地暴露下年纪——不知道你们小时候看过一部经典韩剧《看了又看》吗?

这部剧是90年代由央视引进中国的最早的一批韩剧,当年也是我和小伙伴们一直追的、大热的一部剧。这部剧吸引人的地方,是有一种细腻的、慢节奏的温情体现在平淡的一日三餐中,也有些看似无用却幽默的对话,供人回味。
 
剧中把一对姐妹的生活故事,展现得很细腻、很充分,让我们进入了很深的对家庭关系的体验之中。

1.
有这么漂亮、惹人喜欢的姐姐
她只好成为那个“最能干、最懂事”的孩子


故事的主角是金珠和银珠姐妹。

金珠是姐姐,她是家庭的第一个孩子,从小就在妈妈身边娇生惯养;后来,妈妈生了妹妹银珠之后,大病了一场,不得不把还是婴儿的妹妹送到乡下老家寄养,离开妈妈身边的妹妹直到7岁之后才回到自己的家里来上学。

可以说,从小姐姐跟妈妈特别亲近,而银珠则总是跟妈妈之间有点生分。
 
因为从小得到非常多妈妈的爱,姐姐活泼可爱,自信大方,能说会道,又因为长得好看,尤其喜爱作诗、写作,成为了家庭里的天使和公主。

妈妈把很多的爱和希望都给了她,妈妈认为金珠不会成为平平常常的家庭妇女,而要好好发挥自己的天分成为作家。
 
妹妹一直对这个家庭有疏离感,和妈妈的关系也有点远。

有这么漂亮、惹人喜欢的姐姐在家里,她只好成为那个最能干、最懂事的孩子。

她早早就念了护士学校,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支持姐姐的学业,姐姐不干的家务活她全干,相比姐姐的柔弱、需要照顾,她好强、聪明、独立、有个性,不但不需要妈妈照顾,还常照顾家庭,但是银珠也有厉害的一面,如果谁想欺负她,她一定会狠狠还回去,她的姐姐常常被她气得找妈妈告状。

2.
姐姐成了美女作家获得文学大奖
妹妹却成了讨好他人的媳妇吃尽苦头

巧合的是,两个姐妹爱上了同一个家庭的兄弟(韩剧的惯常套路),厉害的银珠嫁给了哥哥,当了大嫂,娇贵的金珠嫁给了弟弟,当了弟媳妇。
 
姐姐金珠出嫁之前,就明确提出:



结婚后我不会干家务的,我要读书写作,而且也不出去工作,还必须晚睡晚起,不能起来做早饭,因此不愿意与长辈同住。(最后勉强在长辈的坚持下,她才答应和公婆在一起住一年。)
 
相比姐姐金珠公主般的婚前声明,妹妹银珠却从一开始就拿出了讨好者的决心,还没过门就努力地为结婚做准备。

最后的单身时间,她频频取消和未婚夫约会时间,每天下班后专门跑到料理店,学做婆家的家乡菜。当婚后长辈们由衷地赞叹她竟然有这么好的手艺的时候,她说只是找同事随便学学的,甚至连自己都丈夫瞒着。
 
而婚后,她更是牟足了劲儿,决心事事完美。一嫁过去就包揽了一家老小所有的家务,与此同时,还要照顾她那娇滴滴、什么都不干的姐姐(弟媳妇),而她又不想放弃工作,因为怕别人说还没怀孕就回家当闲人,所以两头都忙,常常累得自己偷偷地哭。
 
与此同时,金珠有婚前声明的尚方宝剑,什么都不干的情况下,一有点身体不舒服,就找娘家妈妈撒娇,打电话提要求,今天想吃饺子,明天想吃妈妈做的面条,想女心切的妈妈就马上给送过来;每次妈妈给金珠送好吃的,银珠看在眼里,也只能低头默默干活。

而银珠自己,不但很少给自己妈妈打电话,而且每次打电话回家都是报喜不报忧,什么都不说。



银珠一味地在讨好长者的路上使着劲,尤其是对一家之主的长辈奶奶:

奶奶说想吃年糕,其实她可以买回来煮现成的,可是她却为了表现诚意,不辞辛劳,非得亲自做,做得比婆婆还好,让婆婆有点难堪;

一次, 奶奶跟婆婆两个为小事生气,她下班偷偷买了点心给奶奶,不告诉婆婆,
只为哄奶奶开心,结果被婆婆撞见;

奶奶常说“我孙媳妇都比你这个媳妇做得好”,这直接导致了婆婆也默默“嫉妒”上了银珠,而她还浑然不觉。
 
剧中有一幕,矛盾爆发了。银珠因为干太多家务,太劳累,睡着了,把锅里的牛尾汤给烧干了,烟烧了一屋子。
 
婆婆慌忙去熄火的时候,脚被烫伤了,于是她把对银珠的不满都爆发了:
 
“你怎么总是跟我客客气气的,说不小心睡着了,忘了煮着汤,什么也不说,像对外人一样,总说对不起,我总是摸不透你的心思,你不跟我掏心窝,我怎么跟你说心理话,交流感情啊。
 
你呀,每次都不跟我商量,自作主张,我总是提心吊胆地,虽然奶奶是这家的长辈,难道不先该跟我商量吗,你很会过日子,聪明能干,这都是优点,可是好过头了。

我有我该处理的事情,你有你该处理的分内的事情,就算你是百事通,先跟婆婆如此这般交个底有什么不行啊。

这样你的才能也不会被埋没啊,俗话说,过分的完美也是一种缺陷,怎么我说错了吗?

跟别人能说会道地,难道跟我就……?”
 
银珠慌忙地在一旁认错,豆大的泪珠在脸上流淌。
 
这一幕,虽然很为银珠感到心疼,可是也觉得她婆婆说的每句话都是对的。



当银珠的注意力都在讨好一家之主奶奶身上,她唯恐自己做不好,客观上却抢了婆婆的风头;加上她也从小完全不会撒娇,跟长辈亲近,只会恭敬地讨好,所以婆婆虽然觉得她什么都做得好,可是却完全亲近、更喜欢不起来。

她的能干,其实是对婆婆的隐形攻击,所以遭致了婆婆发自内心的不满。

而另一方面,与银珠聪明强势形成对比的是,她实际上又是很可怜的。
 
由于姐姐率先怀孕,银珠却迟迟怀不上孩子,银珠更是落寞。她能做所有努力,唯一这种事她决定不了,而生一个长孙才是一个好儿媳的最大责任啊,家务做得再好有什么用。
 
不巧的是,姐姐金珠的好消息又传来,经过多年努力,她终于获得了文学大奖,得以正式踏入文坛,花篮、鲜花、祝福的人群来了满屋子,妹妹银珠看着喧闹的人群,此时的她再也没有力气撑下去了,回到房间里默默地拿出了酒,不知觉完全喝醉了。
 
婆婆来到她的房间里,喝醉的她抓着婆婆的手,终于不再是日常懂事的模样,而是任性地透露了一番心里话:

 
“爱和荣誉都是姐姐的,我好羡慕姐姐,我就是拼了命干,也没有人承认,我该怎么办。我好想奶奶啊。”
 
“我是说去世的亲奶奶,从一生下来我就是被奶奶养大的,妈妈有着刚过周岁的姐姐,我是在乡下长大的,人家有妈妈,我对我的亲妈妈没有什么感情。”
 
“我的功课也很好,考虑到家境,我就上了护士学院,可是我妈妈根本不感激我,为家里挣钱的我穿廉价的我是理所当然的,而一分不挣的姐姐,给她买贵的,我是这样长大的。这不公平。”
 
“我真想回到十年以前,我想去学画画,我上高中时,参加美术比赛也得了不少奖呢。”
 
“我们家没钱呢,家里怎么供我上美院那,连画具都买不起,所以我才上来护士学院,因为找工作容易,上学以后因为不适应有半个多月连饭都吃不下,那时候我妈妈就跟没看见一样。”
 
“那也不能对我和对姐姐天地之别啊,看姐姐的眼神都是柔情,我是讨厌的鸭子,姐姐就是再穷也要当成公主……人们都喜欢玫瑰,不喜欢野花。”
 
 
3.
越有安全感,就越能够索要爱
持爱的人,有恃才能无恐
 
正如银珠所说,那个偏心的娘家妈妈是一切的根源。

只要姐姐金珠一个电话,无论多晚、不辞辛劳,妈妈什么要求都满足,她整天我家金珠,我家金珠,对她完全包容纵容,而对银珠却很少有主动的亲近。
 
有一次,银珠也终于对自己偏心的妈妈爆发了,大声斥责妈妈:

“你为什么只给姐姐送好吃的,只关心她,难道我不是你的孩子吗?”
 
妈妈说,你姐姐成天打电话给我,妈妈长、妈妈短,你呢?我想打电话给你,却总是怕打扰你;还有,从小你不是一副很厉害的样子吗,你需要过我么?
 
银珠听到这里更是泪如雨下。看剧的我也是一声叹息。



你不觉得有时候在生活中,如果你会理所当然地索要爱,这也是一种本事吗?往往越是尝过爱的滋味人,就越有安全感,就越能够索要爱,因为她总是确信自己能成功的。
 
金珠说“妈妈,妈妈,我好难过啊”“妈妈,妈妈我想你了……”说得那么自然;而银珠却一句都说不出口,她只会拼命掩饰,咬牙坚持,努力让自己更好,然后把那个懂事,当作是可能被爱的证明。
 
她做的一切努力都在补偿未曾得到的母爱。应了那句话,“得到了的,有恃无恐;得不到的,总在骚动。”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写,母爱就其本质是:



我什么也不做就可以得到母亲的爱,因为母亲是无条件的,我只需要是母亲的孩子。

母爱是一种祝福,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用为此付出努力。体验到这种母爱,我才会相信: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我,而我不需要做任何事情。
 
相反,当一个孩子需要为本身就应该得到的无条件的爱去争取的时候,她就离开了内在宁静的乐园,而只把注意力放在了爱的匮乏感上,变成了外在关系的孤独囚徒。
 
Ta自恋地想,既然得不到,那我“我不需要它了,我自己能做好”或者“你没有给我,我也不会向你表达我的需要”,ta被迫以这种方式,建立自己的自我价值感,防御被伤害的感觉,并制造出一种虚假的独立性,去建立自己的盔甲,按照我不需要任何人的原则,维持虚假的自主,也为自己筑起了厚厚的心墙。
 
而每次外界的伤害,就让他们的盔甲更厚,更难以与人沟通,这是恶性循环。就像银珠致力于做好自己的一切,就能换来所有,她自恋又无力,失去了与人真正的沟通交流。
 
是的,所有的孩子,无论父母如何偏心,他们都会长大,也未必会变成坏人,有时候还是个大好人,然而,这样长大孩子的内心,却有了一座内在的监狱会跟随着TA,阻碍ta与人真正建立信任的关系。

长大后,很多这样的孩子:
 
也许ta会是低自尊的,特别是女孩子,要么她从来不装饰自己,觉得自己根本是一个不美好的人;要么她会过度装饰自己,害怕自己有一点点不完美,对自己外貌特别在意;
 
也许,ta过分努力,领导要ta准备好一个十分钟的演讲,她要准备一百页的PPT,唯恐自己被他人看低;而一旦真的得到了成就,又觉得自己完全不配,自己没那么好;
 
又也许,ta有过于严格的道德标准和良心要求,在情绪方面超级敏感,对别人小小的负面评价,都会难过上好几天,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
 
这些孤独感深重的孩子,可能会将小时候被忽略的恐惧,带到成年后,总在生活中害怕自己不值得爱,也相信自己要努力做点什么才能获得存在在这世界的资格。

他们可能发展了各种防御机制去对抗这份失落,这些防御机制深深地隔离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感受,将他们锁在内心的愁绪之中,从而又再一次印证了他们最害怕的噩梦“我不值得被爱,我是孤独的。”
  
4.
生活的本质是一个人的精神之旅
而爱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起点

人的出身不仅仅是阶级以及所拥有的资源所决定的,情感模式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起点。

在危机和防御性主导的情绪体验中,一个人是没有余力去发展自我的,相反,ta所有的能力会被用来拯救匮乏。



《欢乐颂》里的樊胜美,也是个“懂事”的女儿,他的父母重男轻女,尽管她本人貌美如花,但是却一直自愿做供养家庭的牺牲者,这重担压垮的不仅仅是她的经济,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制造了低自尊。

她外表强势、美貌、极懂人情世故,内在却根本不相信自己对世界有掌握感,她对浪荡公子曲连杰曲意逢迎,对上流社交机会趋之若鹜,又死死控制着爱她的王柏川……

如果说安迪的强势是骨子里对世界能够把握的自信,而樊胜美却逃不开一个“怕”字,她完全不相信自己能安心往前走,只能一边像溺水的人,竭尽全力地抓住种种靠近她的可以依赖的机会;一边学会跟偏心的父母划清关系,冒着不被爱的风险,打破做懂事女儿来求得家族地位的模式……这是多么痛,多么难,又多么长的一条成长之路啊。
 
走上这条路,她们需要为自己找到更多的爱来救赎,再造一个亲密关系。

《看了又看》的末尾,婆婆听了银珠醉酒之后的独白,深深地理解了她的不容易,让她辞掉工作,不要做家务,重新去美院学习,并动情地说,我要给你妈妈的爱,把你过去没得到的都给你。在这份爱的关怀下,银珠才真正轻松起来。
 
而我想,这也就是韩剧,生活中,恐怕很多人,没有机会重建亲密,只能在自己的牢笼里兜兜转转。
 
书上说,“一个人心中有好上帝的前提是——ta心中曾有过父母良好的形象。”

那是一份对爱的信任,有了这个信任,生活这场从出生到死亡都在进行着的精神之旅,才可能成为一个人的自由探索,而不会成为隔绝一个人的城堡。
 
学区房、辅导班都不是一个孩子的起跑线,真正的起跑线是父母的爱,用真正的爱来供养孩子,为孩子建筑内在的安全感,才能真正支撑TA走得更远。


作者简介:蘑菇姑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媒体人,婚恋、家庭、亲子关系专栏作者。个人公众号“Miss蘑菇姑姑”(ID:housewife-online)

 3 ) 野蛮生长的银珠

多孑女家庭父母对每一个孩子都是爱的,可爱的深浅不同。金珠做为姐姐,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出生给父母带来新奇快乐,理所应当受到偏爱。明源是唯一的男孩,又是最小的孩子,想当然父母会重视。银珠呢,家里第二个女孩,交给祖母带大,与父母缘薄,被忽视冷落,像草一样野蛮生长。像野草一样吃着冷饭长大的银珠生命力强韧,终归会挣来自己幸福的人生。

 4 ) 很推荐

这是一部让我跟着哭跟着笑跟着感动的电视剧。
过去的韩剧比现在的好,因为没有现在的浮夸,没有现在的做作,没有现在的苍白和无趣。有的只是一种温暖的情感表达。
感动一,金珠的爱情
相对于银珠的努力,金珠的确并不讨人喜欢。但是,当基风的奶奶和爸爸坚持不同意“亲上亲”的时候,两人在公园的互相许诺,让我很难过,也很心疼。明明相爱的两个人,却要被硬生生地拆开,这不免太残酷。
感动二,银珠的痛哭
银珠的努力是每个人都看的到的,他们的爱情也是那么让人心酸,她的种种委屈和种种努力得不到认可的难过以及那最后的一幕痛哭,我也跟着狂流泪。
感动三,对长辈的尊重
那是我很有体会的,那种来自内心对长辈的尊重。

这是一部让人看后,想好好珍惜身边人的TV SERIES。也是让人真正明白,享受平淡生活带来的温情有多重要。

 5 ) 母女的分离与结合-荣格大母神,评银珠妈妈婆婆与基正

看河合隼雄想到其实《看了又看》就是一个讲述负面和正面母性的故事。对于故事的女主角银珠来说,她遇到的母性如下:

奶奶 - 正面母性力量,然而不完全

|

妈妈 - 负面母性力量

|

婆婆 - 负面母性力量

|

婆婆(改变后) - 正面母性力量

|

自己 - 终于成为母亲

虽然说奶奶是最开始的母性,但是这个力量不够,当然也有影响但到后面再说。我姑且还是把妈妈假定为她所初始拥有的母性力量,无疑是负面的,她一直到二十多岁都在和这个力量抗争。之后遇到了婆婆,这时还是负面的母性力量,成了她和男性,丈夫,结合的最大障碍。经过痛苦的蜕变后,她终于得到了正面的母性力量,也即婆婆的改变,从此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的创造力才华(画画)得以呈现,她的人生终于开始了新的光彩或说终于开始迈上了自己的正轨。然而这时候纠缠她的是不能生孩子,不能成为母亲。这个故事到这里是必然的,银珠几乎必然会面临的问题是生育和子嗣的问题,成为母亲就是对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故事是发展到所有该铺垫的都铺垫了,所有该完成的都完成了,她的孩子才千呼万唤使出来。作者安排他们在去领养的路上是因婆婆撞到头暂停后得知有了亲生孩子的情节也很有趣。

对银珠而言,所有的母性都是具有两面性的。

奶奶不算,她更像是一个初始的幻想。但是没有奶奶的守护也是不行的,奶奶可以说是银珠找到希望,和母性最终和谐相处的一个指引和守护神吧。甚至连和丈夫的结合,和男性力量的结合,也即自我的成长,也是由奶奶所指引的,故事在开篇就写了她做梦梦到在奶奶坟前裙子着火而寓意找到好人,这个梦几乎就是整个故事的开端。一个正面的母性在指引她往自己人生的方向上在走,就好像是脱离母性回归母性这一路上的引导者。颇有一点呼神护卫的感觉,写到这对于奶奶这个角色有些感动呢。

现实中实实在在遇到的母性是妈妈和婆婆,这两个角色都很有趣,都有双面性。亲妈负面的更多,只有在孩子被外人欺负的时候才有一半表现出来保护的性质,你是我的孩子的性质。更多的时候她都像在压榨和虐待女主,为了供养姐姐上硕士而女主必须放弃才能念护校,一意偏薄姐姐而情感上不给女主任何好的对待。微微有点吞噬的意味,但这三个女性的关系更像西方童话中继母、继母的女儿和女主角的关系,可以说这是很童话式的结构,尽管作者真实地把妈妈写成亲妈了,但这里因为有一个姐姐而妈妈还是呈现出继母的感觉,作者毕竟还是没有写到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爱孩子妈妈身上可以有的可怖的一面,她还是把这个特性艺术式地抽离了,给了负面母性一个借口,因为有姐姐的存在。

后来的婆婆更有意思,她不是像妈妈一样的一个混合的矛盾的人,她的复杂性是由一个巨大的转变而呈现出来的,前后非常泾渭分明,几乎可以称作两个人。而这个转变的契机也很有趣,是女主终于不堪忍受这么多负面能量,而一个人醉酒后说出了心里话,她的脆弱暴露出来,她终于不再是一个强撑出来的逞强的非常优秀的形象,她终于在痛苦中不得不面对真实的自我,因而她的得到了重生的机会,好像她生命中有什么碎裂的两半终于融合在了一起。脆弱的讨人嫌的也是她,惹人喜爱的,优秀而有能力的也是她。她的两个半圆在婆婆的在场下和见证下终于拼在了一起。这里“暴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常说物极必反,这里她的痛苦积累发酵到了一定程度就是走向反面的开始。非常有意思的是婆婆在看到了她的脆弱之后接纳了她,婆婆似乎也因此接纳了自己的一部分,剧情最后有她和自己的婆婆终于可以挽着手去到澡堂的经历的情节,非常有趣的是去澡堂也意味着暴露,而在这之前婆婆是不能接受在自己的婆婆面前赤身裸体的。

(好吧,我又要写非常有趣这个词了。)非常有趣的是婆婆在接受银珠和看到银珠的脆弱之后对姐姐金珠实质上进行了驱逐。我不能完全明白姐姐金珠承载的是什么部分,但起码可以说她好像是银珠的另一个侧门,银珠的反面镜像。从这个角度是不是可以说这不是双女主的电视剧,而是一个女主一体双身的电视剧呢?银珠和金珠可不可以是一个人的两个侧面,其实她们都是一个人。而妈妈对金珠的宠爱其实也就是我们在现实世界中体会到的母性宠爱的一部分,所以不是像前面我所述的编剧编写得没有现实性把亲妈正面和负面母性的部分分隔开了。如果把金珠和银珠当做一个人的话,那妈妈就是对自己又好又不好的。就是在亲妈身上同时感受到了爱和不爱的,而这个爱当中又夹杂了妈妈对于理想化自己的投射。从这个角度上,这部剧多么地真实。银珠和金珠可以说几乎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人。但是一个人在有什么极端的品质的时候,往往身上也有着与之截然相反的品质。极端的勤奋后有懒惰,极端的善良后有卑鄙,无可避免。只不过这里不是一个自卑与超越的概念,而是子人格与子人格的概念,这是一个人整合的一体被分为两个部分所带来的必然结局。银珠和姐姐金珠如果是一个人的话要怎么理解这部剧呢?我还没想好,不妨以后再想。

现在来说该剧中男性的部分,在银珠的故事线上最重要的就是基正了,基正看似不是第一主角,戏份不多,总感觉他在这部女主剧中稍微有点可有可无的感觉。但是他很神奇地恰恰是几次关键事件的推手。和不和银珠在一起从而使得这么多剧情有发展可能性这个决定是基正下的,正如他在结婚后说他除了在一开始有点犹豫在下决定之后都很坚定。第一次分开后的复合是因为基正,因为他受伤太重婆婆担心而决定隐忍,接受银珠进家门。第二次面临危机,well,这里我不能说完全是他解决的,但他至少也占了近一半的功劳,他的绝食是很坚定的意志的表现。银珠和婆婆真的互相接纳的那个契机是因为基正的推手,他在背后因长时听到婆婆说银珠坏话忍无可忍而和婆婆恳谈了一下,比较平和,但很中正地指出了婆婆行为上做的不妥之处,这个行为也很有力量。他是从品行的角度说的,说妈妈一直抱怨银珠,但银珠可从来没抱怨过妈妈,他的这一作为,几乎决定了婆婆的情感和品质要往升华的方向走,婆婆在剧里一直被公公说为大度有涵养的可敬的妻子和家中的女主人,但是剧情进展这么多了,她这种包容的母性真的很少体现出来,唯一用得明显的地方还是放错了位置在金珠身上,间接体现的是小姑子对她的态度,让人隐隐有点感觉到她身上似乎有的美好的有力量的有包容性的似乎像大地母亲的部分,但又可以看到她作为女人的嫉妒、情绪不平、控制欲和虚荣的部分。直到和基正的这次谈话。之前她也几次被老奶奶说得似乎有点往超我上靠,松动了,有点反省了自己对银珠做得不妥的部分,但问题其实没解决,她自己内心深处真正该解决的、需要抚平的地方还是没抚平,再次碰到银珠的行事作风和她相冲的部分这些纠结还是会暴露出来。但是这一次,这一次不光是基正行动了,银珠也行动了,银珠醉酒后的话真真正正地打动了她,她不再是和别人竞争的善妒的女神,而是成了有包容性的真正的大地母亲。她所散发出来的母性,那种包容的力量感比银珠在其他任何地方获得过的力量感可能都强。这个人真是一个很神奇的人物。到最后要解决银珠成为母亲的这个跨越的时候,又是她在岔路口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正是由于她的举动,或说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撞破头)而阻止了银珠和基正向现在还不属于他们的选择(领养孤儿)而去,而带来了真正的福音。这真是一个神奇的故事。

其实我以为银珠到这里已经某种程度和这个婆婆互相接纳了,然而后面的剧情显示这里只是正在接纳的途中,银珠和这位母亲真正结合,找到自己母性的归属还在她生子的那场戏份上。在之前看的时候我一直很纳闷,为什么这场戏里没有身为父亲和丈夫的基正的出现,按说即使他是检察官也不是不可以在感到腹痛的时候通知他的呀,何况镜头显示他也不是在什么办案的危急关头,基正在这场戏份里非常被动,几乎就没他什么事,我觉得按现实来论基正不是这么没参与感的丈夫。但是从女性完成自身跨越的角度回味一下会发现,这是一场女性的戏份,有她自己的使命要完成,也只能靠女性自己完成。

剧中银珠感到腹痛因而自己奔到医院去,先接触到的是首位母性对象,亲妈。然而亲妈在这里终于抛弃了她,彻底地抛弃了她。或说她终于在心理上彻底抛弃了亲妈,妈妈在她躺在医院里的关头选择了去不那么严重还有老公陪着的姐姐那里,这一行为使得银珠终于和妈妈完成了分离。然而之前妈妈那段感人肺腑的话也是有用的,它解了银珠长期以来因幼时感觉到被亲妈抛弃所造成的心结,这股心理力量所造成的阻滞,所造成的她不能如愿选择自己的人生,所造成的人生中种种求而不得的痛苦终于在妈妈的一番话中得到了治愈,在她要做母亲的档口和自己的妈妈达成了和解。当然,这里也是残忍的,在刚刚感受到了亲妈的爱的时候,刚刚感受到某种程度的完满感的时候立即被亲妈抛弃了。但我还是认为在这之前银珠通过和亲妈交谈体会她当初不易所获得的那种了结感是非常有用的。她阻滞的心理能量终于可以转向下一个地方。在这次被妈妈抛弃后她也彻底地放开了。这里有一个镜头,银珠含着泪水一个人在等待室的床上边阵痛边消化这突如其来的转变,这人生真正的跨越,这是非常耐人寻味或打动人心的一个片段,那时她的眼泪和心酸和绝境重生的痛苦都非常明显,非常打动人。剧情的安排也很有意义,简直就像心理世界中的片段,在这之后她不再完全是女儿了,她要完成的、即将完成的是从女儿向母亲的跨越。从和母亲分离到成为母亲都是在这短短的几十分钟的生产前和生产过程中完成的。在人生可以说最大的物理痛苦中,完成了自己作为女性,作为母亲的赋予生命的任务。这必须是一场女人自己完成的戏,有男人的参与就会让这个转变变得不彻底。这里我不禁要怀疑虽然表现的是银珠生孩子,赋予另一个生命诞生的机会,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她自己重新诞生的经历。是一场告别和新生的仪式。

在银珠告别旧的母性,赋予生命的诞生后,她迎来了新的母性,她告别了负面母性,和正面母性进行了结合。婆婆赶到医院是在银珠生产完后,一进病房,她看的首先不是婴儿(当然婴儿可能也不在这,哈哈哈,总之她第一个去看的是银珠不是宝宝嘛,老奶奶就正相反了,先看的是曾孙),她看的首先是银珠,这时候银珠的表现也很有意思,她的表情就像是我收拾好了一切心绪,破而后立的状态,她看起来平静,在和婆婆一打照眼的时候还是一种我能面对一切的状态,她的肩膀仿佛能扛起一切的状态,其实那是一种眼泪流干后的状态,她这时可以呈现出坚强,但坚强起来的一定是防御。只有在和婆婆的正面母性所结合后她的自己才终于达到了完满,一部分的她回来了。身为女性可能终究绕不过和母性的分离以及结合这个主题,银珠无疑是完成了这个主题的,尽管在痛苦的蜕变之后。这里她和婆婆才真正相互接纳,达到一种超越情感上的,甚至达到了精神层面的,我都觉得达到了某种非常深层的程度的接纳,在某个部分来说婆婆和她成为了半身,她和婆婆也是同样的关系。这两个女人拥抱的时候我觉得她们甚至有种超越母女而达到灵魂层面的理解、接纳与融合。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基正在这段剧情中被安排的戏份是明明没啥危急事还是只在检察厅办公室中兴奋又期待地等电话了。银珠在腹痛时没有打电话给丈夫就证明了这是一场她自己的剧情,是她身为女性跨越的使命到来的时刻,是她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或说回到大地母亲的力量中而迎来新生的故事。男性的使命在这之前已经完成了,基正的使命在最后一次和婆婆恳谈触动婆婆发生转机的时候已经完成了。他的角色有点像破除谜障,是一把不破不立的剑。不对,他比之剑更少锐气而更多力量,他的行为其实有点像沉沉夜幕之中的雷电。宙斯掌握的是雷电的力量。他也像皑皑白雪覆盖下的青松。那种坚韧不拔的生存状态,那种严寒之下生根,在山壁上立住脚跟,挺立的姿态都是他的形象。(青松所处的地方也往往不会让人联想到严寒,更多的是那种坚韧不拔)在这部剧中他是有一种力量能够在深沉厚重要发生什么转变的时候牢牢地抓住一些东西的,就像山石岩壁上的青松生的根。基正确实有种古代士人最好的一面的品质,“国士待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中描述的士,基正在某些方面确实就是这些士在现代中的化身,他身上居然还有这些传承。

这又可以牵涉到一个主题,就是银珠和基正的结合,他们两个为什么会结合,他们的结合又象征着什么这我还没有完全明白,可以留待以后再论。但无论如何,银珠身上有一种可以类似士但也不完全,就是那种人生的某条路一定要走完,一定要坚持走,一定要依靠自己力量走的那种坚持,从这个方面她和基正是很有点类似的。他们都在做一些“正确”的事情,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我很难表述清楚这个正确的含义,而它又和一般的正确含义不一致。总之他们都是有使命感的人,基正的使命可能更在于士的为天地立命的方面,银珠的更在于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的方面,但无论如何都是不是平凡的人啊。现在银珠完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自己的人生使命了,基正就该来抱着孩子当傻爸爸乐呵了,哈哈哈,他也确实出场了。第一遍我看的时候还在想银珠经历过了这么不容易的一次生产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基正是不是该抱着银珠好好安慰一下?Well,那样就失却了象征意义了,这就是一段银珠已经完成的自己的使命,这是女人的世界,是她的人生必须独自完成的部分,伴侣不属于此内,伴侣是在之后出场的,是在女主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之后一起来携手共度美好人生的,虽然互为依靠,但毕竟还是独立的两个人。基正不知道银珠和妈妈间的纠葛吗?我觉得他从另一个层面是知道的。他是某种能够看到银珠内心的人,这个灵魂外在的表现形式是怎样的,她现实中的纠葛是来自于哪个特定人物是无关紧要的,她还是她,基正是在两人刚开始约会那会儿就在游乐园中对银珠说出你看起来是一个艺术家的人。Somehow基正是一个很神奇的人。至于基丰对金珠?那小子估计是遇到阿尼玛了。

 6 ) 生活对公正的追求与妥协

小时候爸爸妈妈追看的电视剧,偶尔吃饭的时候跳着看一些,回想起来那时候的韩剧都很经典呀,还有澡堂和沙滩上的欲望等等,小时候年纪太小只是看着好笑和热闹,现在自己也差不多长到当年编剧的年纪了,回头复习看又是一番新的见解。

现在追剧和十几年前不同,不用守着电视,可以选集可以快进,观众的评论还有弹幕随时可见,不论是当年还是现在都有人为了剧中角色争得面红耳赤可见编剧很成功哈哈哈。所有的角色都不会完美,会有缺点和不足才会生动,性情偏激才令人印象深刻。

姐妹花的妈妈真子过于市侩势利爱面子。可是她的付出也可能是全剧角色中数一数二的。为了家人她起早贪黑忙于工作和家务,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候。丈夫买一件便宜的睡衣就能博得高兴,可见物质上的享受也十分难得。稍微有一些好东西最先想到大女儿,接着是别的孩子。都说人活一口气,人穷不能没骨气,真子的气都花在穷要面子这点上了。由于身心俱疲,她也渐渐模糊了这些付出的本来目的,对身边的人啬以温柔,直来直去,把自己当做家庭的公正进行强权统治。作为一个母亲,无论是怎样的方式,她无疑是爱家庭的,可是为家人付出的同时也往往赋予精神伤害,就造成出了力还要做恶人的效果,典型的吃力不讨好。

兄弟两的母亲池女士倒可以说确实是过日子实实在在,虽然是有钱人家的媳妇也是几十年如一日活也没少干。闷声不吭操持着家务。然而这个角色大部分的时间都遭到挺多人的讨厌的,为什么总是冷个脸过日子呀?为什么非要看不上银珠呀?
池女士的缺点是消极回避,加上她的固执往往造成很难解决的问题。她同与自己性格相反的婆婆生活上难以磨合,她选择回避,尽管在观众看来婆婆算得上好说话识大体,很多事好好沟通就能解决由于池女士的逃避一拖再拖反而变成了大问题。由于丈夫对自己十分贴心,生活中各种小小的矛盾她便选择隐忍于心中,最终成为了一道高高的壁垒。在银珠的身上,她看到了她所不喜欢的热闹活泼,她所没有的聪明伶俐,坐在自己高高的心灵堡垒上她轻视银珠低声下气的恭顺,因此她想要把银珠驱逐出她的生活,无视银珠的一切优点,把她看成是虚伪的孩子。
然而最后不论是对她自己还是对身为观众的我而言,有多讨厌就有多喜欢。生活终于还是给她安排了理解银珠的契机。不同于银珠的八面玲珑,池女士对于自己喜欢不起来的人和事,并不会勉强自己堆砌出笑脸,可是说这样的人很不会做人,但也可以说这样的人性情很真实。了解到银珠多年来对爱的艰难追求,种种心酸的付出和失望。最终池女士从一个世界上最讨厌银珠的人变成了比银珠的亲生母亲还关心她的婆婆。这种感情比银珠用懂事和礼貌换来的感情要强烈和坚强的多,看到这里总觉得银珠之前吃过的苦受过的委屈也值得啦。

几位母亲中最讲道理的无疑是富家太太松子。作为母亲她对自己的女儿自然也是偏爱和维护,但是在问题的是非上她总是有着相对客观的反省和认识。她有富裕的生活,但是感情是空虚和无助的。在家庭生活中,有什么能比家庭暴力更能摧毁一个人的心呢?或许是因为有些人总是在这些扭曲的平衡中挣扎,他们对生活的公正才会有更深刻的认知和追求。

整个故事就是由真子无法公平对待三个孩子开始的。银珠一直苦苦追寻,终于让她和她的归宿基正在一起。现在想想,设定基正是检察官不无道理。对银珠来说,基正就是公正的化身,她所受到的一切伤害和委屈,在基正面前,无需为自己辩驳就可以得到无条件的安慰。有人说银珠太假,活得太累,甚至金珠也会这么说。说你在检察官面前敢这么发脾气吗?可是从另一个方面去想,和基正在一起的银珠可能才是最真实的银珠。从小即使她想要撒娇,又有谁能买她的帐呢?基本并不会做让她生气的事,她又为什么要发脾气呢?在自己的家庭里,她的付出不过被家人视为理所当然,在母亲眼里她是一个能干家务能赚钱的女儿,一个意外捡了便宜嫁入豪门的丑小鸭。这也让银珠明白她想获得就只有勤恳付出,因此我觉得她为了能让自己在新家庭中获得认可和地位所做的那些努力是十分让人能尊敬的。说她心机也好心眼太多也罢,她并没有把精力花在各种八卦和背后嚼舌根上,有什么矛盾都当面解决。面对生活她一直是一个全副武装的战士,也许是这一点让人觉得不太真实替她不值吧。

基正的话,说他形象刻画太刻板的言论一直不少,虽然我喜欢这一对,看他两腻歪也经常快进因为觉得无聊哈哈。面临爱情的困难上他们两都是车祸呀生病呀绝食什么的这类蛋疼事儿,没有办法这两口子对自己要求太高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能伤害别人只能自虐了……作为他们的对立面是基丰和金珠这对活宝夫妻。在观众来看他们的剧情更生动活泼有激情接地气,觉得基丰更有男人的担当金珠也娇声娇气有女人味,实际上他们两也是最自私的。自私的欲望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核心所在,所以这一对更真实啦。两个人都是那种未达目的不管不顾的主儿,一个耍赖一个撒娇。为了讨媳妇,哥哥是一直工资上交靠借钱筹款准备资金,一个是缠着长辈要房要珠宝挖资源。这两对确实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基正全部自食其力的确为人所尊敬,都能使放着家里资源不用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是不会过日子。生活对弟弟来说就是一辈子做喜欢的事,和喜欢的人在一起,过程不论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金珠到底是怎样的存在无法评论,现实生活其实还真有这样的人……不想被吸血一定要绕路啊哈哈。

最后,明远和胜美这对实在是很唏嘘,难道是因为过于理想单纯因此甚至在理想化了的剧情中都无法成全。还有朴龙河实在太可惜了……

 短评

吊牌和冗长的故事

5分钟前
  • 兒子
  • 还行

看了又看,我没看完,实在是接受不了这个剧集长度,讨饶

10分钟前
  • 我来我征服
  • 还行

分集页面拖开占了一整页。

14分钟前
  • 软糖ཾ࿐
  • 推荐

我像看这个片

15分钟前
  • 杜达达
  • 力荐

这是妈妈最喜欢的一部。我的是人鱼。

18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一个聪明女人和一个愚蠢的女人,但她们都找到自己的幸福。有些人的幸福是上天赐予的,有些人的幸福却需要拼命地争取。

22分钟前
  • 墨墨
  • 推荐

我妈当时真是看了又看啊。。。。

27分钟前
  • 开开!
  • 力荐

只记得吃了回饺子播了有差不多3集还差点倒置婆媳冲突 一直在思考导演被何附身 直到在一古装剧里某嫔妃生皇子用了4集还不幸难产而死 随即释然

29分钟前
  • 马甲马甲Me
  • 还行

你知道我看过多少遍吗..........

32分钟前
  • 三淼君
  • 推荐

cctv8放的,每天下班后看两集,很好看。金珠银珠,永远留在了记忆里。最爱跳舞的2少爷,还有优雅的舞蹈团团长。

36分钟前
  • Vivian
  • 力荐

表示小时候追剧的时候还是蛮喜欢的、就是太长了lol

37分钟前
  • summermike
  • 推荐

妈妈的

38分钟前
  • 力荐

看的第一部韩剧也是最喜欢的一部

39分钟前
  • 佟小里
  • 力荐

我记得当时对这个剧的评价就是“看了又看一直在看”╮( ̄▽ ̄")╭

42分钟前
  • 柴犬妹妹
  • 还行

很好看

47分钟前
  • ELEVEN.W
  • 力荐

我当时是怎么觉得男主帅 妹妹比姐姐好看的

49分钟前
  • 甜椒Oli
  • 推荐

假的像真的一样。

51分钟前
  • 语然小语
  • 力荐

好长啊!

53分钟前
  • 一碗云吞
  • 推荐

高中很喜欢偷偷看的电视剧············

56分钟前
  • 西北之境
  • 推荐

启蒙韩剧

59分钟前
  • 借我把爱情的枪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