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一味

记录片大陆2014

主演:内详

导演:傅琼

 剧照

一城一味 剧照 NO.1一城一味 剧照 NO.2
更新时间:2024-04-12 00:54

详细剧情

  每集纪录一个城市。从全国精心甄选七个城市作为拍摄地。囊括东南西北各个方位的特色美食、地域文化。以“变化的城市,不变的味道”为灵魂,传递“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中国文化,以食物的美好,表达城市的美好,诠释城市魅力。以专业厨师的视角走进城市深处,在街边小店,在百姓家庭,在餐厅酒楼,寻找发现最能代表城市特色的民间美食。以美食为主线索,串联起城市历史、文化、环境等纵深元素。以美食的味道,解析城市味道、城市气质。  《一城一味》首播时间表  一城一味之天津:20日22:00  一城一味之银川:21日22:00  一城一味之芜湖:22日22:00  一城一味之眉山:23日22:00  一城一味之宿迁:24日22:00  一城一味之扬州:25日22:00  一城一味之香港:27日22:00

 长篇影评

 1 ) 题目太大就会徒增诸多期许

七个不大不小的中国城市
没有省会城市或二三线的区分,宏观上可以按从北到南的顺序来排列,
以各地的风味小吃,特色菜品,当地食材为切入点,展现了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但细细一品,滋味还是稍欠火候。

首先,从题目的选取与定位来看,“一城”意味着范围的划定,“一味”表示了选取的独特性。如果一城一味拍摄成系列纪录片,也许这个名字才更加恰如其分,但总共七集的片子,用这样一个庞大的标题来囊括东南西北各个方位的特色美食、地域文化。以“变化的城市,不变的味道”为灵魂,传递“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中国文化,以食物的美好,表达城市的美好,诠释城市魅力,实在是有点“眼大肚小”,空了噱头。

其次,在城市与味道的遴选上,且不说这些城市所独有的文化魅力与美食特色,单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他们所代表的中国味道,绝不够全面而典型。从地区方位来说,天津代表了华北、宁夏代表西北、眉山所代表的西南,及香港代表中南,都是以一城代表了中国的一个地区,但是剩下的芜湖、宿迁、扬州都属于华东地区,导致东北地区与华中地区均没有任何提及,而这两个地区的美食也皆有其独特的魅力,这样的安排必然使部分观众的感知与认同感大大降低。同样,以菜系来看,其中涉及到的只有川、粤、淮阳、徽、京菜等,其丰富程度远不及《舌尖上的中国》。

此外,从镜头语言与内容编排来讲,虽然每集都以大厨主持的简介为始,其中穿插了品尝美食向导介绍的美食、到当地百姓家品尝家常菜、以及大厨结尾的创意菜品这几个板块或环节,但是这种对国外节目的模仿到底体现了哪些创新?即使在真实性、纪实性的角度来看,要比《舌尖上的中国》自然得多。

最后,我想说同期声的声音太飘,显得情感不到位,不实,还有点赶,总觉得让整个片子的情感一直都飘忽不定。背景音乐没有特色,一直都若有似无的衬托在后,像是怯懦的演奏者担心打扰到主唱。

整个纪录片的制作还是花了心思和想法,有可取之处,亦有动人时刻。只是抱有太大的期许就会有更挑剔的眼光。

维尔托夫说,只有纪录片才是真正的电影。

就这样,个人拙见,别无他意 。

 2 ) 关于生活

原本是吃饭时候当作消遣来看的,结果“欲罢不能”一口气把七集看完了。 中国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儿女,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各地人选取自身的食材,从开始的为温饱再到追求吃的境界,见到了国人吃食的精细与特色。 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北方人的豪情直爽,南方人的温柔细腻,都体现在他们的美食中,一道道菜品从选材,调料到后期加工,是每一位大师的功夫,也是他们的情怀,在食品中融入了他们的情。 在看不见的地方,还有众人不同的生活方式,还有不曾了解的生活,也希望有机会能亲身去一探究竟,嘻嘻👀!

 3 ) 记录片就是记录生活

挺朴实的一段片子,选的几个城市都是特别具有代表性,有自己独特的小吃与城市味道。吃到最后,不知道是食物影响了城市,还是城市沾染了美食的味道,两者相融,成为了地标。

天津,以前只知道大麻花,不知道他们的煎饼果子这么有名,看的我超想跑到学校门口的小摊上叫一份:“老板,一份煎饼果子加个鸡蛋~”在我印象中仿佛这种小吃就只存在于各大学校门口,每天一到早中晚被一群学生团团围住,好容易抢到一份感觉大口吃掉,解馋又饱腹,难道大人都不吃煎饼果子了么?天津竟然还把煎饼果子开成了店,还有那么多人每天排队来买。

扬州,这种江南水乡城市仿佛饮食就该清淡,于平淡中见真知,遇见生活的本质。虾子面是我对它最深的印象了,一碗清汤芙蓉阳春面,白白净净,撒上一把澄黄欲滴的虾子粉,点上几点翠绿的小葱或香菜,便能让人食指大动。不知扬州美女多,是不是就是因为每天饮绵软的扬州水,吃清淡的汤水的原因呢?

香港,因为护照时间问题而错过了的那次旅行,将在我的学生时代被耿耿于怀。一直觉得它与广州的饮食很相像,却又比广州多了一份包容,是世界饮食文化交融的结果。粤菜是它的主味,在此基础之上,有加入了世界各地的独特风味,在香港,你不会找不到家,因为这里有家乡的风味。

我希望自己一直是个游子,永远在路上 故乡永远是盛放在心尖尖上的一束月光,然后在月光照拂下,行万里路,阅历江山如画,品尝人生百味。

 4 ) 片中的美食收集

1. 天津
烧饼夹果子配上嘎巴菜 老豆腐、回头
满天红炸糕
八大馇
螃蟹酱
软溜鱼扇
二嫂子煎饼:晋滨大酒店十字路口 卫津路与鞍山西道交口
民间菜:贴饽饽熬小鱼

2. 银川
手抓羊肉
羊杂汤
面肺
民间菜:羊排小揪面 清水煮鲤鱼

3. 芜湖
汤包-来意浓、耿福兴
梅花蒸糕
烧饼-福禄商城邮局
腰子饼
麻鸭-北门蓝家红鸭子 芜湖北门大草坪
民间菜:螺蛳鱼 臭汁蒸豆腐

4. 眉州
东坡肘子
丹棱县城 冻粑
曹八娘米豆腐店
洪雅县 幺麻子饽饽鸡店 藤椒钵钵鸡
高庙古镇 回锅肉 八大碗
民间菜:肝腰合炒

5. 宿迁
霸王别姬 甲鱼炖鸡
洋河车轮饼
皂河龙王庙行宫 赵家牛肉锅贴糁汤
新盛街
民间菜:骆马湖银鱼汤
黄家黄狗猪头肉

6. 扬州
迎宾馆 虾子阳春面
冶春 蟹黄汤包
鸡头米
盐水鹅 扬州老鹅
八宝葫芦鸭

7. 香港
半岛酒店下午茶
龙深水埗 添好运
肠粉
酥皮叉烧包
萝卜糕
叉烧肉
蛇王芬 太史五蛇羹
来芳园 奶茶
镛记 烧鹅 烧鹅汁拌米粉

 5 ) Notes

E01 天津
煎饼果子;
大神堂是天津最后一个渔村,有200+渔船。渤海大对虾,海螃蟹。汉沽海鲜八大餷,螃蟹酱。
贴饽饽熬鱼,海河小鱼+玉米面饼;
软溜鱼扇,草鱼,鱼片,挂糊。炸,勾芡;

E07 香港
半岛酒店下午茶;
港式早茶:酥皮叉烧包,猪肝馅肠粉,萝卜糕;
正餐:叉烧肉(西班牙黑毛猪肉),蛇羹(蛇王芬,五种蛇肉,煮熟,手撕,+鸡丝姜丝木耳蘑菇鲍鱼丝陈皮,勾芡,搅拌);
港式茶餐厅:兰芳园(斯里兰卡混合红茶,循环冲泡),镛记酒家(烧鹅,填料挂汁,风干,新加坡木炭炭火烧烤,出现烧鹅汁,斩件上桌,烧鹅汁拌米粉);
鸳鸯饭店。

 6 ) 活色生香:对比《舌尖上的中国》

拍法、视角和《舌尖上的中国》还是有很大不同,这一点很有意思。

《舌》的感觉和所有以前冠“中国”字头的纪录片一样,其实还是“风土人情”套路,只不过是把过去地理上的名山大川换成了人们味觉上的名山大川——这一思想直接、具象化地表现在了他们的动画片头上。

而《城》是更加专业的“美食节目”。每集都是请一位国内顶尖的年轻厨界领袖(比如去香港的那位北京厨师,就是一位名气很大的大神),带领大家进入一座城市,然后在当地一位“精英吃货”的引荐下领略这座城市的美食——视角和《舌》还是相当不一样,是那种旅游节目一个导游带领大家游览一座城市的感觉。而且视角更专业。

还有就是特别注重表现文化交流在饮食文化中的体现。除了表现在片子素材本身的呈现和解读上之外,还在每集的最后有一个“大厨创新菜”的环节,让静态化的概念具象化为动态的人物行为,有种行为艺术的味道。

当然,我估计有些“创新菜”内容会让很多观众会表示太雷了、纯属胡搞(比如天津那集),但这种表现形式还是挺互动性、国际化、时代感的。

说国际化,是因为《城》的这种拍摄手法我在之前看过的一些外国的美食纪录片中见过——一位饮食行业的专业人员(一般都是大厨)带领观众领略和解读一个地方的美食——这次是第一次在大陆制作背景的纪录片中看到,感觉还是挺惊喜的。

这种拍摄手法我还是很欣赏的:非常动态,强调人和环境的互动,强调被表现对象与环境的互动,而不像风光片那样只是静态地去展示。

而且有些菜的做法确实很新颖,也非常值得借鉴。比如银川那一集最后那条鱼的做法,看起来就非常带劲,我就特别想有机会了自己也尝试一下。

当然,因为太过于追求本土化、真实感了(其实我很欣赏这一点),所以在画面表现上没有《舌》那么赏心悦目。比如,那些脏了吧唧、苍蝇落在食物上的路边店。还有有很多《丝绸之路上的美食》那样的雷人画面。

总之,画面逼格略低,食物的档次也低,估计迎合不了相当多一部分“高尚”观众的口味。先稍微提醒一下。

综上,我个人很喜欢《一城一味》这个系列的片子,四个字最能概括它的好看:活色生香。

向大家推荐一下。

 短评

雖然有些鏡頭能照顧到美食的特性和地域食性,但也僅此而已了,至於藝術性我看也不必追究了,本片似乎也沒有要往藝術方面靠攏的意思,就當純粹解個悶算了。

9分钟前
  • 飛鳥遊魚
  • 还行

吃这个东西总要见仁见智 比舌尖更像美食节目 对局外人来说当地向导也让内容更有地方特色 味道更土 相比于舌尖的感情戏 此片我每每都是惊叹于那些平日里见不着的技法和做饭的过程 以及最后上着那一刻的

14分钟前
  • Sebastian
  • 力荐

算是良心之作,故事简单,亲民,没有舌尖上的中国那么华丽,选择的城市除了香港,大多是值得一去又容易被忽略的小地方。

19分钟前
  • Sky
  • 还行

不是精巧与用心之作,不少仓促与拼凑之嫌,但作为一部轻松美食片看看还是挺好玩的,厨师很关键

24分钟前
  • Falleth
  • 还行

制作和选材都太糙了,都不能被成为纪录片,最多就是个不入流的美食类节目。

25分钟前
  • PANCAKEKE
  • 较差

来个第二季呗

28分钟前
  • 枫夌
  • 力荐

有的厨师挺逗的,不赖。

33分钟前
  • 撞墙
  • 推荐

做作,剪辑无逻辑

38分钟前
  • 歌颂赫塞
  • 较差

男主持拿着吃了半块的果子说:“这是最正宗最地道的天津煎饼果子,然后,你尝尝我的素的。”女老外看了他一眼:“呃....”7.6

39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很亲和的风格。被安利了每一座城市和它的美食,尤其是扬州和银川。宿迁的银鱼,白白胖胖,很肥美的样子呢。

41分钟前
  • 夏日的小西瓜
  • 推荐

逼格比舌尖低多了…还有点抄袭Gordon Ramsey哟

45分钟前
  • 怎会
  • 还行

每个地方都吃河鲜。。。还是天津话最亲切

49分钟前
  • 三三
  • 还行

看了几集,没有舌尖上的中国那么好看

51分钟前
  • 双木临峰
  • 还行

想吃烧鹅T T最后有蔡澜!

52分钟前
  • 庭上雨
  • 推荐

别闹= =舌尖姐妹你大爷

57分钟前
  • 野口笑子
  • 还行

按城市介绍的方式可以,但只有7个城市,北上广成都杭州都木有,却放了芜湖、银川这种不大出名的,安排不合理啊,每集也太短了,我原本还以为没完结了,就这样结束了,⊙﹏⊙b汗 PS:有被煎饼果子诱惑到,但去了扬州怎么没提扬州炒饭呢,扣分

1小时前
  • 小蓝酱
  • 还行

拍得挺接地气的

1小时前
  • 🌊🌈♐
  • 推荐

角度不错,外地吃货看小城,介绍的也是平常菜不是大酒楼

1小时前
  • mr.tall
  • 推荐

怎么一打开就在讲能吃到野生黄河鲤是多么珍贵多么难得,这些傻逼节目能有点节操么。【舌尖带动的这些破美食节目,全都一水儿的渲染野生食材,仿佛除此之外他们的过多优越感无处发泄,傻逼。

1小时前
  • 还行

以美食向导来挖掘当地美食的方式多见于各地美食节目,作为纪录片的确少.还是挺喜欢这种方式的,让我能够了解很多鲜为人知的美食~~不过真的每个地方都太浅尝辄止,嘉宾创意菜部分感觉也有点多余,逛菜场就足够了,去当地的民间隐藏大厨家里部分很喜欢~~PS.画面的确应该再处理精致点

1小时前
  • 七夕夜_半步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