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自行车的人

犯罪片意大利1948

主演:朗培尔托·马齐奥拉尼,恩佐·斯泰奥拉

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

播放地址

 剧照

偷自行车的人 剧照 NO.1偷自行车的人 剧照 NO.2偷自行车的人 剧照 NO.3偷自行车的人 剧照 NO.4偷自行车的人 剧照 NO.5偷自行车的人 剧照 NO.6偷自行车的人 剧照 NO.13偷自行车的人 剧照 NO.14偷自行车的人 剧照 NO.15偷自行车的人 剧照 NO.16偷自行车的人 剧照 NO.17偷自行车的人 剧照 NO.18偷自行车的人 剧照 NO.19偷自行车的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3 16:26

详细剧情

二战过后,罗马同许多城市一样,充斥失业和贫困,人们常常为一个工作机会争得头破血流。已失业多时的里奇(LambertoMaggiorani)费劲千辛万苦获得一份海报张贴的工作后,却为这份工作需要一辆自行车犯愁,为了以后的日子好过,他用妻子的嫁妆--床单从换回已经当掉的自行车,不想,他的自行车在上班第一天就被盗。里奇同儿子布鲁诺(EnzoStaiola)寻遍罗马大街小巷,也没能找到他赖以活命的自行车,眼见无指望的日子又要降临,里奇决定以牙还牙,可是他的运气却没有别的小偷好。

 长篇影评

 1 ) 偷自行车的父亲

我小时候胆子小,很多事情不敢尝试。比如,骑自行车这回事,当5,6岁小孩把身子全部蜷缩在自行车三角架中一路向前的时候,十岁的我尚没有勇气尝试。我上五年级时,仍然不会骑自行车,有一天我爸接我放学,天色已晚,在一个拐角,没有留意,我跟他还有自行车一起栽进了路旁的沟里。我听到我爸嘀咕了一声,好像是抱怨我不会自己骑车。我对这件事情印象如此之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很尊敬我的父亲。我可以不鸟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但是我爸永远是我的偶像。

只是那个晚上,我发现父亲也有缺点:一个完美无缺的父亲,怎么能在一个偶然事故中抱怨无辜的儿子呢。还有一次,我爸骑自行车载我去上学。那天天气不好,下雨,不记得为什么,我爸骑得自行车还是借得别人的。半途中,高速行进的自行车前轮突然飞了出去,我跟爸都摔倒在地。我爸看我没有受伤,挥挥手,让我自己步行去上学。那一次,我同样对我爸腹诽不已。

我现在渐渐明白了,为什么在一个尴尬的处境中,我爸没有表现得像我想象中那般完美。一个父亲,在自己孩子面前,特别是儿子面前,总是试图体现威严和强大。当现实生活打破这种神话的时候,一霎那,任何一个父亲都会不知所措。

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我看完之后的、第一反应是想起了童年旧事。这部牛逼影片牛逼之处从大师到文青说得够多了。除了每次必然被提起的现实主义风格,意大利战后惨淡现实,非职业演员演出——男主角当时真的正在失业,安德烈·巴赞之外,我感兴趣的仍然是各式各样的八卦。其中最让我好奇的是德西卡如何从一个轻喜剧偶像派演员转变成了一个伟大的导演。一个毫不谦虚自称“新娘在新婚之夜也会抛下新郎来追捧我”的帅哥,怎么能拍出了《擦鞋童》,之后又拍出来《偷自行车的人》。我的惊讶如同马丁·西科塞斯的惊讶,这很正常,你能想象刘德华当导演拍出一部《鬼子来了》吗?

除此之外,片中的父子占据了我的所有视线和想法。布鲁诺不像个孩子,在老爸找到工作得意忘形的时候,是他帮老爸擦拭自行车,并且对车上的损坏耿耿于怀,出门之前细心地帮妹妹关上窗子;他总是说,如果是我的话,就要跟谁理论理论,这件事情该如何处理。拉康说,一个尚不具备足够行动机能的孩子,也会在镜子中发现自己完美的形象,但这是一种误会。大致上,这是他镜像理论的一小部分。一旦经历生活的挤压,孩子的镜中之像就会很快破灭。布鲁诺表现的像个大人,恰恰因为社会还没有把他当作一个成人,家庭也没有让他完全担负起成人的义务和责任。当遍寻自行车而未得的老子打了儿子一个耳光的时候,这是现实世界与布鲁诺“大人形象”最为激烈的冲突。布鲁诺在这次冲突中立刻显现出孩子本色,那是他为数不多像孩子的时候。冲突在父亲孤注一掷带儿子去吃大餐过程中得以消解,父亲努力维护儿子眼中的尊严和伟岸,布鲁诺也渐渐明白父亲高大形象的虚弱以及维持这一形象的艰辛。

偷自行车的人其实是一个父亲,正如犹马镇上那个身有残疾的父亲,只是前者不如后者好运。因为《偷自行车的人》当中连奥森·威尔斯也看不到摄影机,它就是生活本身,后者却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布鲁诺恐怕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紧紧握住了父亲的手,就像现在的我早已原谅了我爸,并且仍然热爱他。

 2 ) 失业的滋味

失业是什么滋味,没有失过业的人恐怕无法完全体会。

第一波先是耻辱。众目睽睽之下被叫入空旷的会议室,不管是好言相劝还是公事公办,巨大打击与震惊之下都会神色恍惚,头晕目眩。短短的一段走道瞬间变作“耻辱游行”,静悄悄收拾东西离去还算客气;若有同事前来送别,那些含着惋惜、遗憾口吻的安慰话哪怕再真诚,再体贴,进入已然失聪的耳朵里也瞬间变了腔调,异化为怜悯与嘲弄的背景噪音,搅得人心乱如麻,不知所措。

接下来是否认。不能想、无法听,头脑一片空白,历史与现实之间出现了巨大的无法逾越的鸿沟。情绪平复后不由自主地一遍遍回溯,究竟哪里做错导致厄运?是命运使然还是小概率事件?也许还有回旋的余地吧?也许只是暂时搁浅?也许根本就是噩梦一场,醒过来,快醒过来,一切还都尚未发生,一切终会依旧如常……

否认失效,紧跟着便是沮丧。命运怎能如此多舛,总让人磕磕绊绊,一个趔趄连着一个跟头。父母的眉头,同侪的眼光,妻小的埋怨,这人间的悲苦真是无穷无尽,永不探底。反反复复的自我否定与怀疑中,难免会得出能力平庸低下、性格木讷迟钝、眼界狭窄闭塞等等自贬结论。未必怨天尤人,弄得自暴自弃,但总归是信心尽失,颜面扫地,郁闷难挡,萎靡不前。

顶着如此沉重的物质压力与尖锐的心理打击,一个失业的人该怎么面对生活?时代与命运究竟要把人逼到什么样的死角,才肯把痛苦化作莲花?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偷自行车的人》(Ladri di biciclette)就从已经失业两年的安东尼奥•里奇刚找到一份张贴海报的工作讲起。二战后的意大利正是满目疮痍,举步维艰,高失业率让整个罗马陷入了贫困与恐慌,每份卑微的工作都有无数人争先恐后。里奇这好不容易得来的贴海报的工作必须要骑车代步,而雇主却并不提供自行车。为了做这份工,里奇的老婆玛丽娅把家里唯一值点钱的陪嫁床单拿去当了,一家人只好睡光床垫,才赎回了先前为了吃饭而当掉的旧自行车。对里奇来说,这辆破车可是全家生计的重大命脉,也是唯一可赖以改变命运的寄托与希望。

里奇六岁的小儿子布鲁诺对爸爸这辆破破烂烂的自行车视若珍宝,每天把车擦得光光亮,连多了个小小的坑洼都铭记于心,像个小男子汉子似的挥着手抱怨当铺伙计们对车子不够上心。他把对爸爸的崇拜全写在脸上,大清早父子两个都穿着粗布连身工装裤去上班,每人上身口袋里都插一个妈妈做的蛋饼卷当午饭,笑容灿烂,朝气蓬勃——崭新的一天,有工作、有收入的一天,就要开始。
 
相对于小布鲁诺的天真可爱,影片中里奇这个人物则具有多个层次。他在刚找到工作时兴奋异常,可一听必须要有自行车便马上抓狂,像个小孩似的在老婆面前唉声叹气,等玛丽娅给他想办法。车子被抢之后他惊惶失措,也是找了当清洁车司机的朋友帮忙才稍做安定。随着希望越走越远渐渐消逝,他的焦虑与绝望也越来越强,直到最后,能否找到自行车已不仅仅是生计问题的必须,更是一个父亲在孩子眼中的尊严与形象。而当这份尊严在无情的生活面前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之时,他的沮丧直接演化为焦躁,无辜的小布鲁诺便成为了出气筒。可一旦布鲁诺的安危成为了眼前的头等大事,父爱之情则又立刻战胜一切,这个高大的男人手忙脚乱,几乎是在百般讨好身边那依然气鼓鼓的小家伙了。

饰演里奇的业余演员朗培尔拖•马奇奥拉尼(Lamberto Maggiorani)在成名前的确是个蓝领车工,他微微凹陷的脸颊和说话时聚作一团的抬头纹都让人对他有种无言的叹息,但最令人难忘的还是他的眼睛,那里面蓄积了某种看似平缓却又默默暗涌的忧伤,浸泡着很多欲言又止的隐忍与酝酿,仿佛两口苦水井,深不见底。

这样一个里奇十分令人难忘——他那种独特的忧伤绝不是风花雪月伤情感怀的产物,那是经历了生活最严厉打压磨砺后由内向外渗透出的疲惫,与之相应的还有下意识的肢体倦怠。马奇奥拉尼的里奇动作总是很慢,车子被偷后他并没立刻去追,而是站在原地错愕发呆,这几秒钟的时差刚好帮助了小偷及其同伙的逃脱;他追一个讨粥的老头,慌慌张张带着小布鲁诺闯进教堂,却总是迟一步,慢半拍;他迈腿的动作异常沉重,好像必须挣脱什么无形的阻碍之后才能终于迈出那一步似的。这样一个人物瘦、高、迟缓、忧郁,在与命运疲惫对抗的同时还必须努力维系一个父亲在孩子心目中无所不能形象的幻影,这使得一系列愈来愈恶化的事件中他与小布鲁诺在餐馆里那一瞬间的快乐更加明亮而珍贵,同时又强化了后面突发事件的严重度与毁灭性。

除了里奇与小布鲁诺寻找自行车的主线,电影也非常巧妙的把现实批判融于辅助人物与场景安排中。偷车小贼的可怜母亲是位很典型的下层妇女,她护子心切,面对里奇的质问能张牙舞爪,可一面对代表了国家权力的警察便立刻软下去,虽怒目相向,但总归要放任人家搜自己破破烂烂的家。与小贼合伙销赃的老头衣衫褴褛,一方面胆小怕事,里奇随便威胁两句就把什么都招了;另一方面又是老奸巨猾,像条滑溜溜的鳗鱼似的在眼皮子底下消失不见。里奇丢车后报警引出了政府的不作为,老头讨粥则引出了上帝之名面对巨大社会贫困的无能为力,在政府与宗教救赎两条道路都堵死了的情况下,战后意大利的底层贫民们,除了偷与抢,在罗马这个贫富分化严重的大城市里,又能有什么其他选择呢?

《偷自行车的人》原著由意大利画家、作家兼诗人的路易基•巴托里尼(Luigi Bartolini)创作于1946年,电影由意大利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1948年搬上银幕。半个多世纪过去后,整个世界又经历了一次全新的电子技术产业革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与奇迹,但与此同时,就业状况并未得到质的改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戈尔德曼国家政策学院的经济学家罗伯特•莱克(Robert Reich)在新书《余震》(Aftershock)中指出,造成经济增长泡沫、高失业及经济恢复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财富的高度集中及两极分化的日益加剧。莱克教授将新世纪美国最高收入人群所占社会财富的份额与历史情况作比,发现只有1928年及2007年中,1%的社会最高收入人群占据了超过23%的社会财富,而这两个极值年,刚好分别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前一年。莱克教授认为,只要社会财富继续集中,贫富分化的不公现象得不到根本性、制度性的改善,美国的复兴之望便遥遥无期。从这个角度来看,1948年的《偷自行车的人》在现实意义上绝不遥远,它为所有的失业与贫困塑造出了最生动的具体形象,它永远提醒着我们,国家与政府必须致力于社会的公正与制度的公平,必须致力于财富的合理与公平分配,而不是相反。

电影最揪心的一幕是结束前五十秒钟,里奇与小布鲁诺随着人潮被推搡着无目的地前进。德•西卡对这一幕的布光把握实在令人惊叹,小巷口的夕阳先是很快地掠过里奇的右脸,在明暗交织的那一瞬间,里奇还在竭尽全力努力维系着他的镇定。镜头切换,是满脸泪汗的小布鲁诺瞪大双眼,抬起头来看着身边高大的爸爸。下一秒钟,阳光消失了,里奇低下头看走在身边紧握他手的儿子,所有的委屈、艰辛、绝望、愧疚、无奈、悔恨全纠集到一起,瞬间冲上眉头。就在那一霎那,里奇哭了,这个高大、强壮、奔波了一整天的男人终于在自己六岁的小儿子面前哭了。镜头再次移到小布鲁诺身上,他不停地抬头看爸爸,与此同时,里奇粗糙的大手紧紧攥着布鲁诺的小手,紧紧地,父子俩什么都没说,只是向前走,向前走,漫无目标。

什么是失业的滋味?这就是失业的滋味,是被生活推搡、挤压,在彻骨的黑暗中毫无目的地滚、爬;是踩着耻辱、压力与彷徨的尖刀依然必须扛起家庭与责任的决绝;是遭遇不断的创伤、打击、否定与绝望后石块一样的沉默;是里奇脸上终于没能忍住的眼泪与小布鲁诺眼里不见未来的恐惧。

在这样的时刻,面对这样的现实,你还能做什么?除了放声痛哭之外,你又能做些什么?

 3 ) 新现实主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父与子

  巴赞说,意大利人和俄国人天生就是演员,所以我就不知道演员的表演在多大程度上成就了这部电影史上的新现实主义伟大作品。新现实,并非纯然的客观,不是简单的自然主义,而有更为浓重的人工化手法,当这种人工化手法被掩藏到背后,观众无法识破时,这部作品几可被称为杰作了。在看《偷自行车的人》的时候,我们实现被知道演员全部是非职业的,于是在观影的时候,我们不禁为这种质朴的表演所倾倒,这种倾倒还是无意识的,因为我们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们完全忘记了表演的存在。到了观看过程的结束,我们回想整个故事,才记起演员是非演员这回事,惊叹才出现了。所以新现实并非简单的实景拍摄和非职业演员演出这么简单,新现实是高度人工化的,他们总要表现一个完整的,没有缺憾的叙事,所有的一切都要支持这种完整,以便达到完美。试想如果《偷自行车的人》真的用职业演员来演出(据说制片方当初想用加里•格兰特来扮演男主角)会是怎样的一种效果,电影里里奇的声音其实也是配音演员配音的。同样,电影的剪辑、场面调度等等也是非常风格化的,风格化的作用在于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不会游离于影片之外,技术被掩藏了,正如巴赞说的,“不再有电影”,似乎这就是现实。其实这才是真正的电影,因为现实中,矛盾不会如此集中化,不会如此戏剧化。新现实的魅力正在于此:高度集中化了的现实,影片似乎总要表达些什么,但因为过多的现实意象,影片的意蕴是那样丰富。
  意大利的新现实电影到1947年左右其实已出现危机,因为新现实主义常用的电影表现手法如实景拍摄、非职业演员演出等手法被滥用了,在一些喜剧类型的影片中也会使用这些不合适的手法,这不可避免地导致这一电影思潮的危机。在这样的形势下出现《偷自行车的人》,并成为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其意义可想而知,也可见伟大的导演之所以伟大的原因之所在。

  还是回到电影本身。
  一辆自行车,成了一个人生命中无法承担之重,这构成了严重的不对等,在极轻微的物质价值和沉重的心灵重荷之间。一辆自行车,承载着一个人、甚至是一家人的生活的全部希望,希望就是一切,是一家人全部奋斗的意义之所在。整部影片正是围着这个希望展开,里奇需要一辆自行车才会拥有来自不易的工作,然而自行车被当了,全家倾其所有赎回了自行车,然而就在上班的第一天,自行车就被偷了,然后就是影片最为精彩的寻找自行车之旅。自行车被偷,就意味着一家人的生活希望一下子坍塌,灾难的降临就是顷刻之间的事情,灾难之后就是磨难,影片之所以经典就在于它向观众展现了主人公历经磨难的过程,这个过程只有这个本色演员才能完美展现。本色演员并非是要求演员经历过故事中所经历过的一切,但他肯定是经历过生活的艰辛与磨难,他的生活环境就是社会的底层。这种磨难就是希望顷刻之间破灭,但个体不愿面对这种顷刻的破灭,他总要挣扎着去追寻,他越付出努力,他就越陷入希望破灭的泥潭,越发难以自拔。环境的悲剧最终不可避免地酿成心灵和道德的悲剧。当然反映了导演共产主义思想的影片总不会忘记社会批评的使命,导演的高明处在于,他没有孤立或者是简单地批评某一社会现象,影片的每一个镜头总显出丰富的意象。一辆自行车,对于社会底层的里奇来说,这是生活所有的希望,但对于不跟他属于同一社会阶层的人来说,一辆自行车就仅仅是一辆自行车而已,被偷了就是丢了而已。所以整个寻找希望的过程,只有里奇和他年幼的儿子在徒劳地进行,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们强烈地体会到了他们内心的绝望和孤独。
  儿子在电影中的设置真的堪称神来之笔,他让整部电影的内涵丰富了很多,使电影深入到了心灵原本无法触及的层面以及道德层面。从父子二人寻觅自行车的过程可以看出这是一对和谐的父子关系,彼此信任,彼此有着强烈的爱。自行车在某种程度上是父子二人共同的希望,寻觅希望的过程虽然是遭受磨难的过程,但在这过程之中,却体现了父子人格的尊严。然而,当磨难达到了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时,里奇的道德一下子坍塌了,自己成了偷自行车的人,并被所有人进行身体及道德侮辱。这一切,全部被儿子看在眼里。影片的最后是很有意味的镜头,儿子握住了爸爸无助的手。在此刻,爸爸成了一个弱者,道德上的弱者。此时去追问父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似乎显得多余,其实这一幕充满了感人的温情。德•西卡在另一部电影《孩子在看着我们》中,同样表现了这种父子间的脉脉温情,弗洛伊德主义者可以大大做做文章。

 4 ) 一个终于周转不灵的人

看《偷自行车的人》前不久,我的自行车被小偷偷了。
小偷挺贼,楼底车棚的破车烂车纹丝不动,专捡楼上停的好车搬。
这也让我头一回明白,和谐社会和小偷偷车并不矛盾。
战后的意大利,和现在的北京当然不是一码事。至少小偷就不一样。
现在没谁偷个把车还心里斗争半天的。
但战后那股乱劲,人心的惶乱,现时代的人想来也并不陌生。

《偷自行车的人》给人感觉,简单说就一意大利版的骆驼祥子和人力车。
故事很简单,男人好不容易找了份贴海报的工作,需要辆自行车。
妻子把家里所有的床单典当了,买了辆新的。
男人新行头新车新生活,踌躇满志。他和儿子摆弄新车,那个美啊。
不曾想——工作头一天,车就让人活生生给偷了。真是当头一棒。

男人回去找朋友帮忙找车。一伙人包括孩子在车市场徒劳地晃悠着。
希望找到丢车的部件。天空不作美,偏又下起了暴雨。
大人和孩子就这样在街上耗着。谁知,老天又开眼了,还真叫他们碰到了那小偷。
但小偷真是溜得快,只逮住和小偷黑车交易的一老头。于是——
男人就粘皮糖一样和老头铆上了,一直跟到教堂,缠着让他带自己去找小偷。
老头泥鳅一样滑得很,结果一不小心也让他溜掉了。
懊恼的男人把气撒到了孩子身上,事后心里又懊悔得很。

不管怎样,车还得找。父子俩简单吃点东西后,去找一个能预言的老女人。
这女人——实际是个骗子让他继续找,说这样才能找到。
男人一出门,竟然就真的迎面碰到小偷了。男人这回没放过他。
在小偷住处扭住了他。但当地人都不干了,围住了男人。
孩子叫来警察也不顶事,人家人多势众,小偷又装疯卖傻,贼赃还没搜到。
最后倒弄得男人成了诽谤,被众人给哄走了事。这叫什么世道!

悲愤交加的男人,看来是给逼急了,最后想去偷别人的自行车。
心里斗争再三后,他终于动手。没想到倒霉的他给别人当众逮住了。
众人要扭送男人去局子——他已经完全垂头丧气了。孩子在一旁吓得直哭。
车主看看他们父子俩怪可怜的,一时发了善念,结果把男人给放了。
父子俩就这样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这真是我们作家余华常说的“百感交集”的一天。
一天都绷着的男人,手拉着儿子,走着走着,眼里不觉掉下泪来。
电影就此结束。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没说的,简单,有一说一。一个多余的镜头都没有。
男人,一家之主,当然要处处担当。
但他发现自己也只是一鸡蛋,而现实却是实实在在的石头。
很多时候他甚至需要孩子的帮助。
电影开始,老婆去找那个预言的老女人,他觉得可笑。
以为一切自己都能作主。自己努力就行。
就像祥子最初的想法。勤劳苦干发家致富。
后来就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什么是乱世?乱世就是不按牌理出牌。乱世就是你栽树,人家吃桃。
不相信预言或者算命的男人,最终也信了一把。
但找到小偷又怎样?楞拿人家没辙。这就是乱世。
好人也会被逼成歹人。良人也会变成娼妓。
最终铤而走险的男人栽了,因为他毕竟坏不来。他还没坏成习惯。
正是这个可怕的一念间,让男人流泪了。
看吧,看生活是怎样硬生生把一条汉子羞辱成这样子了。

这个男人,这个长胳膊长腿长身子的男人,戴毡帽的男人。
地层人的不善言辞。骆驼一般的沉默。
孤注一掷的时候狠劲,事败后又一无是处,瘫成烂泥。
情绪化,但生活的压力又让他压抑自己的情感。
节制,但生活真的乱了方寸,像诗人翟永明说的——
终于周转不灵的时候,他有时会出现短暂的疯狂。
一种极度困境下突然的狂想。这在父子俩在饭馆那段最明显了。

这个在生活的铁则前一败涂地的男人,真实得触手可及。
他引起了我极大的同感。
谁都知道,这丢的并不仅仅是一辆自行车。
没有它,生活就没法运转。父亲就不是父亲,丈夫就不是丈夫。
就因为丢了它,原本朴素明晰的道德也被搅得乱七八糟。
我不是担心明天这个男人和他的一家怎么继续。
我揪心的是,明天这个道德怎么继续。

 5 ) 《偷自行车的人》偷的是生存的希望

一个人,面对生活,一旦束手无策无法驾驭时,他所拥有的快乐就会弃他而去。换一种说法,快乐背叛了他,快乐转向了他的看客。这是必然的,充满乐趣的故事总是残酷地建立在痛苦的现实中。 里奇这个男人是一个缩影,是与一个时代、一个阶级、一类家庭、一种男人、一条黑白分界线有关的记忆。 二战后的意大利,有战败的法西斯轴心国之名的背景,这是一个大环境。里奇不是从战争中走出来的"英雄"人物,也不是具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普通,平凡,甚至在影片的开头显得处处蹩脚不中用。 职业介绍所的人出来喊名时,里奇坐在远处,仿佛与己无关。刻画的恰似睡眼惺忪的社会形态,传递出的却是生存压力下疲乏的精神面貌,也是战后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呈现的现实是,衰败的经济,僧多粥少的无望境遇,让观者分明体会到了活着的不易与残酷竞争的现实意义。

看一看自行车与里奇碰撞出怎样的缘分。 里奇失业了两年,终于等到了一份工作。在墙上贴海报,这份工对里奇来说相当不错,薪水加上家庭补贴金,他可以给老婆孩子安稳的小康生活。可是,这份工作附加了一个条件,见工时一定要带着一辆自行车,没有自行车成了问题。 里奇遇到提水的妻子玛利亚,报喜,再报忧。在他们的对话中,负面的情绪主导着一切,里奇一个劲儿地抱怨自己的命运,有了工作,却没有自行车。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抱怨问题的方式十分生动地展现了这个人物。 一个斜坡路上,里奇虽然接过了玛利亚右手提着的水桶,但这依然抹不去上一场景,渐远的画面里玛利亚竭力提着水桶追随里奇的一幕。之后,他们回到家,进了房间,里奇开始垂头沉默,懦弱也好,被生活压榨得没了斗志也罢,里奇的性格特征已经完全显露出来。

当然,里奇身上可窥见的恰是意大利这一国家。造就个性的因素有方方面面,承担责任的方式也可以各有不同。但不能不说,单单作为丈夫、父亲,从体能上他都未能与妻子共同分担一份艰辛,可以想象,里奇在失望的境遇,他的抱怨哀叹是自身难保的信号,精神上的溃败,这是很难成为妻子孩子可以百分百依托的精神依靠的。 后来,剧情也这样发展了。里奇的妻子积极地应对着面前的麻烦,里奇的妻子扯出亚麻被子去当铺当,换钱买了自行车。看着里奇扛着自行车在体面的办公室面试,好笑又异常现实的画面折射进眼中,只叫人无奈。这或许也导演的意图,他赞美勤劳无畏的女人,用这样的方式讽刺了战争,讽刺了战后的颓靡。 对于里奇这个角色,是不是先抑后扬,暂不得知,但这些生动细微的场景随意地带入进故事剧情中,很自然地交代了故事的主人公--里奇不是一个干瘪无味的人物。 不论怎样,命运还是眷顾了里奇。虽然在影片的结尾,我们知道了这并非是对他的恩赐。 失业的人即使欢笑,眼窝里还是藏着心酸的泪,但愿我这话里的水分不会超标,肉麻的煽情不令人反感,因为我们知道活着的环境出了问题,社会出了问题,为此买单的都是最勤劳最普通的人,而那些该为此负责的人们永远都会比"炮灰"过得舒坦。

回到故事里,自行车被偷了,刚刚上岗就业的里奇再次面临失业,守住梦的唯一办法就是找到被盗的自行车。里奇与大儿子布鲁诺一起走上了艰难的寻车之旅,这段旅程当然不平凡,从一个被盗的失主到偷车被抓的贼,里奇带着全体观影的乘客走进了与心灵对话的灰色通道。 把所有微不足道的平常事串起来,这是本片的特色。 小孩子布鲁诺认真擦车,以致后来准确地描述出车的样子。这显然是故意安排的,如果一个孩子用另一种方式承担着生存的压力,那一定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里奇的太太去卜卦,起初里奇很清醒,他知道这是骗钱的把戏。可是后来,他也走了进去,付了钱,得到一句话,“眼前要找不着,这一辈子也难找到。”完全是句废话,可是人走在迷失的路上,能够站立不倒,有时需要的仅仅是个虚幻的假象。这或许也是现实主义者所呐喊的,众神在关键的时刻都会背叛你,靠天还不如靠自己。 里奇与同事在贴海报,旁边是两个乞讨的小孩子。在同一场景下,语言与画面相错,画外音与画内影像的衔接,自然流畅。丰富了视觉效果,也把当时社会面貌晒了出来。 里奇的两个孩子在影片中都被带上了象征希望与爱的光环。婴儿躺在床上,大儿子布鲁诺与父亲一起出门时,关上了窗户,这是爱的关怀。里奇被逮住,布鲁诺用孩子可怜的眼神救出父亲,这是爱的回报。最后里奇流着泪拉着布鲁诺绝望地行走在人群里时,布鲁诺握紧住父亲里奇的手,这是传递的希望。 影片贵在真实的细节刻画,每个场景中的背景都在暗示主人公的心情与他的社会地位。黑白电影胶片也可以用作情绪调色板,明即是欢快与希望,暗则是绝望与悲凉。里奇的背影,阳光下里奇的影子,里奇躲在暗处的阴影,这些都巧妙地形成了无声的语言。 偷与不偷,里奇的心理斗争与内心矛盾,这是影片在最后绽放的最绚烂的色彩。人,生来就要面对矛盾的抉择,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留下还是游走?幸运的是,无论多么点背倒霉的人,面对命运的捉弄,身后总会有一个家,为他挡风雨。 《偷自行车的人》这部影片在1950年的第22届奥斯卡电影节上获得影片特别奖,同时获得最佳外语金球奖。不得不赞叹影片突出的新现实主义风格,而且在我看来,影片最出彩的地方是故事编排的狡黠。半个世纪前的作品,如此简单的故事,却可以做到处处设分支,场场有冲突,让人时时产生歧义,难能可贵。电影就是要出其不意,还要混淆视听,对每个步骤,每个环节。

 6 ) FIFF10丨DAY4《偷自行车的人》父与子跋涉着穿过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街角

第10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4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偷自行车的人》,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父子二人悲从中来的评价了!

红: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源头啊!剪辑极佳,真不愧是影视之最。感动啊!

野凡:

庞大而出类拔萃的配乐烘托出故事的无奈、讽刺与真实。导演德西卡用极强的调度能力贡献了一场至极精湛的群戏。

Kai:

近期最爱!!!很久没看到这么喜欢的现实主义电影了!导演剧作剪辑演员无一不佳!杰作!

果树:

新现实主义高峰一座接一座,但都高不过这座顶峰。主人公的寻找与无助,最后化为儿子眼中的崩蹋与悲怆,再转入观者的凝视中,一种艺术创作与现实无力的互文。

淋酒:

著名新现实主义作品,确实很震撼,穷真的是原罪,不过我不喜欢的一点,就是过度渲染的音乐,所以四星吧,也确实没看出可以五星的潜质,真扎实,就这样。

马赛克:

电影太现实了,现实的让人无语凝咽。作为一个父亲最耻辱的一面被儿子看到,真是难以想象里奇在电影最后是怎么跟儿子走完回家的路,估计那就是二战后的所有意大利人的悲伤吧。

Berger:

电影的本源…父子二人在雨中和自行车洪流中那场戏让人印象深刻,不说一句话就已经悲从中来。

kc512:

中规中矩但结局直接加一星,千百种煽情的方法却选择让父子不发一语拖着手消失在人群中,无声胜有声。也是这部电影让我明白意大利新写实所谓「低层人民受压迫生活下展现的人性光辉」的人性光辉并不代表主角的圣人光辉,而是人与人关係中释出的无条件的爱。

我们敏熙:

罗马,一个百废待兴的城市,寻车的过程就是展现这座城市的过程。但觉得少了些孤注一掷。

子夜无人:

他懂得描摹希望的图样,也懂得不动声色震碎希望的声响。父与子跋涉着穿过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街角,目睹到的是一整个时代含着泪堆砌出来的生涩微笑,那些朝气蓬勃的脸,映照着的心已经颓丧到了底处。那种疲惫的神色、萎缩的身形是如此逼真,越想挺直腰板、你的脊梁就看起来越弯,越想努力装作若无其事、你的镇定自若就显得越是狼狈不堪。在洪流中挣扎,在人潮中爬行,在困顿中无解,在错乱中被捕,父亲永远再找不回丢失的自行车,儿子永远再找不回那个曾经高大、拥有尊严的父亲。

法罗岛帝国皇后:

其实父亲的形象未必在孩子心中崩塌了,只是人生艰难,孩子早早的就明白了——时代的困顿,不足以支撑大人维护尊严与道德。

晓风与你残月:

两度落泪,一场是父子在餐厅,带着落寞却仍小心规划这不切实际的未来的时候;一场是当父亲因为偷车在儿子面前被众人扇耳光尊严扫地的时候。一辆自行车就能如此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不禁让人唏嘘。父亲和儿子这两个角色演得太到位了,只是业余演员简直不可思议,也许只是因为他们真正体验过吧。

心是孤独的猎手:

偷自行车的角色互换,偷车不成功后的父子哭戏真的太牛了!把意大利当时民众艰辛的生活通过悲情、无可奈何的故事传达出来。

#FIFF10#DAY4的主竞赛场刊评分稍后会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7 ) 视听读解

 故事开始于失业工人等待就业机会的场面。在正午的阳光下拍摄,高反差画面使得战后重建的白色建筑显得格外耀眼,明显具有一种疏离和异物的感受这已经不再是人们所熟悉的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了,不再是可以用建筑、绘画和雕塑来表现它的文化精神的意大利了,小小的摄影机镜头就像一只惊愕的眼睛,不停捕捉着这令人惊奇和惶惑的新生时代。
  一群失业工人中,只有安东获得了一份贴海报的工作,但他却不在人群中,相反,因为失望和疲惫,他挤出人群去休息。在人们寻找他、他挤进人群的过程中,镜头跟踪拍摄了失业工人们那一张张失望、艳羡和疲惫的面孔。在类型电影中,主要人物往往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为了满足对大明星的期待感;但在本片中非职业演员安东的出场并不是为了满足群众的期待,而是以他为线索,交代出更多的主角——庞大的失业工人群体。因为安东对“有没有自行车”这个问题的片刻犹豫,人群中立刻出现了竞争者。这种场面调度方式在《辛德勒的名单》等影片中也大量存在,但其目的已经简化为交代精心布置的环境、丰富信息量、强化视觉奇观,而不再是以纯粹的“纪实”和为现实世界留下毕肖摹本为目的了。
  安东一家当了床单赎出了自行车。当铺伙计将床单上架的场面调度是极其震撼的如果说战后某些行业迅速发展起来的话,当铺一定首当其冲:高高的货架足有几层楼高,为了将安东家的小包裹上架,伙计不得不攀登巨大的阶梯;在规模惊人的自行车货架中,安东一家人的希望终于落地了——一辆小巧轻便的自行车。这个镜头的场面调度与开场镜头如出一辙,只不过,前者表现的是人的状态,而后者再现了战后的物质生活。
  安东第一天上班,人和自行车都成为展现环境的向导;这还不够,导演特意安排安东兴奋地妻子跳起来窥视安东新工作单位,摄影机的本质特征是通过主要人物的视点获得了强化。安东的妻子上楼去感谢算命女人,安东站在楼下等候。这个小小的插曲就像在一个小小舞台上上演的一出戏剧,人来人往,经过精心挑选的几个闲人和儿童的形象丰富了影片整体人物群像。“闲人”群像的设置有助于揭示社会时代特征,如提到我国的民国初年,“闲人”一定是些提笼架鸟,没有生气的没落贵族;提到美国30年代,“闲人”一定是些戴鸭舌帽、贩私酒的流氓阿飞。本片设置的“闲人”形象既带有一些沉重的茫然,又带有战后经济复苏时期的某种生气。
  后面一场戏中,安东骑车送年幼的儿子去上班,一辆在他们身后停下的、挤得满满的、连车外都悬着人的公交车,下车的人们顺手踢开小乞丐的动作,又给观众展现出一群为生活而奔波的忙碌忧郁、丧失了同情和耐心的人们。这一细节又为自行车丢失以后,父子两人不得不挤公交车回家的无奈心情做了铺垫,使这部以纪实手法拍摄的影片得以拥有完整而富于感染力的剧情结构。
  如果说自行车丢失以前影片展现的是社会生活的“面”,那么,在寻找自行车的过程中,安东父子带领观众进入了意大利战后社会生活的底层。安东找朋友帮助,在一个建筑中,工会在召开以空谈为主的会议;无精打采的人们在排练一些无精打采的戏剧;开车的朋友们帮助安东在自行车市场中大海捞针;狡猾的小偷和唯利是图的商贩控制着黑市交易;突如其来的一场雨将失窃者、小偷和窝主聚集在共同的屋檐下;在追贼的过程中,安东第一次对儿子发脾气‘小布鲁诺连小便都来不及,跟随着父亲在空荡荡的广场上追寻着贼的踪迹。拥挤的战后简陋建筑使人们感到窒息和压抑;而在历史悠久、本应充满人文气息的广场上,小布鲁诺和父亲的身影显得如此渺小和孤独——环境,无论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对于挣扎求生的人来说,都已经丧失了美感,构成沉重的压力。
  宗教本应给人信心,但恰恰是在教堂中,安东丢失了小偷的踪迹。宗教不再是人世的救赎,在失望的安东眼里,教堂与妓院一样,都是小偷的避难所,是罪恶的渊薮之一。
  一个落水人终于使专注于寻找自行车的安东记起了年幼的儿子的存在,感到自己粗暴的态度已经伤了儿子的心;下面一场戏中,安东咬紧牙关,请儿子吃了一顿丰富的午餐,使紧张而富有悬念的剧情结构增加了温馨的氛围,当然,影片编导也没忘了将饭店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加以表现,与教堂、妓院中的人物群像形成对比。“落水人”在“剧作法”中被称为“熏咸鱼”,是幌子和错误信息的意思因为熏咸鱼味道太强烈,所以容易吸引人的注意,产生误解。安东就以为落水的是被自己所忽略的儿子,当他看到在他心目中几乎是“失而复得”的儿子时,整部影片的情感节奏达到一个高潮,不但使剧情情节波澜起伏,也为结尾安东从儿子那里得到安慰设下伏笔。
  在影片的后半部分,不信命、阻止妻子感谢算命女人的安东,终于也来向算命女人求助了。他找到小偷的家,找乐警察,然而,这是一个更为贫穷和野蛮的地区在这里,他不再是受害者,而是一个入侵者;一群更穷的人对他步步紧逼的经典画面终于出现了,这是本片的标志性画面,它从视觉和社会学的角度,揭示出一个丢自行车的人如何变成了一个偷自行车的人,他是被一种更强大的力量步步紧逼,终于走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安东寻找自行车的努力失败了。然而,作为一条带领观众贯穿于现实生活的线索,他的使命已经完成;剩下的,是使影片的情感和剧作达到高潮,他试图偷车,但没有偷他的车的人幸运,他在儿子的面前被人们辱骂、殴打。在同一天中,他既被偷他的贼羞辱,也遭到被他偷的人们的羞辱,他真的是走投无路了。
  儿子捡起他的帽子的动作几乎是对他唯一的救赎。人们被儿子的泪水和捡帽子的动作所体现的最后一点尊严感动。丢自行车的人——找自行车的人——偷自行车的人,和他的儿子默默走在人海中,眼前是一辆又一辆的自行车,犹如无数的念头在父子二人的心中和眼前闪过。紧握的双手是人世间最后一点可以依靠的力量。

                摘自《经典名片读解教程》

 8 ) 看那小布鲁诺们的哀伤

这是我第三次看这部片子了。和前两次相同,我又一次在片尾小布鲁诺不停擦拭泪水时流了泪,于是便决定从小布鲁诺的角色入手,联系自身的生活经历,写一写自己的想法。

孩童的角色往往比成年人更能体现出社会之于个人而言的力量与作用——他们处于社会化的过程当中,周遭的一切都在孩子们的白纸上作画,留下他们一生中最深的印记。无论是在影片中与成年人行径的对照,还是与当今时代人们对孩童印象的对比,都能让观影者感受到影片潜移默化间传达的主题:在当时的社会里,穷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偷窃。这卑劣的现实被小布鲁诺全程目睹,影片也在讲述这全程的同时呈现了小布鲁诺身为一个孩童的感受与变化。他首先是个孩子——他挨打时委屈地哭诉着要找妈妈告状,在餐馆里吃美食会让他笑得开心。但他也会笨拙地学着父亲整理衣服,紧跟着父亲的脚步像模像样地同大人们一起为丢车发愁。可爱的外表下稍显成熟的行径让人更为痛心。

而在小布鲁诺片尾处的哭泣里则蕴藏着他在这部影片里最大的变化——那是父亲形象的倒塌与重构。他发现了父亲偷车、被人指责、饱受侮辱,高大的父亲形象一时间崩塌。他擦着眼泪,最后又牵起了父亲的手——这个牵手的动作竟带有一丝对父亲的慰藉。我们很难得知父亲的形象在他心里是否发生了改变,又或只是带来了极大震撼和触动。但潜移默化间,小布鲁诺心里对道德的认知已经发生了微微动摇——父亲究竟为什么而偷窃?

从孩子的近乎绝望的泪水里,一个最基本的道德问题被拿了出来——当一个人或一个群体违背了自己的道德认知,去做违法行为时,我们能一味地指责其道德败坏吗?这背后社会结构的力量与社会现实的无奈同样需要深切的考量——这样的视角是极为宝贵的。人们称赞《偷自行车的人》客观呈现底层的真实,不滥情也不冷漠,但其叙事本身就是视角的下沉,讲述本身就饱含了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与对饱受苦难者的共情。

图书馆泛黄的纸张上,同样记录着无产阶级的学者们对意大利写实影片的赞许,尤其是其背后对社会问题的呈现——在失业率极高的社会里,人们为了生存用尽了一切办法。他们向算命的女士探寻自己和家人命运,向宗教祈求更好的未来和内心的平静。导演用影片揭露,这些做法不过是在转移矛盾和怒气,让被压迫的众生被迫接纳这个悲惨世界。纵然他们有机会在短暂的一顿饭里寻求欢乐,但是走出餐馆后迷茫而惨淡的周遭才是生活的常态。

我想起了曾在我家幼儿园的一个小女孩,父亲残疾,母亲离开了,都不愿照顾她,就把她推给了奶奶。奶奶也为了生计,无力照顾,辗转几家,最后送到了我家的幼儿园寄宿。最开始本以为是个很普通的孩子,一段时间后才从监控里发现她常常偷同学的、老师的东西。起初以为她只是因为贫困而希望吃些好吃的,母亲便有什么东西都多给她一些。最后才发现,她偷东西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甚至已经达到了上瘾的地步。

我又想起了曾经读过的尘肺病人的口述记录。复杂的病因、维权的困难、高额的医疗费,可怕的大山砸落到了他们身上。我想起了在水木清华前清理荷塘的大爷,他住在校园东北角的钢板房里,“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被要求不能出校近两年。我想起了尝试拜访校内环卫工人的住所时,他们笃定的猜测:“你们是大一的吧,每年都是大一的才来。”

我脑海里闪过的这一切构成了一个群像,他们或许才是这个社会上的大多数;而我所能接触到的老师、朋友、象牙塔里的一切,包括我自己,都是某种程度上的既得利益者——我希望将此对标于电影的主人公和维托里奥·德西卡。这片土地某种程度上依旧是撕裂的、断层的,我所困扰的、担忧的一切在大多数的苦难面前显得不值一提。我们需要尝试将割裂开的世界缝合,甚至仅仅需要一个可以相互探望的窗口。导演似乎提供了一个渠道,便是电影——通过影像和故事,尝试去表达、去启发。相似的,还有文字——文学或是新闻报道,在虚构或是非虚构的书籍里展现这个时代存留的问题——我相信揭示问题、讲述问题本身,就是正在解决问题。

可这些渠道变了样子。转瞬即逝的帖子、铺天盖地的404、“因技术原因”在电影节下架的纪录片,取而代之的是看似不一样、实则全然相同的主流话语。我们总是坚信着这片土地欣欣向荣、繁荣昌盛,沉浸在美好的狂欢里,但当事情落到自己身上时那份自信便全然消失。我时常悲伤、愤怒而不解——我不敢说自己时刻惦念着苦难的人们,要做出何等功劳的努力,我只是拥有那份人身为人的发自内心的共情。

一切变了似乎又未变——小布鲁诺们仍在哀伤,只是再难有人将镜头转过去,把那一切记录下来。

 短评

重看,朴实的手法和自然的表演相互带动,以父子寻车为中心视点连带描绘出真实的罗马中下层群像画卷,震撼隐藏在平凡芸芸众生间;对疾苦大众的同情之下依旧隐藏有父权崩塌的原始命题。

8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苦逼,苦逼的电影苦逼的故事。主演两父子的表现真不像是从大街上拉来的第一次演戏的新人。

11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力荐

当孩子看到父亲做贼被抓、被侮辱责打时,当父亲茫然无望的走在街头时,那是一种难以言明的苦闷与无力。★★★★

15分钟前
  • Q。
  • 推荐

个人影史十佳。一个身份下等的人,甚至就意味着他连重蹈别人罪恶的资格都没有。何况奢侈地希望,不正当地收获点什么。或许一毛不拔不适合用来形容人,而是这个社会。→19.2.7时隔五年重温,五星、十佳不变。当年只记住了纯粹,现在才意识到背后的化繁为简,一如暗藏复数的片名。对信仰、法制、阶级的描摹以点带面,高效与合理程度甚至不足以称为“闲笔”;新现实主义所呼唤的视听现实在今天或许已经不足为奇了,依旧极具启发意义的反而是其立场性,几乎一切细节的魅力都由此支撑:仰头注视的被单和更多被单、扛着不放下的单车、手不接钱的算命婆、掉落又被儿子捡起的帽子;父子俩第一次以背影汇入人流眼眶就热了,最后由找车到偷车的内心转变,朴素又堪称华丽的视听语言(迎面而过、指向目标单车的赛车群,涌出的人群,配乐的不和谐音)。

18分钟前
  • Ocap
  • 力荐

男主角演完这部电影后不久也失业了,无工可打。

22分钟前
  • 袁牧
  • 力荐

小时候看的,后来得知原来这对父子都是街边拉来的演员...

25分钟前
  • 丁丁|刘
  • 还行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巅峰之作,聚焦底层民众的喜怒哀乐。业余演员的表演真实生动,结尾父子的眼神里似有千言万语。德·西卡没有拘泥于将写实最大化的教条,配乐贯穿全片、不滥用长镜头和适度运用近景和特写都让影片更接近传统剧情片,没有煽情和激烈的控诉,格调哀而不伤。(8.5/10)【2020-10-29 艺海剧院 4K修复版重刷】父子俩演得实在太好了,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都浑然天成,无可挑剔!另外,剧作极为精妙,主要情节其实戏剧性很强,同时,在强戏剧性情节进展的间隙,置入了不少细节非常丰富的“闲笔”,从各个维度尽可能地反映当时意大利社会的现实状况。本片经久不衰的魅力其实恰恰证明了:最好的新写实主义电影,并非完全如实际日常生活那般展示现实,而是对现实的提纯、萃取与浓缩。

2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重看#;“只要不是死就没什么可怕的”——最惨痛的人间真实,当父亲发现儿子无恙,奔向台阶上那小小身影时,他一定意识到除了生死,其他问题都不是大事;然而穷困就像一件湿衣服,会永远勾勒出窘迫的身形,短暂的虚掷像是绝望的苦笑。1948年的片,放置今日依然熠熠生辉,剧作精简精彩,丝毫无赘笔,叙事效率感人,体量有限前提下承载的信息堪称满格,藉由「自行车」一单例折射社会全景,从底层穷苦众生到宗教予以的麻痹安抚,从党派人士到小巷乡党,矛盾冲突的设置如此富有戏剧性又如此真实到如亲历。七十多年过去,只是我们仍在为这个时代的“自行车”而孜孜以求。演员的演绎太棒了,感染力与共情力超级感人。结尾父亲形象的坍塌似在意料之中,这个魔鬼的社会终将每个良善的人也逼成魔鬼。

3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几个细节:一个英文片名的贼是复数,虽然一开始就觉得最后肯定是从受害者变成加害者,但这个复数细节就相当点题了;第二个就是最后路人那句“你也得谢谢上帝”,心想“大兄地,你可拉倒吧”,就像《电梯里的恶魔》, “如果恶魔是真实的,那么上帝也是真实的。”,谁说反过来就不是呢?第三个就是最后小孩子擦脸的细节(对应的是老爸屋檐下的擦脸细节),小孩是种下意识的生物,成人永远都是他们的镜子,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虽然有很多人试图以“父亲的形象在孩子心中坍塌”去诠释最后的结局,但万一孩子长大后变成一个比偷车未遂的父亲更厉害的偷车贼呢(甚至是个偷车贼王者呢,要是有续集,我肯定将二代目设定为专业偷机动车,业余偷偷自行车陶冶情操…那他这个业余爱好是怎么来的?就很人性复杂化了)?这可能会是标题中的复数的另一个可能性指向。

32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资料馆,细节太丰富了。比如男主报案的时候警察是急着去突击共产党的集会,后来男主去了意共党支部,开会开得热火朝天的一大群人没空理他,几个党员朋友帮他找车没找到。政治含义也就不言自明,以前都没有注意过。且只有电影才能如此自然,小说完全不行。【Edit: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因为男主是党员所以他可以要求组织帮他买一辆新车!怎么样是不是没那么惨了!快把这个消息告诉你被虐哭的朋友吧(不是)。】

33分钟前
  • 重生之我是兔狲
  • 力荐

父子俩在下馆子吃东西那一段真是叫人心酸死

36分钟前
  • jj73浅之
  • 力荐

其实,更可怜的是父亲形象的倒塌

40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看得人极度压抑的电影。生活既是快乐也是痛苦的源头啊。原来两位演员都是街边拉来的?赞

42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剧情没有任何意外性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发现小偷的几率极低,但是我们都抱着那一点点的希望,这是最大的悬念。导演用平实的手法来表达了事件的发展,仿佛就发生在你的周遭,深谙人的心理状态,演员表演的很到位,让了看了情不自禁的揪心与伤感。低层的人都是生活的受害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意大利影史十五佳NO.09

4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这才是现实主义啊!也明白了国产的那些伪现实主义。神啊!你在干嘛呢?

45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史上最优秀的群众演员!

49分钟前
  • junepig
  • 力荐

到最后,父亲成为孩子,孩子成为了父亲。无须激烈的剧情冲突,无须赤裸的阶级对比,你能分明体会到那种无力感。纯粹的电影。

54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也没能找到他赖以活命的自行车,眼见无指望的日子又要降临,里奇决定以牙还牙,可是他的运气却没有别的小偷好

58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人的命运在社会的运转过程中有时显得轻如鸿毛

1小时前
  • 苔藓·沉淀
  • 力荐

影史经典,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最震撼的是儿子亲眼目睹爸爸偷自行车被抓全程,瞬间崩塌,太伤感太悲哀太无奈。穷和失业的滋味,低层人生存的无奈,简单镜头的转换加之紧凑的配乐,真实街景的拍摄,还有自然而然的表演,太到位!这是伟大的左派电影!有意思的是演父子的演员都是真的群演,更有意思的是演完之后男主真的找不到工作了。9.4

1小时前
  • 巴喆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