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女

爱情片美国2017

主演:克里斯·埃文斯,麦肯娜·格瑞丝,琳赛·邓肯,珍妮·斯蕾特,奥克塔维亚·斯宾瑟

导演:马克·韦布

播放地址

 剧照

天才少女 剧照 NO.1天才少女 剧照 NO.2天才少女 剧照 NO.3天才少女 剧照 NO.4天才少女 剧照 NO.5天才少女 剧照 NO.6天才少女 剧照 NO.13天才少女 剧照 NO.14天才少女 剧照 NO.15天才少女 剧照 NO.16天才少女 剧照 NO.17天才少女 剧照 NO.18天才少女 剧照 NO.19天才少女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1 16:26

详细剧情

弗罗里达中部的一个小镇,七岁的小女孩玛丽和她的舅舅弗兰克生活在一起,弗兰克是一个修船工人,时不时接一些奇奇怪怪的活儿。玛丽身边有很多对她帮助很大、很积极正面的成人模范,包括弗兰克的邻居罗伯塔,还有她的老师邦妮。玛丽也是个数学天才,拥有万里挑一的聪明大脑。弗兰克妈妈伊芙琳相信玛丽属于更适合成人的特殊学校,但弗兰克希望玛丽拥有一个更常规的童年,他相信这么做是尊重他的姐姐,也就是玛丽妈妈的遗愿。这场争论引发了一场关于玛丽未来抚养权问题的法律官司。

 长篇影评

 1 ) 我们到底想以什么方式存在于世界?

电影展现了两个极端
玛丽聪明,睿智,狡黠,继承了她妈妈的基因。和弗兰克在小镇上生活的无忧无虑。但她的聪明,也带来了离别。
外婆希望能培养出一个伟人,流芳百世的人。自己的女儿是天才,让她很骄傲,于是她“剥夺”女儿的所有,没有爱情,没有自由,没有快乐,没有悲伤,仿佛是一台智能计算的机器,要破解世界难题。但外婆说,每一个成功的伟人,都是忍受着寒冷走过来的。
外婆考虑到了数学,考虑到了世界,考虑到了世人,唯独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女儿,她不想知道她的想法,只想让她按照自己的想法走。最终,女儿走了,留下了玛丽。
难以想象戴安在自杀时候的心情,看着自己的女儿,却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这是怎样一种绝望。
弗兰克希望玛丽过普通人的生活,有欢笑有泪水,不是只有无尽的演草纸和写不完的数字。弗兰克让玛丽出海,养猫,和朋友玩,上普通学校,尽管玛丽表示不想去,但也强制去,让她过普通人的生活。
这样的弗兰克,是“剥夺”了玛丽的天才基因,千里马也可能因为没有遇见伯乐而日行百里。

最后的结局,综合了以上的两种,可以说是大团圆了。

那我们呢?我们想以什么方式存在于世界?以父母的安排?还有众生的走向?亦或是自己的梦想?普通人还是大多数,没有自己的意见,没有自己的想法,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既然父母安排的路好像不错,那就走吧,反正也没什么想法。
我们这一代,缺少勇气,缺少失败再来的勇气,因为怕失败,那就不要开始了。因噎废食,便会失去这个世界的多彩了,你不去走走闯闯,不会知道世界多大。

 2 ) 因为你值得这世上最好的

看哭了……倒不是说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只是想起来一些事情。

去年9月份,我捡了一只流浪猫,捡到的时候,手指般大小的它,因为没有母猫舔去它眼睛里的分泌物,导致感染发炎。带去医院,医生清洗完之后,发现它的左眼已经眼角膜穿孔了,说可能要摘除眼球。我当场就哭了出来,一边抹眼泪一边问医生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医生说那就保守治疗,给它用眼药水,三瓶眼药水,两瓶消炎的,一瓶促进眼角膜再生的,看它能不能自行愈合。

就这样,三瓶眼药水轮流用,我设定了好多个闹钟,每天给它滴十几次。滴眼药之前还要用生理盐水给它清洗眼睛。因为它的两眼一直不停地分泌东西,后来发现原来它的右眼上眼皮缺失,眼皮内翻,眼睫毛老是磨到眼珠。慌忙又去看了医生,医生说要做一个小手术,要缝合一下第三眼皮还是什么的,当时我也没听太懂,因为医生说它太小,差不多才15天左右那么大,做不了手术,加上它当时实在太瘦小,医生说它不一定能活下来,以后看情况再说吧。

之后我就懵着回去了,因为当时是公司集体出游捡回来的,同事和领导都知道。那段时间就每天带它去公司,把它放在椅子后,隔段时间给它滴眼药,喂奶。领导也没说什么,有时候还会过来看看它。对了,它当时右前爪严重外撇,本应该是脚掌着地的,但它却几乎是小腿着地,走路的时候很不稳,就像有一条腿短的板凳一样,老是整个身体翻过去。

那段时间,每天上班把它放在纸箱,再放进袋子提着它,因为不能坐地铁,公交又特别挤,只能一手提着它,一手抓扶手。不敢放地上,怕刹车时,它会滑出去,或者撞到什么东西。但是提着它,车身总是摇晃,它也很不舒服。尤其下车后,我还要走一段路,走路的时候,它有时候就会撞到纸箱。所以我走路的时候,尽量一只手扶着它,但它仍旧不舒服。

除了它,每天还要拎着它的奶瓶,针管(大小各一支,大的带枕头,用来吸大瓶中的生理盐水;小针管给它注射奶粉),眼药水,棉签,棉布……因为它有时候不好好吃东西,就只能用小针管从嘴角注射。大概过了一个月左右吧,家里出事,我必须赶回去。不知道把它怎么办,因为担心别人照顾不好它,就想把它带回老家,坐了20多个小时的火车(这里说下,可能是那个车站管理不严,过安检的时候,我问了一个工作人员,盒子里是只猫,我能带吗,她竟然直接让我过安检了,当时想要是不让过安检,再让朋友帮忙照看几天)。在车上,生怕被工作人员发现赶我下去,又怕它乱叫,影响到别人休息。它那时候每天晚上都要吃一两次,饿的时候就叫,我就起来给它冲奶粉,像给小孩子喂奶一样……

到家之后,亲人都在。姨妈,表姐们看到它都说我竟然大老远带回来一只猫,想养猫可以帮我找到更好看的,何况它并不好看,而且又瞎又瘸。家里事情处理完,又带它去了工作的城市。之后它的右前爪和右眼竟开始慢慢变正常了,只是左眼的眼珠中央有一个凹陷,好不了了。它也开始慢慢胖了起来,医生说我把它养的太好了。眼睛虽说好不了了,但伤口逐渐愈合,至少不会恶化了。后来那个把它放进纸盒,它已经大到几乎转不了身,我便开始试着把它自己放在家,每天下班回家,走到门口拿钥匙的时候,就能听到它的叫声,开门之后就蹭我的鞋。之后便自己跑去玩儿,在屋子里窜来窜去,各种旋转跳跃折返跑,我看书写字的时候,它就不停地挠我的脚,有时候把它拿到桌子上,它就撒泼耍赖不让我好好看书。

这期间它曾经有次便血,因为它拉在猫砂盆里,我并没有留意,只是直接铲走了。晚上发高烧,烫的要死,我才意识到它病了。然后我就几乎整晚没睡,害怕睡醒发现它死了。第二天早上去医院,医生说它小便里有血丝,后来做了全身检查,验血,验尿,也没查出所以然。只说可能是细菌感染,拿了12粒胶囊,说掺水给它喝。这时候它每天吃猫粮都很少,喝了大概三四天药水,它才开始恢复正常的食量。

还有一次,它几天没有大便,一开始我以为是喂的奶粉太稀,不成形。医生说要每天一到两次才正常,又给它灌肠。在楼下都能听到它凄厉的叫声,之后整个一直发抖。因为我的无知,它又遭受了太多苦难。

又过了大概一个月,家里又有事情,让我回去。这次我也决定把它带回去后,就留在家里,因为下次回家肯定是过年的时候了。那时候安检肯定查的严,就没办法带它了。只是我没想到因为这次是从另外一个车站坐车,安检人员当场把它扣下了,没办法,我只好试试上次回去的那个车站,幸好最后还是顺利地回家了,之后就把它交给我妈养着了。

说得有点远了,因为看到一只眼的弗雷德,让我想起来我的猫,想起来它那只凹下去的眼珠。当被问起弗雷德的眼为什么会受伤时,玛丽说她当时不在。我就想到它不在我身边,如果我妈照顾不好它,该怎么办。但是转念又会想,它在家里,可以爬树,爬房顶,有两只狗陪它玩,还有院子可以疯跑,如果在我身边,就只能整天待在屋子里,每天等我下班,究竟哪个才是对她好?

现在的它在我妈的照顾下,已经成了一个大胖子。有时候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疯了一样。只是它的叫声一直很低,有时候爪子勾到什么东西就拿不下来,它也很少叫出声。想起之前有次我下班回去,发现它挂在床边垂下来的床单上,不知道已经那样挂了多久……家里新来的小狗欺负它,它也很少叫,我妈总是说它太笨。不会叫,也不会挠。每次想到它,我就觉得特别难受,想起它在公交车上低低地叫声和一次次地撞头……

我爸妈和亲戚都不理解我为什么会这样去照顾它,甚至有人说干脆别养了。只有我知道我为什么坚持,那段时间我内心正经历着煎熬和挣扎。自从养了它,每天看着它,想到它遭受着那些痛苦,却还拼命努力地活着,医生说它实在太坚强了。我也知道,所以我更要坚强,更要好好地照顾它,因为它值得这些。

我还没有孩子,但是我想养孩子可能会和这稍微有一点点相似吧,我一直十分怨恨那些没能好好照顾孩子的大人,既然把他们生下,为什么不能好好照顾他们?难道他们不是世界上最可爱的最值得被爱值得用所有的美好事物来对待的吗?

希望所有的小孩和小动物都能得到很好的对待,因为他们在努力地坚强,可是又太脆弱。

 3 ) 久违的好电影

本文涉及情节。

电影是好电影,但这个标题翻译一股子二刺猿味儿,把该有的质感彻底破坏了。《gifted》既是天赋也是礼物的意思。一个词概括了电影的两条线索:一条是小女孩的天赋异禀;另一条依旧是家庭。

一、久违的好台词

本片台词的妙趣横生也是久违了。比如姥姥说:带不走孩子我就不走,舅舅说:那欢迎你在佛州定居啊。再比如跟外甥女讲道理的时候调侃乐高。如此种种,后面还会提到。

二、久违的充满智慧和人性的情节

我很喜欢电影中部舅舅和外甥女两人在夕阳下讨论上帝的镜头,在剪影中孩子在舅舅身上像猴子一样四处攀爬,,但两个人又在以怀疑主义者的思维讨论一个很哲学的问题。气氛从容、温馨又神秘。我很喜欢两个人互动的桥段,玛丽很喜欢在舅舅身上黏着,拿舅舅的胸膛当椅子或者拿他的大腿当床,这样一个健硕的成年人对她来说是如此安全和亲密,每一次玛丽待在舅舅身边的时候,就像小船入港,而这种安全往往是母亲才能给孩子的。

本片高度亮点是后半段舅舅带外甥女去产房看那些焦头烂额等待结果的家庭。舅舅用这样一个毫不说教的方法让孩子重新找回了对于家庭的信心、并且重新找回了“自己是被爱着的”情感,并且让自己生父的问题翻篇了。这个点子真的是全片最动人和黄金的段落,好莱坞电影在这几年愚蠢的变化中终于有人把视角回归到最鲜活的生活里。在悠扬感人的背景乐烘托下,小女孩被“生命”这个单纯的事物感染,充满幸福地想要再看一场家庭迎接新生命的欢庆,甚至拉着自己的好朋友兼邻居大妈和这些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一起欢庆。小玛丽在这里习得了一种人类很宝贵的精神:“共情”。这是区分心智高低的重要标准。

最后全片高潮部分是主角向自己老妈揭示真相:姐姐不仅证明了方程而且连正式论文都写好了,但就是为了报复母亲的管控所以选择等老太太死掉再发表。这样一个残酷的矛盾,被男主角用很温和的方式修复了:他把发表权交给老太太,并且告诉她真相,这既是修正姐姐的仇恨,也是修正老太太的专权和偏执。他在两人之间建立了一条和解的桥梁。

三、本片终于让我看到了一丝政治正确的正确打开方法

本片对于政治正确元素的使用方式,终于有了点美国人本来的幽默感和从容。

1、出庭律师的设计很有趣。一边是重金聘请、操着WASP特有的政客口音,讲话正式头头是道的白人金牌律师,另一边是一位讲话喜欢说笑话,口音和相貌看起来都不太靠谱的黑人律师。但两个人打得棋逢对手,而且妙语连珠。

2、片尾,男主角和邻居黑人大妈闯入寄养家庭的阁楼,男主角带走了自己的外甥女,大妈挡在姥姥和一群壮汉面前:“来打我啊,看你敢不敢!”了解美国政治的人都知道这是里是一个笑点,就是调侃美国黑人告白人稳赢的政治气候。

我终于在这几年里令人作呕和窒息的政治气氛里,看到了一点点关于“人生”的东西。而且它不是迪士尼拍的,这才是真的他妈的“政治正确”。

四、久违的抚慰感

人人都崇拜天才,因为“人人”都是凡人,总忘记身为凡人的幸福和美好。片中这位“虎妈”老太,虽然也是智力天赋异禀,却同样有着一颗如凡人般仰慕才能的心。本片中老太太为自己抗辩的内容并不能打动我,她只是站在她的立场和她的视野里理解事物而已,她振振有词,但不代表她的观点是正确的,所以法官到最后也只是以一种“清官难断家务事”的表情保持沉默,没有明确给出判断。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自杀的女儿确实是憎恨母亲的,但她很善良,没有如同现实里那些把自己的子女逼迫成凯撒的父母那样,被自己的子女残杀。(了解新闻的人应该知道我说的是谁,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

所有人都认为一个孩子在显露出一点天赋的时候就疯狂帮助他是“好”的。甚至会有一种崇高感:我们又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培养了一个人才。不过真正体验过这种处境的才子,自己未必喜欢承担大业。就如木心所说:“人们常说,经历苦难可以使人变强……但是谁想受那份罪啊?”身心健康是一件听起来理所当然,但做起来其实难如登天的事。从生下来就被期待和安排的人,基本上更别指望什么精神健康了。他们虽然做出了各种各样的伟业,但所有人都忽略了他们精神的病态,比如贝多芬。因为在凡人眼里,英雄、天才,可以应付一切,没人会觉得这些凡人的弱点对于超人、天才会有影响。在我看来,我宁可一辈子听不到《田园》也听不到《命运》或者贝九,也希望在欧洲那个年代有个叫贝多芬的人能平凡地度过一生。“人是被逼出来的”总有一种悲壮的伟大感,但是没人想过,只要是被逼出来的,基本精神都不健康。我不反对天才,但我反对制造天才,因为那实际上是扼杀。

而本片就是讲了这样一句实话:并不是所有天才都像人们想的那样享受天才,而且凡人有凡人的宝贵幸福。

好莱坞,以及中国是应该多拍点这样还能洞察生命之美的电影的。

=====================================

说句题外话,价值观念来看,儒家和欧美两个文化系统真的永远是180度的观念分歧。比如说称谓问题,如果中国人让自己的孩子直呼其名是极大的不尊重,但在美国人眼里,不用称谓而用名字这是亲昵的表现。不过我永远是一个传统的中国人,除了尊卑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这世界遍地“刘畅”、“安娜”、“李伟”,但这些“刘畅”、“安娜”、“李伟”里只有一个人,你能用一个独有的称呼叫他(她),那才是真的亲。能有这样一个人你可以叫她“妈妈”、或者叫他“舅舅”、或者叫她“老师”,真的是无比幸福和值得珍惜而且亲而又亲的事情。儒家文化的道理,总要拐一个弯才能理解其中的奥妙。

 4 ) 怎么去教育孩子,这部电影给我们的启示

两代人的教育理念冲突,难以说哪种更好哪种更不好,所以结局给了一个中合。也算是最理想的方式,特别感人的两个地方,第一个是小女孩的老师一直对舅舅说要送她去特殊学校,不然只能让她变成普通人,舅舅很欣然说一句,那就把她培养成普通人就好了。第二处是有个人问小女孩觉得舅舅怎么样,小女孩说舅舅有很多臭毛病,但是舅舅是个好人,那个人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舅舅在我展现天赋之前就开始照顾我爱我了。

 5 ) 哈哈哈美队是个好舅舅

小萝莉颜值和演技都爆表 被小萝莉圈粉啦嘤嘤嘤
还有天才少女配只独眼猫 太酷了
美队也是挪不开眼
尽管从中间就一直忍不住泪流满面 (开始打官司那里)大家通常都是在结尾感到悲伤
我的泪点也是太低
之前还挺理解外婆的 直到她把小萝莉最爱的猫Fred 没经过同意就送走 绝对不能忍啊
好喜欢日落夕阳在海边的桥段 结尾bgm好好听
最后加一句 美队是个好舅舅哈哈哈哈哈

 6 ) 所有人都告诉你如何成功,却没人告诉你如何快乐!

首先我承认,我看电影目的不纯,我被美队吸引过来,我被小女主长长的睫毛吸引过来,看的过程中还数次截屏发给朋友,不停地感慨:这要是我闺女,不论她提出什么要求,我都不会有说NO的力气的。下方有图有真相:

其次,整部电影其实讨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主题: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到底什么才是对的?

1、成功的意义何在?

电影中,男主Frank的姐姐Diane虽然是数学天才,但是一生过得并不快乐。在母亲为了 “人类进步靠伟大发现”的驱动下,Dinae从来没有上过高中,更不用说参加舞会(熟悉美国文化的人都知道这个prom是多么重大的一件事);没有去看过一场赛事,哪怕爸爸有季票;没有参加过童子军;都不需要去外面游泳,因为家里有。而且,母亲觉得这一切理所应当,觉得女儿不喜欢那些东西,觉得女儿不懂得爱情,哪怕女儿Diane在17岁的时候和邻居私奔,母亲都丝毫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做错。甚至还理直气壮地说女儿在一年后感谢她的干预。

看到这里,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一个数学天才会在年轻的时候自杀,会如此恨自己的母亲,恨到即使成功证明 Navier–Stokes existence 也不愿意让自己的母亲知道,让这个世界认识到她的才华。她才不在乎自己的照片是否挂在墙上,她才不在乎人类的伟大进步,因为她从来没有体会过作为人类的快乐,或是生生因为所谓的成功被剥夺了作为一个人的快乐。

所以,先不去考虑成功的定义,先来看下成功的意义。也许,没有这个母亲,Diane不会年纪轻轻就被成为知名数学家,更不会早早就获得世俗认为的成功。但是这个成功对Diane来说有什么意义呢?就像 茨威格说的一样:“所有命运的馈赠,都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 对于Diane来说,她成功的代价就是像行尸走肉一样活着,像个棋子一样活着,在稍不如母亲大人意的时候,怀上孩子的时候被母亲无情抛弃。所以这个成功女孩的一生,充满着冰冷和绝望的气息,她在生下孩子之后主动离开了这个没有任何眷恋的世界。将她也应该有的责任,她也想要有的报复留给了她的弟弟。

突然想到记者采访王朔,问王朔是否溺爱女儿,对女儿有什么希望,王朔如此回答:“ 我什么都不希望她。我希望她快快乐乐过完一生,我不要她成功。我最恨这词儿了。什么成功,不就挣点钱,被SB们知道吗? ”我相信王朔是发自肺腑的,但是别忘了,说这样的话是需要底气的,需要“成功”过的。成功如果真如王朔说的如此不堪,也不会让众人如此趋之若鹜。没有“成功”过的人是不会对这种“成功免疫”的。

2、父母到底该不该帮助子女成功?

说实话,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成功要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世界观不同。但是,在养育儿女的过程中,这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因为他们的人生从一开始就由你左右,太多的选项他们没有智力去分辨和选择。也许一个决定可以让子女们终身受益,但是也许一个决定也送他们上了一条不归路。这个责任太大,即使是我的子女,我也负不起。

也许Frank不知道什么才是最对的,但是他知道什么是错的。所以他坚决拒绝让Mary去Oaks这样的私立学校,让母亲把Mary抢走成为下一个Diane,Frank不论如何都不希望Mary走姐姐的老路,拼尽全力也要保证Mary可以像个孩子一样,可以去玩,可以交朋友。在邻居竭力阻止Frank让Mary上学的时候,他的回答就是:“她要到外面去,她没有同龄的朋友,她没有社交技能,不知道该如何成为一个孩子。”

但是,这也真的是对的吗?因为Mary的确是个不一样的孩子,她觉得周围的小朋友都好蠢,以至于自己在一个很蠢的环境里也不开心。Frank其实是在用另一种母亲的方式养育Mary,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连个Mary心心念念的钢琴都买不起,他满足不了Mary的全部需求,其中一部分还是相当合理的需求。所以他不得不放弃了抚养权,让Mary去到一个好的寄样家庭,以为这些对Mary最好的。好在他后来发现所有的这些“更好的前途”不过是个谎言,连Mary一起长大的小猫都要被剥夺,重新踏上了姐姐的老路,他才开始奋起反击,最终把Mary抢回到自己身边。

我喜欢电影最后的结局,Mary在学校坐在一堆大学生中间学习着她智力该学的数学,放学后又和同龄的小朋友开心游戏玩耍。只不过,现实生活中,鱼与熊掌兼得的机会太少。但是不管怎样,我都相信,如果成功和快乐是一道只能二选一的题目,我宁愿我的孩子选择快乐。

最后放几张戳中泪点的图片:

Mary觉得Frank是个好人的原因

Mary被迫留在寄养家庭看着Frank离去时的绝望和无助

终于见到Frank,可以哭诉他们把她的小猫Fred抢走

 7 ) 我们都需要看似俗套的剧情来掩饰本就苦得想哭的心

每一个细节设定,都直指 2017 年催泪好片的标签而去,明显如人物角色设定(舅舅与外甥)、演员卡司(Chris Evans 猕猴桃君)、取景、音乐,细节如镜头的运用,在观影期间始终萦绕着想要定格、重看的冲动。尤其是落日余晖 Mary 在 舅舅 Frank 身上攀爬这一段,已经稳进年度十佳镜头了。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种设置来得过于讨喜、过于明目张胆,但面对如此 Cliche 的剧情,你我又没有办法拒绝,哭是必然的。导演几乎将所有讨喜的角色做了一个拼盘,比如大叔萝莉配、热心的邻居黑人大妈,甚至连橘猫都有了。要知道,在爱猫圈有一种毒,甚至连爱猫之人都不敢碰的,就是橘猫。

橘猫易肥,体之大,需要两个床架。

导演用心之歹毒,不仅不惜用猫咪为电影吸粉,更选中易胖体质、吸粉能力堪比流量大 V 的橘猫,而且还是一只受过伤害、流浪街头的独眼橘猫!

好~~回到正题来·~~

我们的美国队长这次不再拿着盾牌打打杀杀,化身成有着助理教授头衔的 Frank Adler,姐姐自杀后独自抚养小外甥女 Mary。我相信 Chris Evans 是有潜力演好无脑肌肉男之外的其他角色的,而且看得出来他也在极力摆脱目前看似成功的”温柔乡“,2014 年自导自演的《午夜邂逅》里的表演可圈可点,但导演的功力就不敢恭维了。

扮演小外甥 Mary 的 Mckenna Grace 虽然才 11 岁,但作品已经非常多,美剧《指定幸存者》、电影《丘奇先生》、《独立日2》都有出演。机灵不是她的特色,超长待机的睫毛才是纵横片场的独门暗器,而美队也是以超长待机睫毛撩妹的,曾为 Gucci Guilty 香水拍摄的硬广把旁边的妹子都比下去了。

《天才少女》在主题上其实并没有什么出彩之处,但导演 Marc Webb 通过精心安排各个互动小细节,同样让电影全程无尿点。充分调动和引发角色之间的化学反应一向是 Marc Webb 的强项,《和莎莫的 500 天》仍然是失恋治愈系作品的无法翻越的一座顶峰。

在《天才少女》里,主角们尤其是美队和小萝莉之间的相处,吵架时、打闹时、无聊时、开怀大笑时……每一分每一秒都把人融进夏日的阳光里,好了现在问题来了,究竟是要摸萝莉呢,还是抱美队?

尤其是美队冲到寄养家庭抢回 Mary,Mary 大发脾气说 you promised you promised 美队哭着说 I'm sorry I'm sorry,本来两人抱在一起哭也算是完成了这一幕的高潮,但导演偏偏不,神来之笔让 Mary 用小手把 Frank 的脸拉一下做微笑状,简直要暖死人。再有之前提及的日落散步,小 Mary 完全把舅舅 Frank 当作参天大树(叔)来爬,这样精心安排的场景,我还能不哭嘛~~Frank 迫不得已将 Mary 送到寄居家庭时,小演员和猕猴桃演技都大爆发,看得人心疼……甚至连出租汽车都萌萌哒。

在 Marc Webb 的镜头下,甚至连我以前最讨厌的喝酒游戏,都突然有了新的认识。以前我觉得 True or Drink 这个喝酒游戏非常无聊,第一这只是一个在酒吧场合用来搪塞尴尬时间的无聊游戏,第二,也是更深层次的,我觉得游戏本身就存在着一种对人性的误解,只需要撒个小谎就能避开喝酒,毕竟人生在世全靠演技,谁他妈的会说真话?但这一次在剧中看到,我突然发现游戏的重点不在于通过这些答案来了解不愿意喝酒的对方,而是通过看似滑稽的游戏逻辑,可以借着假装不愿意喝酒,说出自己不敢承认的事实。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倾诉的欲望。

《天才少女》并没有一个非常令人沉思反省的主题,有的只是处处透露着无声陪伴的生活细节。但对于我们常人,陪伴就是一切了吗?

 短评

印象最深刻的是,当女孩发现自己一点都不受爸爸喜爱时,舅舅把女孩带到医院,说你出生的时候我们就是这么高兴的,this happy

4分钟前
  • 咸鱼进入腌制期
  • 力荐

看来美队怎么样都是我的菜啊,即使满脸的络腮胡、布满油污的T恤也遮掩不了他那双眼里的柔情——这小女孩不会是他哪来的私生女演的吧,两人的眼睫毛:一!模!一!样!看完片子后最严肃的思考是:我女儿果然不是天才,不用再骗自己了。

5分钟前
  • simonfaye
  • 还行

故事前半段生动叙述了真人版灰原哀在帝丹小学的生活……

8分钟前
  • Sophie Z
  • 推荐

千禧年七大问题!

12分钟前
  • 中文版
  • 力荐

天才少女不应该这么漂亮,这种婊气的漂亮是未来的高中啦啦队队长脸啦

15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How do you unwrap the gift, parents? It indeed seems no easier than the Navier-Stokes for many supports to raise a talent. Frank prefers protecting the child's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helping her growth in personality with empathy and affectionate environment to fully exploring her potential before finding a better balance between the two, while Mary's grandma insists that extraordinary people is doom to be away from the ordinary and tries to isolate children from any close relationship, which in her eyes is but distraction from success. Extraordinary doesn't mean abnormal, arrogant or alone, and doesn't necessarily lead to a happy life. A gift is a gift only when it's properly unwrapped.

17分钟前
  • 飞聆墨
  • 力荐

我要醉在ce的睫毛,眼睛,胡子,嗓音里,我要承包这个温柔的舅舅桃!

21分钟前
  • 六元的小凶许
  • 力荐

最后把你逼疯的都是那些口口声声为你好的人。

23分钟前
  • Stboo
  • 推荐

恶魔外婆法庭上那一段如滔滔江水的话,还有在面对女儿遗作手稿时短暂的软弱又重新强硬的两段,真是精彩。

26分钟前
  • 瞎子
  • 推荐

请问那个长的像李维嘉的女主,是导演哪里淘来的....戏外竟和美队有一段情?What?为什么不找我来演女主,我可以为艺术献身啊,和美队激情戏完全可以长镜头纪实风啊....越看我桃越好看,快娶我吧....#我老公的电影,无条件五星#

29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力荐

医院那段太催泪,少女演的也太好了!尤其爱夕阳日落在海滩的那段!大人小孩的相处模式让人羡慕。回到现实,很多小孩其实很平庸,父母却给他到处补课,压抑他的童年。片中的小孩却是天才,舅舅却想她拥有普通的快乐的童年。至于外婆和舅舅争夺抚养权的法庭战,也算看点之一,题材挺讨喜!外婆演技太棒了

31分钟前
  • 闪通
  • 力荐

“He wanted me before I was smart”。简单却惊喜的一部片,不止故事好,包括小萝莉在内的几位演员都表现抢眼。现实中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成为天才,而美队饰演的舅舅却希望自己的天才外甥女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家长们真应该组团来看这部片啊。另外,美队哪像当过哲学教授的人啊,体育学教授更像吧。

35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哲学修船好叔叔vs急功近利坏外婆,我喵故我在。故事一般,但叔侄情表现得真不错

37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看得出主创试图讲一个动人的故事,但最后整体效果更接近于流水账。另外美队外形的完美在本片里非常明显,他也是一个努力的演员,但恐怕他真的天赋有限,他的表演和电影一样流于表面,缺乏一种直接的情感冲击,让人觉得好像有什么东西堵住了他的表达,让人有些不舒服。

42分钟前
  • namine
  • 还行

故事虽老套但表演非常细腻。小女孩和美队太有爱,尤其爱夕阳日落在海滩的那段,小姑娘在美队身上爬来爬去的太甜。美队说要少接甚至不接超级英雄角色,因为有碍于他获得别的角色或者投入精力去演好别的角色,真是太对了。美队还是很有潜力去演一些更深刻更细腻的角色的,从午夜邂逅开始就这么认为。

47分钟前
  • 朵朵鸭🦍💨
  • 推荐

跟Captain Fantastic的故事很像:两种价值观的冲突已经在上一代人身上酿成悲剧,对下一代人教育方式仍然继续面临艰难的抉择。教育就像悖论,等到当事人明白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的时候,已经在他人安排好的人生路上走得太久,无法回头。

49分钟前
  • 鼠斩车田万齐
  • 推荐

“我成了英雄!”,是,你是美队谁不知道?

53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这部结尾从一开始就知道的清新小品,如同春日里一道最好的阳光,看得人心里暖暖的。天赋异禀并不应该成为被剥夺快乐的理由,享受童真才是孩子该有的生活模板,每一个中国家长都应该看看“美国队长”是怎么做的。

54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伊芙琳身为剑桥数学系毕业生,那个积分公式有错看不出来就很假了……

58分钟前
  • mafen
  • 推荐

Marc Webb温柔起来像个法国导演。围绕争夺天才少女领养权展开,实则讲人生选择。Mckenna Grace演技了得,和美队的互动镜头又美又灵,骗得全场又哭又笑。狗狗眼很怜人,长大后又是个小妖精。特别喜欢三幕戏,一幕是产院,一幕是重逢,及最后一幕的外婆骤雨般的哭泣和自制。

59分钟前
  • 木由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