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里奇迹

剧情片美国1999

主演:汤姆·汉克斯,大卫·摩斯,迈克·克拉克·邓肯,邦尼·亨特,詹姆斯·克伦威尔,迈克尔·杰特,格雷厄姆·格林,道格·休切逊,山姆·洛克威尔,巴里·佩珀,杰弗里·德曼,派翠西娅·克拉克森,哈利·戴恩·斯坦通,戴布思·格里尔,伊芙·布伦特

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

 剧照

绿里奇迹 剧照 NO.1绿里奇迹 剧照 NO.2绿里奇迹 剧照 NO.3绿里奇迹 剧照 NO.4绿里奇迹 剧照 NO.5绿里奇迹 剧照 NO.6绿里奇迹 剧照 NO.13绿里奇迹 剧照 NO.14绿里奇迹 剧照 NO.15绿里奇迹 剧照 NO.16绿里奇迹 剧照 NO.17绿里奇迹 剧照 NO.18绿里奇迹 剧照 NO.19绿里奇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8 00:42

详细剧情

  狱监保罗(汤姆•汉克斯 Tom Hanks 饰)这天迎来了一位不平凡的杀人犯――约翰•考夫利(迈克•克拉克•邓肯 Michael Clarke Duncan 饰)。约翰因杀了两名幼女被判死刑来到了这座著名的冷山监狱,监狱里有一片称为“绿里”的绿地,绿地那头就是刑场。  约翰不仅不像想象中的凶残,相反,他出奇的温厚、机智。约翰的到来给狱中的各人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老囚犯特里沃的小老鼠注入了生命的强度,给特里沃最后的人生带来最后的慰籍;神奇的拯救了被病痛折磨的保罗和马琳达;将金保斯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保罗这些天也从约翰身上看到了人生的真谛。  约翰行刑的那天终于到了。

 长篇影评

 1 ) 绿色甬道里的暖

这是一条冗长而灰暗的走道,脚步在闭塞的空间里有沉闷的回响,通道的尽头是残酷而決絕的电椅,静静等待着一个又一个迷途的灵魂燃烧完最后一点生命烛火。通道的另一边是喧嚣繁华的尘世,无数人在期间奔走往复,寻找着生命的出口。

我们的生命是由许多东西支撑起来的,生命与生命,彼此之间有着坚韧的维系。或者说,生存本身就是至高无上的奇迹。

绿里奇迹,这真是一部令人感到温暖的电影。瞥开近乎残酷的结局,整部片子像一列老旧的火车,沐浴着冬日里干净的暖阳徐徐缓缓前行。

老囚犯特里沃的小老鼠是至今仍鮮活跳动在我内心的微小生命。枯燥沉闷的监狱生活因为这只调皮的小可爱而蓬勃起来。它似乎完全不曾惧怕过人类,吃起东西来光明正大又肆无忌惮,凭借灵活的身躯乐此不疲地把狱警们耍得团团转。我们人类,尚且都难以拥有这样一种坦荡的生存方式。胆小如鼠之类言辞,只是要为我们自身的劣根性找一个似是而非的寄托罢了。

特里沃和小老鼠之间的依赖实在难能可贵。这是一种超乎种族的纯粹情感,也是一股顽强持久的精神力量。它给老囚犯最后的一段时光带来了温暖而忠诚的慰藉。

不得不提的John Coffey,黑色的大个子令人望而生畏,而这样的他恰恰是整部片子里最温厚善良的角色。他通过神奇的仪式把生命的强度注入老鼠和垂死妇人的体内,像纯洁天使的化身。对于生命的尊敬和虔诚是我们必须具备的态度。

影片的结局如黑咖啡一样难以下咽又回味绵长。行刑前Coffey流着满脸脏赃的泪,他怕得并非是死亡,而是这个灰暗的世界。“他利用她们彼此之间的爱,残忍地杀害了她们。”这是凶杀案的真相。爱与被爱,从来不能在情感的天平上平衡,总有一方因为太重而坠落,自我断送;又或者因为太轻,飘飘然消逝。

学会去爱,用心珍惜流逝的时间。温暖是互相感染带来的温度,绝不会孤立存在。

 2 ) 绿里奇迹,有关死刑

感性:咖啡色的天使 这是一个执行死刑的机构。队长带领着四个手下,按部就班地对送到E区的犯人用电椅执行死刑。其中三个手下和队长一样,对这些来到这的犯人很和善,这里面有职业道德的要求,但我想也有出于人性的关爱。的确,他们是罪人,有些甚至犯了很重的罪,令人发指。但如今,他们要去伏法,等待着坐上冷冰冰的电椅,用自己的生命去赎罪——尽管在受害人看来,他们的性命或者不足以清偿他们所犯的罪孽。不过既然基于共同契约的审判,他们把最可宝贵的生命都交了出来,我们——这些自诩的清白的人——似乎也没有更多的理由去对他们任加讽刺、凌辱和虐待。 这个死囚监狱里有一个神奇的犯人。他是一个高大的黑人,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身高。在旁人眼里,他是凶残的。因为当人们发现他的时候,他的手里有两个惨死的女孩——那是一个血淋淋的场景。但在监狱里,他是温和友善的。利用上帝赐予的特异功能,他治好了队长的肾炎,还让一只小老鼠起死回生。 其实他是无辜的,当时他正试图挽救那两个生命垂危的孩子。最终,他在监狱里找到了那个利用女孩纯洁情感进行无耻杀戮的罪犯。他处决了这个恶魔。但除了监狱里的朋友,没有人知道他的清白,等待他的依然是众目中的怒火和冰冷的电椅。出于心中的正义,队长和工作人员想给他自由,但他厌倦了这个世界,想要离开,因为“在这个世界,每天你都会面对那些纯真的情感被利用,被伤害”。他怕黑,但坐上电椅时,他拒绝戴上黑色的面罩——看着世间的纷扰,闭上那双纯真的眼睛。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条在牢房和电椅之间延伸的绿色的黄泉路。每天面对着这片绿色、看着一个个犯人从这条小路走向死亡,在这工作、在这生活的人会有怎样地心情?有一个歇斯底里的狂人,为了目睹死刑的过程,为了执行死刑的快感,坚持不肯离开,畸形的心理和癫狂的举动使他最终赔上了命。有个曾经的杀人犯竟然养了一只老鼠作伴,但是电椅在那等他的结局不会变——干燥的海绵,凄厉的惨叫,腐臭的味道,残酷的死亡,这是一幕让人心有余悸的场景。还有一个犯人,他是个癫狂的年轻人,永远洗刷不了自己的罪行,永远不能点燃心中的明灯,最终惨死。的确,就算队长和工作人员有着崇高的责任心,有着细致的人文关怀,但仍不能够消弭一切伤害——特别是那来自不可抗力的伤害,来自执迷不悟的伤害。那位咖啡色天使的到来让情况有所改变,他扬善除恶,但背负的误解和对原罪的无奈,让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死亡。 理性:死刑存废 死刑是一种古老的刑罚。杀人偿命是传统观念。我国可以说是一个刑法相当发达的国家,从古至今都是如此。虽然不曾公布,但我们每年执行的死刑不会在少数。如此大范围适用死刑,错杀误杀的现象难免发生。 近几年一些案件在网络上、在学界内、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学者们对于死刑的讨论也有很多,大概分为三派:一是主张立即废除死刑,以邱兴隆等人为主,这属于绝对少数派;二是主张从减少死刑的罪名,限制死刑的数量入手,逐步达到废除死刑的目的,这一派学者占大多数,陈兴良等人持这种观点;三是反对废除死刑,这是苏力等人的意见,也不占多数。 对于这三种观点,其实都能找到其合理之处。对于立即废除论,据贺卫方答记者问的情况来看,之所以持这种激进的观点,是考虑到了现实中的阻力,旗帜鲜明地主张废除反而容易达到逐步废除的目的,而只主张逐步废除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第三个层面上。前两派都主张废除死刑,我想一个例子可以说明问题。对死刑的适用,主要是想强调其威慑力。但是,比如甲杀了一个人,心想反正都要死,多杀几个也无所谓,死刑在此不仅没有成为一种威慑,反而成为甲杀更多人的动因。第三派主张保留死刑。也可以举一个例子支持。比如说甲去抢银行,心想反正不会判死刑,杀几个人也无所谓,导致本来不杀人的而杀人。 那到底杀不杀? 孙志刚、聂树斌等人的被虐杀、冤杀是引起社会广泛讨论的导火索。长期以来,我国适用死刑的罪名之广,适用死刑的罪犯之多,是为人(都是些什么人?这是需要细致分析的)所诟病的。如今发展到虐杀、冤杀的地步,自然催促人们来反思。但是我想,反思不代表讨伐,而需要理性。 刑罚产生于报复、报应,死刑则是“杀人偿命”思维的反映。的确,在专制时代,我们可以说死刑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恐怖统治的手段。但读过一些古代制度史的人都应该清楚,古代的制度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中国如此,欧洲中世纪亦是如此。这在钱穆和夏特莱的著作中都有提到。尽管我没有直接看到有关古代死刑/刑罚政策的研究方面的文献,但就我涉猎的有关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制度演进资料来看,死刑在古代绝对不会是一种我们主观臆断的残暴和残酷。要知道一定的制度是产生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既然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由那个我们自认为残暴的时代演进来的,我想我们就有理由反思过往时代的真实而非一味的阐述什么生命的价值高尚,自由的目标崇高,专制暴力的迫害何其深、何其大! 死刑的预防和威慑作用为废除死刑者所怀疑。前面我也举过例子说明。但是同样地,我也举了相反的例子表明死刑的威慑作用的存在。那么,到底这种威慑作用在现实中起到多大的作用?按照贺卫方的观点,惩治贪污腐败我们用了很多死刑,但贪污腐败却依然大量存在,那么就说明死刑没有威慑力。还有一些研究表明杀人行为很多情况下是一时冲动所致,也就是说在杀人、贪污的时候,犯人根本没有考虑到什么死刑不死刑的问题,那么死刑的威慑力还存在吗?对此,我并不认同。因为这里至少有一个比例问题。我们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尺来衡量到底有多少贪污腐败,所以感性的大量存在并不能成为反驳死刑无用的理由。而后面的那个研究则忽略了在杀人行为里故意杀人和过失杀人的比例,如果实际的统计表明,故意杀人和过失杀人的比例是5:1,那么这个研究对于死刑无用的反驳毫无力度。 也许可以举出朱元璋时期严惩贪官也没能遏制明朝官员贪污之风的例子来对进行进一步的反驳。但这又会陷入一个循环过程。这是一个制度上的问题,说到根本更是一个人性的问题。这种问题要根治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可能期待所有人都变成无瑕的好人。为了保障正常人的生活,对那些所谓的“坏人”进行打击和惩处是必要的。 贪污腐败案件将人的生命的价值用金钱进行衡量成为一些人认为国家不尊重个体生命的理由。贺卫方认为将犯罪分子的财产没收,让其在监狱里用一生去忏悔就足够了。但我想他忽略了一个前提——那个人愿意忏悔吗?在《绿里奇迹》中的那个问题少年,就算有旁人的感化他也不可能悔改,人性本善或者本恶是一个无法探讨的问题,但有些人的性质变坏之后是几乎没有可能变好的——这就是现实。对于这样的人,如果我们还幻想着感化、教育,那只能是一厢情愿。再者,官员贪污受贿的是物质,但我们不能简单地限制于物质。如果他的贪污受贿纵容杀人等侵夺他人生命的行为,那么贪污受贿就不是简单的金钱问题了。或许我们不是杀得太多了,而是杀得太少了。有一个现象我一直不解,为什么抓出来的贪官大多为副职?难道那些一把手就真的如此清廉吗?难道一把手们对于身边的那些副职官员的行为直到被揭发出来之前就一无所知吗?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惩戒的力度不够,那些真正的大贪官根本在逍遥法外,那些被揪出来的不过是“工作”没做好罢了。这个问题本身是复杂的,就算死刑制度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妥的地方,那么我要说,死刑制度本身在此承担的过错责任也是小的,背后看不见的“权力之手”的作用才是主要的。我们应该突破这道限制,该杀的一定要杀! 在转型时期,贺卫方提出现在多为独生子女,如果杀了,那就是断子绝孙,这种仇恨是刻骨的。那么我要说,正因为是断子绝孙,所以我们不能让受害人家属承担断子绝孙之痛。罪犯的家属在没有尽好教育职责的同时还要受到如此人性化的关怀是一种新的不公平。从反面来说,死刑这种断子绝孙的威慑力会使罪犯的家属在发现犯罪意向的时候进行极力劝阻,也许能够达到使罪犯回心转意的结果,这也是未可知的。 以上是我对于现在流行的要求废除死刑的一些观点的反面思考。我想说的是,死刑作为一种存在了几千年的刑罚,必然有其合理至少值得推敲之处。这样的工作不是因几个耸动案件引发一番热情就能够讨论清楚的。不论持何种观点,首先要对于死刑这个制度进行历史的和现实的考量。工作量很大,绝对不是引述一下贝卡利亚、康德、马克思、卢梭,缅怀一下文艺复兴,歌颂一下生命价值之高尚和自由理想之崇高,批判一下政府专制和腐败,然后宏观地提出制度缺陷症结就能解决的问题。 不能因为制度有缺陷就要求废止制度,毕竟有制度就有缺陷,更重要的是进行理性细致的分析。关于死刑存废,有很多讨论面向。比如行刑,对于一些人来说,执行死刑是一项日常工作,这项工作对他们的精神状态有什么影响?比如受刑,如何在给予适当惩罚和保持人的尊严取得平衡?还比如用终身监禁替代死刑所导致的社会成本问题。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思考死刑时不能规避的问题。这些都只是客观讨论,主观上我们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当被害的是这些讨论者的至亲,到那时,提倡废止死刑的人们还能够凛然地称自己希望废除死刑吗?

 3 ) 来,让我们讲一个宽恕与惩罚的故事

又看了一遍《绿色奇迹》,第三次,第一次在电视上,然后买了碟看第二次。

某人还是忍不住掉了眼泪--其实我也忍的很辛苦来着。
这三次我看的时候,都能感到温暖,就像走在春风里和春天沆瀣一气。我想这也是导演想要表达的,电影中除了监狱,所有的外景都欣欣向荣,有绿草,大树,阳光,湿漉漉的大地,新灿灿的夜空---别忘了,故事的背景是大萧条时期。

它讲述的是死刑监狱的故事,这正是可以令人爱憎分明的地方,可以亲快仇痛善恶有报的时刻,然而却被史蒂芬金和戴拉蓬特讲的温馨感人,消灭了人间一切罪孽与惩罚,虽无一点宗教的说教,却正做到了上帝才能做的判决。

中国人讲,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看来这是人类共有的特征。片中的这几个死囚,没有特别说明他们的罪衍,虽是陪审团制度,肯定也有冤假错案(例如大只佬John Koffee),其余几个可能真的犯下重罪,起码在保守虔诚而又善良小镇居民看来属于『罪大恶极,罪有应得,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他们也的确被处于极刑---中国有三绞毙命,美国是三电毙命。

但是他们的临终遗言却令人无比动容,这部电影这么长(有3个多小时)我每次看都还记得那个同性恋死囚临终的言行,他像个小孩子一样可怜天真又无害,小心翼翼的恳求给他的小老鼠找个幸福所在,最后的时刻到来了,他对大家说:认识你们真好,但要是不在【这里】认识就好了。这句话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

戴拉蓬特的另一部电影大家一定耳熟能详---《肖申克的救赎》,监狱究竟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这个临刑前的同性恋者以及肖申克监狱里的安迪、摩根弗里曼才是真正的被监狱『改造』了,真正的脱胎换骨,为自己的罪责深感惭愧乃至愿意领受应得的惩罚。

这部电影还讲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使在大萧条年代,即使在死刑犯监狱,人还是可以给他人尊严且自己获得尊严。世间任何一个人都不应失去尊严,让上帝的归上帝,让凯撒的归凯撒。他罪孽深重,愿意接受电刑,他希望体体面面的死,甚至奢望死后能够洗干净上天堂,其它人就不能剥夺这一切。

当年审判绞死萨达姆时,我们看到一个垂垂老矣可怜兮兮的普通老头儿,花白了胡须,狼狈不堪的被人从地窖里抓上来,关进监狱(并且要自己洗内裤),然后送上绞架。内心难免心声悲悯,然而,当你想到他的罪,他曾令多少可怜的家庭支离破碎,可以随随便便置人于死地。有人因为害怕他,躲在墙里不见天日十几年。不知道他是否死的体面,我以前真的希望他能受尽凌辱与折磨,将他对人民所作的一切罪孽,十倍报应在他身上,然后再给他死。而现在,我想那样绞死的量刑是合理的---人不能以暴易暴。砍头和凌辱,固然看了解气,但救赎比惩罚更能给我们一个美好人间。

虽然,我坚信天平座是嫉恶如仇的,但天平座也从善如流。谈不上宽容那么宏大,救赎的心,总该一点点的生长了。

戴拉蓬特的处女做就是一鸣惊人但在奥斯卡颗粒无收租碟排行第一的无冕之王《肖申克的救赎》,制作于1995年,这部片子99年上市。不知他如今安在,但我想这么三个小时,毫无大场面名演员的电影,如今可能很难再找到投资了。

如果有时间,耐心的看看这部电影吧,然后你就能明白,什么叫新社会,把鬼变成人,旧社会,把人变成鬼。


 4 ) 一个小小的细节

治愈监狱长的夫人以后,她给了约翰一个小吊坠,上面刻着圣克里斯多夫。熟悉圣经故事的人应该知道,圣克里斯多夫是一个巨人。他曾经背着上帝过河,上帝化身一个小孩子坐在他的背上,但是非常沉重。他问上帝,你为什么这么重。上帝说,因为我背负了人世间的所有苦难。

一个巨人,背负着人世间的所有苦难,这让你想起了什么呢?咳咳,我又犯了影射的错误了。

看了很多有关这部片子的影评,好像很少人注意到这个细节的,补充一下。

 5 ) 你们不会懂得……

我是含着泪动笔写这篇文章的。在夜的黑暗中,我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手中的银色十字架,有一种浑身抽搐、想要干呕的感觉。这二十多年来,从来没有一篇文章,写得让我如此难受。 一 活着与死亡之间有一段最后的距离。这段距离,对于战场上的士兵来说,是眼前敌军火力网控制的范围;对于医院里的病危者来说,是从病床到太平间的距离;而对于冷山监狱的死刑犯来说,是从牢房通到电椅室之间的距离。它还有个特别的名字,叫做“Green mile”,因为从牢房通往电椅室之间走廊通道的油漆是绿色的。 我想,若非身不由己,或者走投无路,没有人会愿意走上这条“Green mile”之路的。然而,当我在电影中看到:一个能行上帝神迹的人,最终选择了走上这条道路归回天家的时候,我的心震撼了。震撼的不是上帝神迹的自我毁灭,而是他做出这般选择的理由如此充分! 二 “他利用她们对彼此的爱杀了她们。每天都是这样,世间的痛苦我感同身受。” 每一天,这个世界都会发生很多惨剧。飞机失事、矿山垮塌、洪水干旱、疾病贫穷,都会夺去很多人的生命。但是,这些事情的悲惨程度,都比不上人身上某些令人发指的恶行。好比电影中这两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在毫无防备、毫无预兆的情况下,成了家里一位丧心病狂的雇佣油漆匠的刀下亡魂。她们不是死于上帝的安息,而是死于魔鬼的权势。她们是无辜的牺牲品。 谁会为无辜遇害的孩子伤心?除了孩子的父母、亲人和邻居,最理所当然的,就是上帝的仆人—比如影片中这位具有上帝拯救大能的黑人大个子Coffey。他们视罪如仇,对人的痛苦感同身受。他们不仅拯救人的痛苦,也试图救赎人的灵魂。 可是,拯救的工作,是一项多么沉重和艰辛的负担啊。世间的苦痛如此之多,纵使Coffey有上帝恩赐的大能,能显复活的神迹,也无法及时赶到每一位受害者身边,将这些无辜的牺牲者救活。 面对两个无法挽救的孩子,Coffey只能抱着她们的尸体在旷野中哀嚎。这是怎样一种痛苦!而且“每天都是这样”,世间的痛苦与自己分身乏术、无力挽救的痛苦交织在一起,成为Coffey每天都要饮下的苦杯。 三 然而,这样的苦杯并不是最令Coffey苦痛的。 在旷野的哀嚎声中,孩子的父母、邻居们看到了那幅令他们心碎的场景。他们想当然地认为眼前这个衣着肮脏的大个子黑人,就是杀害他们孩子的凶手。他们把Coffey送进了监狱,将他判了死刑。 当Coffey行神迹的大能被几位心地善良的狱警发现,并被带到监狱长家中,医治监狱长夫人的绝症时,Coffey与这位神志不清,但异常虔诚的基督徒女士有了这样一番对话: “你为什么全身是疤,是谁伤你伤得这么重?” “我不记得了,夫人!” “我在梦中见过你,我梦见你在黑暗中徘徊。我也是,我们相遇了,我们是在黑暗中相遇的……” 满身的疤痕他并不惦记,真正让他难受的,是那无止境的黑暗。那是魔鬼掌权的地方,那里不仅活着无数被罪恶捆绑,犯下诸多恶行的人,也活着很多愚昧无知,睁着眼睛却瞎眼的人。 当那个妇人恶狠狠地说出“我真想杀死你两次”这样的话时,我想到了当年耶稣受审时,那些在彼拉多堂前大喊着“把他钉十字架”的人。 他爱着他们,他们却把他钉上了十字架。他试图挽救他们的孩子,他们却把他送上了电椅。 四 “可怜的戴尔,可怜的戴尔,我在这里感觉到了。他终于解脱了,他很幸运。无论过程如何,戴尔算是幸运的了……” 当同监狱的这名名叫戴尔的死囚犯被做了手脚的电椅烤焦致死时,Coffey说了这样一段话。死都无法死得痛快,本是人的一大悲剧。然而Coffey却为这样的人感到高兴,毕竟,他临终前已经在上帝面前认罪,已经得到了解脱,而他,还要在这世上继续承受那永无止尽的苦杯。 他本有机会逃脱电椅的刑罚,依靠他自身的能力就可以,被他医治过的狱警也给他开了方便之门,但是,他最终选择了走上这条“Green mile”之路。 那位狱警问他:“当我在大限之日,在上帝面前接受审判,问我为什么毁了他的神迹,我该怎么回答?因为这是我的工作吗?” Coffey回答:“你告诉天父,你这是在行善。我知道你很伤心,很烦恼,我感觉得出来。我想做个了断,真的,我好累。我不再想像孤鸟一样单飞,我不想再过没有朋友的日子,我希望有人能告诉我该何去何从,我不想再看到人间的尔虞我诈,我不想每天再承担全世界的痛苦。世上的痛苦实在太多,像玻璃般无时无刻刺痛我的脑袋……” 面对世间的惨剧和被误解的疼痛,孤独、无人安慰与分担,也是Coffey最深的苦痛,这样的苦痛又一次将他推向黑暗之中。 在行刑的时候,狱警问他有什么要求,他的回答是:“别为我戴头套,别把我关在黑暗中,我怕黑……” 五 以前,我一直认为,上帝让他的独生子耶稣钉十字架,真的很亏欠他。现在我明白,上帝真是爱他的。毕竟,他只让他在地上传道三年多,就接他回天家了,如果时间长一点,再长一点呢?他会不会也像Coffey一样,甘愿走向“Green mile”之路?已经走在十字架道路上的你呢? 十字架的道路,从来都是一条不平凡的道路。每一个走上这条道路的人,都要面对一个比自己强大无数倍的敌人—魔鬼。魔鬼控制的罪与黑暗,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咆哮,向我们发动进攻。 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你是否有足够的勇气,足够的属灵预备,打这绵绵无期的仗呢?尤其是,当魔鬼控制着你深爱着的人(比如家人和朋友)向你发动进攻,要与你一刀两断,甚至视你为仇敌时,你该怎么做呢?当你每天都要孤单地背负起魔鬼加在你身上的苦痛,亦步亦趋地前行时,你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忍耐与等待,直到光明最终胜过黑暗? 最后,我重新念了一遍Coffey这个名字,与Coffee同音,也就是与“苦”同音。我仿佛看到很多位Coffey,在那条看不见的“Green mile”路上徘徊,又徘徊…… “人终有一死,但是上帝啊,有时这条“绿色之旅”似乎永无止境。”

 6 ) 老爸养老鼠

我爸爸是那种特别老实,老实到窝囊的那种,当年我妈就是因为他窝囊才跟他离的婚。我爸爸是一个有点幽默感热爱生活的普通农民,早年我和他的生活经历,对我现在乐观性格的影响显而易见,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都不忘找点乐子来。因为他说过:“人就得有意思点”。 我记得那是初中,那时候爸爸和我住在我们家的老窑洞里,那窑洞很深有十多米,冬暖夏凉,并排挖两个大窑洞,然后在中间掏空出来其中一个做“卧室”兼“客厅”,另外一个就是“厨房”跟“库房”,两个窑洞把其中一个的口封起来,然后安装上窗户,另外一个安装上门,这就是家了。在山西一带我们上一代的人,很多人都住这样的窑洞。靠窗户的地方盘了一盘火炕,秋冬季节把庄稼杆在火炕里一烧整个窑洞都热乎乎的。不过窑洞里经常闹老鼠,我家也有,有一天,我和爸爸在炕上睡着,迷迷糊糊我被推醒了,我正要说话,只听见我爸爸说:嘘。我睁开眼睛看发生了什么事情。爸爸眼睛里放着兴奋的光芒,他悄悄和告诉我:快看老鼠正在偷鸡蛋呢。我揉了揉眼睛,才看清楚。 原来我家窑洞里横拉着一条绳子,那是用来挂衣服或者毛巾的,那绳子因为挂着东西所以耷拉了下来,正好接触到了我们家的柜子,而绳子的另一头,则连接着另外一个大高柜子,而那大高柜子上有一个前不久才堵上的老鼠洞。我看的时候,只见一只老鼠从高的柜子上沿着绳子像耍杂技般掉着就顺着绳子滑下来了。我当时就像置身于童话中一样,没有觉得惊奇,只是觉得好玩,那老鼠滑到低点的柜子上后,就去滚放在上面的鸡蛋,我记得当时悄悄跟爸爸说,要偷鸡蛋了,喊下来吧?我爸爸让我别动,然而这时候更有意思的一幕发生了,从绳子上又下来一只老鼠,那手法和刚才的老鼠如出一辙。两只老鼠把那个鸡蛋团团抱住,滚呀滚滚到了柜子边,一个翻身连老鼠带鸡蛋都掉了下去,我当时以为肯定要打了,结果奇迹发生了,原来他们那是手段,一个老鼠躺在地上承受了,下落时的力量,然后两只老鼠左右看看滚着那个鸡蛋就进了老鼠洞,我爸爸自始至终没有喊一句话把两个老鼠吓跑,我看完这场惊险的场面后,看了下爸爸,突然我们两个都大笑起来。好几分钟都消停不下来。那些年老鼠多,大家到处放的都是老鼠药,我爸爸说老鼠其实挺聪明,也讲人情,他说你只要给它们吃,它们其实就不给你折腾了。他果然每做一顿饭就在老鼠洞口给放点,奇怪的是还真的是像他说的那样,老鼠真不折腾了。不过后来因为搬迁出去,在我们家旧院子里,我曾经看到硕大的老鼠,有我鞋那么大,胖胖的,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想我爸爸。

 短评

天使也怕黑暗。

5分钟前
  • 燕爷
  • 力荐

感人.汤姆 汉克斯的演技很牛~

6分钟前
  • 赫克托尔
  • 力荐

最动人其实就是最后的那场电影,经历人间百态后痛苦无比的神之子却为“电影”本身所动容,这大概才是最大的“神迹”

7分钟前
  • 顗礼
  • 力荐

故事性很强的传奇宗教寓言式电影。神爱世人,而世人却不理解这份爱。人类摧毁了神迹,而神却不忍让世人背负这罪名。1.【you can't hide whate's in your heart】2.【What happens in the Mile, always stays in the Mile. 】3.【If don't help,don't tell him.Ever.】4.【awful tired life.Dog-tired】

11分钟前
  • 阿吉娃娃
  • 推荐

片子缺少一种关键的非现实渲染,让人感觉离奇得难以接受,但是仍然是一部好片子

14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推荐

2009-2-20 16:20:42 #111 对这样一部“善良”的电影,标上“又臭又长”的附注似乎有点太恶毒了,但我始终认为这是那一类可以只看开头和结尾而忽略过程的电影,过分的是,这片子居然有188分钟!这堂人生课还是有时间再上吧,半个小时,老鼠

16分钟前
  • 德拉库拉拉
  • 还行

基督教的宣传片?!三个小时,从宗教上去阐述几个哲学命题:死刑、宗教、忏悔、善恶、宽容,人性。最后加入基督教的宣传语:来吧爱吧,人性深处,有爱就有奇迹!7.8

17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汤姆·汉克斯版《肖申克的救赎》。

20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能把悬疑拍的好看我觉得有难度,虽然接近200分钟时长,但却不觉得冗长,值得回味的电影。

22分钟前
  • Beryl
  • 力荐

看完第一遍不想再看第二遍。

24分钟前
  • Eve|Classified
  • 还行

虽然很长,但真的好看

29分钟前
  • momo
  • 力荐

披着奇幻外衣讲述善恶有果的故事,或许在斯蒂芬金的奇思妙想中,拥有异能、惩恶扬善、害怕黑暗的约翰咖啡,就是所谓的耶稣,借其上帝视角来表达对人间疾苦的博爱之心。影片的情绪从最初未知的恐惧神秘到最后潸然泪下的感天动地。死刑犯的绿色里程,直白的死亡恐惧中感受生命的力量,三段电刑过程越发地触目惊心。渡人也是渡己,尽其所能施善于人。影片虽长但节奏很棒,戏份颇多的小老鼠先生尤其让人难忘

31分钟前
  • 莱尼圆
  • 力荐

“我累了,不想活了,真的,我不想再像孤雁一样,我不想再过没有朋友的日子,我希望有人能告诉我该何去何从,我不想再看到丑陋的人性,我不想在每日承担全世界的痛苦。”讲的是耶稣么?十字架变成了电椅。

33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人是没法掩盖他们的恶的,即便骗的过一时但绝对骗不过一世,终有一日会败露!恶有恶报,与人为善吧…弗兰科和金真是黄金搭档,他俩的作品不会差,只是本片实在太长了,略显拖沓,可能有些难忍受,不过看起来不会让人生厌,冲突很强,一直牵着你看下去!看到了TWD里的戴尔,当时好年轻啊…

36分钟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耶稣小传

40分钟前
  • 晨光荣耀
  • 力荐

“我不想再像孤鸟一样单飞,我不想再过没有朋友的日子,我希望有人能告诉我该何去何从,我不想再看到人间的尔虞我诈,我不想每日再承担全世界的痛苦。世上的痛苦实在太多,像碎玻璃般无时无刻地刺痛我的脑袋。”John就是坠落人间的天使,是绿里奇迹。他庞大的身躯给人十足的压迫感,他可以未卜先知,他可以去除疾病邪祟,就是这样一个身材魁梧,无所不能的人,也惧怕黑暗,会为了生命哭泣,他会捧起落叶,感受生命的芬芳和自然的力量,他也会向往自由的生活,笑得像个纯真的孩子。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天使满心期待来到人间,触目皆是疮痍,遍体鳞伤地离去,却洒落滚烫星河,救赎着罪恶。

42分钟前
  • 因吹丝挺
  • 力荐

很长,很慢,关键是不好看~~

46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三个小时太长了 抽出时间耐心看还是很触动人心的

49分钟前
  • 不侠与
  • 推荐

带着满脸的眼泪和鼻涕泡儿看完的

53分钟前
  • 蛋蛋
  • 力荐

9.0/10。1、魔幻现实主义的震撼力作!很幼稚,但电影院后两段还是忍不住失声了,三小时的监狱题材浑然不觉乏味。2、绿里奇迹:治尿道炎、复活老鼠、治脑癌、严惩杀童犯和配西...3、痛苦的死刑却一脉相承着《肖申克》的希望与救赎,“绿里”中的人们以不同以往的形式实现了各自生命的意义。

55分钟前
  • 火娃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