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的故事

大陆剧中国大陆1992

主演:葛优  张瞳  侯耀华  吕丽萍  吕齐  童正维  

导演:赵宝刚  金炎  

 剧照

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 NO.1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 NO.2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 NO.3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 NO.4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 NO.5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 NO.6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 NO.13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 NO.14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 NO.15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 NO.16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 NO.17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 NO.18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 NO.19编辑部的故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4 16:23

详细剧情

位于北京某处的《人间指南》编辑部,聚集着六位性格各异知识工作者。老年知识分子里:主编老陈(吕齐 饰)对待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牛大姐(童正维 饰)快人快语、疾恶如仇;老刘(张瞳 饰)胆小怕事,体现着传统知识分子懦弱的一面;中年知识分子余德利(侯耀华 饰)善于接受新事物 ,聪明圆滑,带着点市井江湖的习气。青年一派,李冬宝(葛优 饰)想法前卫,正直善良,总想和机敏美丽的女同事戈玲(吕丽萍 饰)处处对象,无奈戈玲心高气傲,对待貌不惊人的冬宝不冷不热,若即若离。   因工作关系,编辑部的同仁经常接触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光怪陆离,三教九流,改革开放大潮下的人生百态在小小的编辑部内一一呈现……   本片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电视系列喜剧,由赵宝刚和金炎联合指导,马未都、王朔、冯小刚担任编剧。

 长篇影评

 1 ) 怀念美人

92年的时候,我8岁,那时候总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很慢,觉得要是到30岁都特遥远,觉得要活80岁的话简直是种煎熬。那时候的歌感觉都是诗情画意的那种,邓丽君的好多歌还有毛阿敏的思念感觉特别美,特别浪漫。那时候最喜欢的运动就是骑自行车,总想着赶快长大,能骑更大的自行车去更远的地方,甚至幻想过爬上我家不远的铁道线上的火车,但是害怕回不来最终作罢。 20岁以前,我相信自己未来很多可能,我相信我会很早结婚佳偶相伴,我还相信我永远不会再跟我的家乡有任何交集,我相信很多事儿一定会发生,有着莫名的自信和无限的希望,那是一段充满情感和幻想的时光,那是一个段充满精力和梦想的时光。 九几年第一次看《编辑部的故事》的时候就觉得特别好笑,挺好玩的,里面说话的风格跟别的电视剧都不一样,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冯小刚冯氏幽默的专辑啊。那时候我对本剧最大的意见就是很多故事没结局,那个时候还不知道开放式结尾这么个说法,总觉得是没播完。冬宝和戈玲这种轻熟龄的打情骂俏和办公室恋爱还看不太懂,就觉得冬宝你到是直接点儿,上啊!太墨迹了!看那个《飞来的星星》那集看到冬宝和戈玲喝交杯酒了,特兴奋,觉得终于好上了,然后戈玲又不认账了,觉得戈玲特坏,冬宝被耍了。但到结尾导演都没明说让戈玲和冬宝结婚或者谈恋爱,觉得导演特不厚道!还有当时看到那集说地球要末日了,我还觉得自己要抓紧实施地下堡垒计划呢。从小我就一直都有一个梦想:我要挖一个地洞,特深那种,然后自己在遇到战争和地球末日的时候能藏起来,躲过去,而且要谁都找不着那种!我还做了很多准备呢,因为遇到很多困难就没实施成,现在我都觉得地堡这方案有机会还可以实施,觉得自己小时候就特有远见。 今年我2021-1984=37岁了,虚岁都38了,回头再来看这部剧,真是感慨万千啊,特别是本片的一个个大美女啊。吕丽萍当年感觉特别有气质的一个女人,还有演歌星双双的刘蓓、演小保姆的马晓静、爱上老师的大学生王澜、演假智能机器人的李玲玉、跟赵永刚(张国立饰演)相亲的田珉,都是绝代美女啊!天哥皇后李玲玉排第一,至今单身啊,田歌的妹妹田珉必须排第二,也是至今单身啊,新疆塔城人王澜排第三,后来患癌,也是单身,吕丽萍只能排第四,在本剧里真是本色出演,和张丰毅离婚后三婚下嫁现在的孙海英,马晓静排第五,剧里剧外都是个小作精,后来被B X L给B Y了,刘蓓真论颜值必须最后一名。刘蓓一婚嫁给张健做张健的第二任妻子,离婚后嫁给导演张黎,做张黎的第五任妻子,后来小宋佳(还TMD是我们哈尔滨人)第三者插足,张黎为了小宋佳和刘蓓离婚,离婚后小宋佳上位后又把张黎踹了,他俩也没结婚,张健又把刘蓓给追回去了,两人复婚,刘蓓继续做张若昀的后妈了,这些年发生在这些大美人身上的情感历程都关注着呢。不只是因为关注美女,还以为这些人都是时代的先行者,他们到经历真的是一种参考。纵然岁月无情,但是再看到这些大美人仍然是激动万分,坐卧难安的感觉啊!转眼快30年了,搁到今天也都是旷世美人啊!真是又要感叹美人迟暮了……

赵宝刚拍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其实编剧最早是王朔,后来剧本不小心弄丢了,冯小刚把剧本一个字不差的背了出来。于是冯小刚从美工摇身一变成了编剧,模仿着王朔的语言又写出七八集剧本。早年冯小刚就能整本的背出王朔的书来,冯小刚求郑晓龙给自己引荐结识王朔。后来他说认识王朔,就好比“抬头看见北斗星”。这两个人都是冯小刚的贵人。再有才华的人也得需要机遇,郑晓龙和王朔就是冯小刚一生机遇的开始。

 2 ) 我怀念的是无话不说

编辑部的故事

可是皇军要当你的家!

明白,你喜欢在洋圈里唠酸嗑。

农民起义领袖当了皇上就得鱼忘筌。

知识分子啊,不拿钱托着,永远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谈情说爱为主,图谋篡位为辅

如果咱们办的刊物能被读者带进厕所,那就算深入人心了。

我觉得时传祥未竟的事业后继有人了。

别看都人五人六的其实也都是为了仨瓜俩枣,就能载歌载舞的主

打一落生,就是新中国的红孩子,生在红旗下,长在党怀里

心花为什么要怒放,替谁怒放,你是不是对社会主义不满!

我认为应该再加上道德法庭警钟长鸣什么的,社会是复杂的,不能全是歌舞升平。

另外广告要讲究点艺术

我忒爱你了.诶您要是穿列宁装,梳大辫子那阵儿跟我表白这句话我非扎您怀里去不可.

要是灌辣椒水,我们就扛着。要是使美人计,我们就招

我是没有想到你长得那么有喜剧效果,而且是强买强卖的那种。

现如今谁不比谁的主意大呀

都五六间大北房 全家身心健康 北方菜

老这样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三个小人呐真快活!

哪个庙里也有屈死的鬼,何况妇女呢,解放中国容易,解放中国妇女那道长着呢。你以为培养了几个气管炎就完事大吉了?

确实属于陈世美的,坚决打击。万一不是秦香莲,也不能让她当了枪使

只要解刨一只麻雀,提出一个具体问题的这就很不错了

打铁需得本身硬,育人先得自个儿红

大有搞头啊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胁从不问,首恶必办

高参 象棋里的车

要不是你这个事儿篓子呀,也招不来这么一帮赶海的

人家给你打了二两酒,你怎么也得给人家买瓣蒜吧?人家上根烟,你怎么也得给人家划根火吧?

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心疼媳妇不在脸上

哪儿有使大牲口看宅子的,那都是猫狗的事

我主要是啊,嫌弃你呀,文化水平低,长相俗

爱情是一把锁

变天账

出头的椽子先烂

现在条件好了,这毛病得填上

既不是生活检讨也不是斗私批修。不管大家说什么,再不堪入耳。一不打棍子。二不揪辫子。三不记黑账。

看看看看,还真是沿儿可沿儿的对儿

哭起来呛奶,走起来摔跤

气人有 笑人无

走投无路当歌星啦

热情 热忱 冒失

把牛年的事儿规划规划,养好精神头儿,与民更始。牛年任务重啊,又抓精神文明建设,又通大京九,又收香港,两手都要硬。

党政军警特,工农兵学商

年年难过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 你是风餐 它还得露宿

当你在我眼前的时候,你是一切。当你不在我眼前的时候,一切是你

我说这个功啊,你要是相信,它就有。你要是不相信,它就没有。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喂 我是知音大姐

我不管什么何主任,我要红了眼看谁都是一堆肉

老余发现那江导啊是一假活儿。整个一混混儿,搁解放前那整个一倒卧,整个一流浪艺人

其实戈编辑是为省钱,这知识分子就惯会给穷酸找台阶

我不就好打个麻将吗?又不挂鞋,你们简直跟林彪似的了啊。都已经定了你是接班人,就这么等不及,下这份黑手。

这事啊是要上道德法庭的

起什么哄啊?中国人倒霉就倒霉这起哄上了

热爱祖国的拳拳之心呐,消费者知道你是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他们挨了坑,脱口骂的是世道,是这国家。

人民嘛,听党的话没错

我喝醉酒说的话啊,你就自当没听见

今儿我吃席了。妈如今也有饭辙了。

革命就是请客吃饭

不就是结婚吗,两个人搬到一起住,从此就不太平了。

我也觉出来了,左了。

爱情是一把锁。

哎你说,咱们是不是凡人呢?凡人呢,就得有个凡人样儿。什么叫凡人啊?就是半拉人。光靠自个儿这半拉活着挺艰难的。你看,又要喝又要吃,还时不常的得跟一个人说知心话。你知道老北京人,就是北京猿人怎么活到今儿的吗?扎堆呗。没错,你耕田,我织布,你下河,我上山。离了谁都行,就是不能离开伙计。这个单个儿的凡人啊是脆弱的,难以抵御天灾人祸的侵袭。所以呢,要想活的结实点儿就得搭伙计,明的暗的。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话懂不懂?

 3 ) 时髦编辑部——《编辑部的故事》着装参考


一些正在流行的 甚至是即将回潮的时尚元素都能在这部1992年的电视剧中找到印记
二十五年前的《人间指南》编辑部拎到现在 完全可以出一册着装参考指南

时髦的戈玲
戈玲作为编辑部里唯一未婚女青年 剧中的时尚icon担当 打扮摩登时髦 90年代的it girl


白色禁欲系高领衫搭配学院风棒球夹克 去年高领衫大热 但以黑灰色居多 尝试白色的依然是少数:





格子半袖 卡其裙子 总爱骑个自行车跑采访的她 可以说是一个天然的 不自知的real vintage 复古骑行爱好者了

撞色条纹当然少不了:


不失设计感的落肩条纹连衣裙 尤其是这种稍微带闪的元素 感觉今年会流行(一个猜想((基本没错



不失设计感的落肩条纹连衣裙 尤其是这种稍微带闪的元素 感觉今年会流行(一个猜想((基本没错



闪电蓝polo衫 你穿是女大学生村官 戈玲儿穿就是慵懒的马卡龙女青年
(我知道你目光在李冬宝身上移不开了 控计一下计几 下文会给他特写的)
同色系但材质不同的polo大魔王布兰切特在《天才瑞普利》里也穿过 优雅中产气质 可以一尬 你们品品:




牛仔衬衫裙 眼熟不?点到为止 自查衣柜




刺绣衬衫 可以直接从编辑部走到2016年的街拍上



同样 稍有留意就会发现去年好多时尚博主纷纷穿着垂质睡衣出街 丝绒的 绸质的 命悬一线的slip dress


戈玲笑了💅🏻 早在二十五年前就穿着睡衣风衬衫在编辑部里和冬宝讨价还价了


雅痞李冬宝


工作日常中可以窥见冬宝对自己职业的认同:颜色出挑且实用(兜儿多)的棕红马甲 搭配工装风牛仔衬衫 既体现了职业精神 又流露出个人审美偏好
相比爱穿国家地理款帆布摄影马甲的中老年 冬宝不知要高到哪里去了
试问哪个女孩不想找他拍一套大挂历??别说女孩们 就连张国立饰演的gay气赵永刚都对冬宝觊觎已久

不服不行 毕竟李冬宝 华北地区凯鲁亚克



你国文青醉心转发《山本耀司与刘罗锅对谈录》 推崇性冷淡丧偶风时 李冬宝早就参悟了极简主义内核 以亚麻西装外套内搭黑半袖儿给出了另一种诠释:



摄影之余 我猜李冬宝可能还搞搞电子蹦蹦迪 mode magicT恤多少可以佐证👇🏻


除了戈玲和李东宝 剧中其他角色的着装也不乏清流 对当代“时尚”审美疲劳时可以洗眼

余德利媳妇率先代表无整形年代发言:

随意感受:


余德利爸妈 森系couple:波普毛坎肩儿 镂空针织罩衫
来张合影:


油画欣赏——《某作家的妻子》


细看发现印花还是嬉皮们的心头好 腰果花

冯小刚在剧中客串了一个热爱宇宙 带有末日情结的科技青年

透着冰冷未来感的科幻漫画tee 军工风外套 《星际穿越》里马修也穿过一件风格类似的



除了和美果科幻大片接轨以外 老妹儿英子也为本剧带来了一点儿髪(四声)国风情

请看大屏幕👇🏻


中老年妇女的偶像 戈玲的梦中情人——诗人田桥

作为一个老在路上的文学闯作者 一个随时背起的行囊是必须的(牛仔双肩包) 实用耐操的牛仔外套也是随时上路的最佳单品 肩部的皮质拼接增加了诗人的浪漫不羁 和乡土文学爱好者划清界线
自杀未遂的他,也给当代民谣狗上了一课:诗和远方没有必然联系 诗在住院部就能写 看看人家


梦幻世界歌舞厅的歌手双双

很muse了 大圈儿耳环是亮点

多说一句 她歌儿挺飞的




👆🏻这是2017年coach走秀照片 再看看牛大姐儿子的女朋友她身上的裙子:


放到最后说的这位是剧中赵永刚(张国立饰)的相亲对象:李翠玲


热带印花挂脖吊带 高腰短裙 像刚从音乐节上晃回来的大妞儿
重点是 打底穿的是网袜 很前卫了


网袜 什么概念 是今年刚刚才有回潮趋势的单品啊姐妹们!


目测很快又会再度流行起来 就跟这两年烂街的阔腿裤喇叭裤一样 重视起来!

所谓时尚 所谓潮流其实就是 一种循环

已经过去的八九十年代也从来没有真正的“过去”。

 4 ) 随便说几句。

老版《编辑部的故事》里的牛大姐,出身小资本家家庭,却处处讲政治觉悟,句句党和国家不离口,政府比爹亲,比娘疼。我觉得这个角色塑造的很好,很真实。20年前的恐怖政治气氛下,小人物只有这样才能生存,明明党国迫害你,让你生死不如,而你唯一活下来的机会就是和自己决裂,人格变态是变态制度的必然

老版《编辑部的故事》里的老刘,一生战战兢兢,谨小慎微,生怕招了政治运动的灾,节衣缩食,贪生怕死的他倒是练得一口见风使舵的本领,只是性子老实懦弱,顺风使舵加忍气吞声就是他的座右铭。这也是20年前共和国很典型的人物性格特质。

老版《编辑部的故事》里葛优饰演的李东宝,侯耀华饰演的余德利,吕丽萍饰演的戈玲,则更接近改革开放时期人物的心理状况。不安于条条框框想要靠生意混人际关系的余德利,渴望西方文明却又困兽于内的戈玲,涵盖导演各种情怀各种理想主义的李东宝。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80年代青年最后的影子。

 5 ) 人间(1/3)

截图、吐槽、感悟

最初对这部剧的印象就是那段广为人知的“贯口”,所以让我觉得,这就是一耍嘴皮子的喜剧,不乏深刻,但多显在嘴上。为了在死水生活中听见点儿人声,才决定看起来。结果先尼玛被李冬宝笑死,明明也不是多爆笑的台词,但每一分讽刺和幽默从葛优嘴里讲出来时,那种语气和神态就能将其放大十倍。再多看几集,又被剧情本身的精彩吸引住了,成了每一顿饭都少不了的滋味。

看了好几集,才发现原来没有笑声背景音,才发现拍摄时间要早于《我爱我家》。因为名气上的关系,总觉得《我爱我家》才是开天辟地第一部。本剧也许在形式上不算“情景喜剧”,在喜剧效果上却毫不逊色。虽不及《我爱我家》巍然大气,但言辞之有趣、之绚烂、之锋利,真能指点人间、留名时代。

E01、02 《谁主沉浮》(上下)

杂志药丸,人心思变,主编准备引退,领导职位的空缺一时间引起小小办公室中争权夺利的大风暴。这两集里每个人各含心里的想法拿话往出挤兑人给自己盘好处争高势的戏,实在是精妙,每一句话都很猛烈到位,没一个人智商下线,都是人精合着。

上来就叫“贴心人儿”,我还当他俩是一对儿呢

说来说去,还是一条舔狗

桌上摆这么一张相片,也是够现代派的

E03、04 《我不是坏女孩》(上下)

“知音大姐”读者热线里,一个暗恋男老师的女学生说要自杀,编辑部的各位热心帮助。这矫情着要死的小辣鸡文青可烦死我了,真想对她说本集来客串的某位艺术家的著名台词;“你死不死啊?!”

此处说自己叫“冬宝”,但后面却写“东宝”

“站那别动!”就是你总说那小黑胖子坏话的?

改邪归正余德利,一露流氓相真滴吓人

……

E05、06 《侵权之争》(上下)

这两集在我眼中是封神的故事,被骗的剧情能想到,但俩骗子稳稳坐着给普及法律知识这一点真的出乎意料。戏剧冲突非常激烈,那个不听解释的《大众生活》主编太他妈真实了,生活中就是有这种事,就是有这种人,事不占理,又不能动手,憋屈死自己也无可奈何(怎么忍住不动手的,老几位,真行。)最后的结局没有任何光环,大赞!

第一集就有“余德利”“我德利”的段子,但这里又写作“于德利”,本剧的小黑板简直是平行宇宙

冬宝宝不哭(都演到这了我还盼着会有什么反转,是我觉悟不高)

E07 《水淹七军》

萝卜大丰收,编辑部各位拜访给冈村宁次做过菜的“萝卜王”寻求“水淹七军”菜谱,一开始颇有些老舍《断魂枪》的意思。小二德子蹭饭把主人蹭跑了我真是服了哈哈哈。这一集,有社会主义丰收和伪满厨子的对比,也有大萝卜和家常吃不起的“富贵菜”以及特有情趣的西方大餐的对比。老厨子的人物形象很丰满,对自己过去的历史讳莫如深,连自己的孙女都不知道,能想到解放后没少为此遭罪,提及冈村宁次,会说:“惭愧,丢人!”对自己的情况也有很明白的认识:“那会儿穷,没觉悟,不瞒您说,刚打关外到关里,看着满街的中国人都新鲜。东北那会儿叫满洲国,从奉天到北平,那也算是出国工作了。不知道什么叫反抗,什么叫斗争,太老实,就知道挣钱养家。”这是当时大多数中国人的真实写照,这是真实的历史,承认这一点,才是真正的唯物史观。而所谓的“历史问题”,其实是“政治问题”。从老厨子的言谈中能看出他的人生轨迹,生在沦陷区里,长在膏药旗下,到老了一张嘴说的也是“康德八年”,时代对个人的烙印不是喊两句口号就能磨灭的;现在的他会絮絮叨叨让下一代学好,会质疑别人“白吃国家的饭”,是一个善良真诚有着朴素爱国感情的老人,经历过战争与和平,他也许仍没什么深刻的觉悟,但他自然懂哪一场“人间正道”能让人吃得饱。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大萝卜吃不了,法兰西磨坊女主人式煎鱼、斯特格利茨炖小鸡儿、斯特拉斯堡肉饼(白学肉饼!!!)以及真正的“水淹七军”却仍吃不起,“我们有那么多肉,还种那么多萝卜干嘛呀?”

这靓丽的小姑娘在《我爱我家》里骑自行车怼过老傅

又搂肩膀又拍大腿的,我都分不清流氓本性暴露的是余德利还是侯耀华了

“不跟您说了嘛!露半拉肩膀不算黄色!”

E08 小保姆

两个小保姆的鲜明对比,太夸张,太荒诞。反面的那位很有些“小李子”后来扮演的“二混子”季春生的气派,好吃懒做,嚣张可厌,连一贯待人和蔼的老刘都说“弄死她的心都有”。马晓晴的表演可谓优秀,那张牙舞爪讨人厌的劲儿让我都没勇气看第二遍,而“小李子”的“二混子”形象,却透着一股可爱,“您家有蒜吗?”这应该是演员气质的问题吧。

这二位对欺人者的无耻和被欺者的软弱都无语了

 6 ) 《编辑部的故事》全网下架了,我很怀念他

首发于《新京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zQyMDEwMg==&mid=403441662&idx=1&sn=bab7e2f22fdd7b3680b588f939034a91&scene=1&srcid=03071gyhfDLuTprqh53y2SWw&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打在胎里,随时可能流产;当妈的一口烟就可能长成畸形,长慢了心脏缺损,长快了就6指;扛过十个月,一不留神让产钳把脑袋夹扁了,都躲过去了。小儿麻痹,百日咳,猩红热,大脑炎,前面等着;哭起来呛奶,走起来摔跤,摸水水烫,碰火火燎;是个东西撞上就是半死,钙多了不长个,钙少了罗圈腿;混到能吃饭能出门,天上下雹子,地下跑汽车,大街小巷是个暗处就躲着坏人,赶上谁都是个九死一生。”

每年过年,《编辑部的故事》里冬宝说过的话都要被我转发一次,甚至用在公司微信公众号当作拜年。我觉得,这样深刻揭露现实的回顾和反思才是最好的新年祝福。

这人呐,贵在清醒。
 
昨天夜里,同样喜欢这部剧的漫画家大鱼给我发了条信息:《编辑部的故事》全网删除。跟了句,希望只是版权问题,而不是因为吕丽萍嫁给了孙海英。



△乐视的播放页面,显示已经下线


△爱奇艺、优酷、土豆、腾讯均搜不到正片片源


△搜狐也是这样

目前有一部分说法是因为版权授权到期,另有一部分猜测是也许因为吕丽萍嫁给了孙海英,如果是后者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应该下架哇,但这部剧在优酷仍然能看



讲真,今天因为听到这个消息伤心了好一会,《编辑部的故事》对我影响太大,我说我找相亲对象都要求男方一定要看过《编辑部的故事》这事你信吗?这剧对大家而言也许是种情怀,但之于我,还藏着很多热血的理想……

微信号:yuleyidian
新京报文娱采编团队炮制
本号内容均属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受精卵都会用避孕套了,回过头来看《编辑部的故事》,真是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围绕着《人间指南》编辑部,王朔赵宝刚把该说的都说了:换代选举、小三单恋、职业骗子、家常便饭、保姆难寻、支援交警、男女关系、酒吧歌手、行贿受贿、宇宙科学、吃喝之风、夫妻矛盾、两岸亲情、减肥风波、托人办事、智能秘书、玻璃相亲、抗涝救灾,和现在的时装剧也没什么两样。



《人间指南》是什么?差不多就是《知音》+《读者》+《爱人》,《编辑部的故事》里面很多梗现在看来都不过时,在当年更是觉得超先锋



△比如这剧里有直到现在都时不时会出现在时尚圈里的icon:吕丽萍饰演的戈玲,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个标准的文艺女青年:的确凉衬衫,淡紫色长裙,平底小皮鞋,瘦、高,动辄就一欧美街拍范儿。



△还有当年这些女青年们,多潮~所以,赶紧去把妈妈的旧衣服找出来,什么丝绒裙啦,背带裤啦,都是好货,千万别给卖咯!



△也是点破了一些“剩女”背后的真相:戈玲的文艺青年气质不仅在穿品上,“作”,那是相当的“作”,亏得冬宝有耐心和打持久战的强大内心,要放到现在,男人不仅数量少且个个玻璃心的年代,你戈玲是富二代么?官二代么?貌若天仙么?下得了厨房么?就会写几个字你就敢“作”?剩下得了!

以及,看这剧多半你都会爱上葛优演的李冬宝这样的男人,尤其在现在



△话说冬宝这一型儿的,真是性格好人品好,略长得丑点儿也不是他的错。当年的葛大爷绝对也是枚文艺青年、不仅玩单反戴贝雷帽、还在No smoking的标志下抽烟!



△而且脑子超好使,金句频出啊!当年拿着小本本都记不完啊~有才华的男人都是不浮夸女人的挚爱。

不过看到葛优“冬宝”就知道王朔就是这口味,毕竟人无完人啊。而他的意义就是供人自省——睡前想想,如果你是事业有成的60后,摸着开始发福的肚子忆往昔岁月,你自己当年是否也如同《编辑部的故事》里的冬宝,是个义务献血打苍蝇灭老鼠购国库券晚婚的五好青年?如今却如《非诚勿扰》里的秦奋,钱不缺,朋友却越来越少?

不仅俩最亮眼的主人公性格和经历在当下看来仍有说道,《编辑部的故事》从戏里大小角色的性格到他们的扮演者都很华丽,这剧的阵容就是“当年娱乐圈的半壁江山”!



△见过世面的余德利,聪明圆滑,有经济头脑,甚至带有一些市井江湖的习气,演员侯耀华,不用多说了



△坚定的社会主义分子牛大姐(图中),快人快语、嫉恶如仇,三观尤其正,就像现在每个团队里总有个这样的“正三观”,演员童正维。牛大姐有个绝对金句啊!“我们女人一生总要疯几次,不像男人,永远清醒。”到现在都忍不住啪啪鼓掌~



△还有胆小怕事的“老刘”,演员叫张瞳,北京人艺的老前辈啦,已于2007年去世。

客串的腕儿也不少,都是大熟脸



△冯小刚,他还是这剧的编剧之一,对,编剧阵容也超豪华:王朔、马未都、冯小刚,啧啧



△濮存昕,濮哥就是嫩帅!



△矮油,这不是郭德纲的纯爱CP于谦老师么?



△娘娘腔“张国立”



△以及伟大的朝阳群众……【对不起走错片场了】

当然,这剧最令人嗨的是里面的“嘴炮技”,精彩,一种高级的精彩,随便挑几句:

抱歉,刚才我说是公安局的,让您心虚了。

我胖我的,关你屁事!

你说我吧,多聪明,真是蓝精灵转世,一休托生,打针吃药还都弄不傻。

我们冰箱是多功能的,除了能当冰箱,放上钱就是钱柜,放上衣服就是大衣柜
(然后冰箱老嗡嗡响,推销冰箱的人又说)
这种压缩机是日本特别为美国摇滚音乐爱好者设计的。

文人办事就是麻烦,干轻浮的事还要出师有名!

当年的故事始于1992年那个阴沉闷热的夏天,吕齐饰演的陈主编走下那辆红白相间的公共汽车,去向编辑部,宣布自己退休。因为,一本他为之奋斗了多年的杂志因为销量低迷而面临编辑部解散。


20年后的今天再来拨开故事的序幕,毫无违和感。2012年底纸媒开始唱衰,终于在2105年爆发,那些陪伴我们、甚至供给过我们快乐的报纸真的没了。

10月27日,我去买最后一份《上海壹周》,和报摊主瞎扯:这期有没有卖得特别好啊?知不知道报纸就要没了啊?她没大反应,就说我手上的是最后两份。然后问我是不是要给人带一份自己留一份,因为买报纸的人本来就不多,买两份的就更少了。

报纸没有想象中那么隆重的告别,“悦读版”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专栏里写了离别,作者名字后面有微信公众号——可能是以后工作的方向?

也是那天,大鱼给我发了一张图片,是一幢两层楼房,第一眼没认出来,但我依然凭感觉调侃他:总不能是《人间指南》编辑部吧?

答案就是。

西郊民巷,人民大会堂边上,那里有戈玲和冬宝的青春,那里有报纸的黄金年代。然而,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问题。李冬宝们并不能写出真正的《人间指南》,却在那个过程里,丰富了别人和自己的人生。所以,没有了报纸,写字的人也不是一无是处啊。

 短评

今年过年重看了一遍,修正了小时候的一些印象,余德利没那么坏,编辑部有个这样的人还真是省了很多麻烦,换现在的话就指望他创收了;戈玲真的很潮,很多衣服现在看依然好看,可能材质不太一样了但很多配搭绝对现在也看得上眼,后几集的妆容居然跟现在正好契合,怨不得那时会被牛大姐们看不上眼;李冬宝是文艺青年,小时候还以为他是流氓小混混;老刘最蔫坏,为了占便宜不怕打脸,推脱责任遇事就躲,不过好歹是善良的,牛大姐稍好,但思维方式实在有问题,说不到正题办不了正事;总编老陈超厉害的,面儿上绝对是个好人,其实老江湖深熟谙社会行事规则,既有方法有原则也有心胸和逻辑,是个好领导。台词简直值得青年编剧逐句背诵。后面有几集编的松散,逻辑偏一根筋那种,不如前面来得爽。看完这个再看《我爱我家》会觉得不够犀利。

9分钟前
  • U 兔
  • 力荐

就凭我对葛大爷各个时期不分黑白的喜爱,我也不可能是颜控啊~————————————————这个剧的精髓全在片头曲里了,25集就没跳过片头,听了25遍。此剧拍于1992年,而每个有常识的中国人都知道这个年份意味着什么。因此它就成了理想主义的尾声,市场经济的前奏,首都的小老百姓渐渐过得好了起来,仍然在谈论地球宇宙和人类之爱。价值虚无之前的荒诞和计划时代的社会性互搏,解构的意思总在那儿一拱一拱的,可是都不彻底,因为最根本上,是社会人间充满善和爱的主题在那儿托着,这说明,80年代还没完全过去。戈玲特别酷。而且戈玲剧中每一身衣服都好看,穿搭特别有参考意义,果然时尚是个圈。

11分钟前
  • 苏丽珂
  • 力荐

必须五颗星,全剧每集一个故事,个个故事都精彩纷呈。编辑部里个个儿都是人精,全都戏精上身,把人物都演活了。每集看得都乐得前仰后合,太逗了。

14分钟前
  • 元宝宝
  • 力荐

4.5;台词密集,嘴炮不断,抖机灵得恰到好处,知识分子的冷幽默雅而不俗,结合时代特色,针砭时弊绵里藏针,细品之余大有深意;六位主角性格各异,形象立体,戏剧冲突制造得极为自然,堪称社会缩影;配角也是大腕云集,红花绿叶皆出彩;国产剧的盛世,可赞可叹。

1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东宝,想什么呢?-想葛玲儿呢~

22分钟前
  • littletwo
  • 推荐

我就是這么貧起來的~

26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推荐

至今仍是中国顶尖的情景喜剧之一。

31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力荐

理想主义情怀还未曾全部泯灭......

36分钟前
  • 僧撸矛机茅笆时
  • 推荐

印象中是不喜欢的风格

39分钟前
  • 还行

中国最早的情景喜剧???

40分钟前
  • 仓郡
  • 还行

王朔、冯小刚、马未都、赵宝刚、郑晓龙、刘震云这几个基本上奠定了这部戏的风格,外加葛优这几个,这部戏确实活了,也就火了。基本上也探讨了上个世纪80-9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的诸多社会热点问题,其实也算是紧跟时代脉搏,现在看,不失为一部当时社会反映的活化石。后来这几个都是腕。8.5

44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重看一遍,小时候不懂。它里面的冷嘲热讽放在今天仍然不过时。社会基本没什么进步,除了每个家庭的钱比1991年多了一些。

46分钟前
  • 魏晓波
  • 力荐

葛优年轻时候可真歪瓜裂枣

49分钟前
  • 螺丝இ
  • 力荐

北京话普及剧

53分钟前
  • 云中
  • 力荐

上世纪90年代过去了 我大概要用一生去怀念她。

57分钟前
  • 迪仔I编号223
  • 力荐

北京人所向往的充满希望的年代

59分钟前
  • Over5
  • 力荐

同《我愛我家》一樣,《編輯部的故事》也顯示了中國90年代作為過渡時期的語言特質:老幹部牛大姐和主編老陳,滿口革命語言和大道理,而80年代的新青年李冬寶和戈玲,則對這套正統話語缺乏信賴,並不斷加以虛無主義的解構(戲仿、調侃)。他們點評人生百態、社會問題以至國際事務,其《人間指南》編輯部,正試圖像上帝一樣指導人間的生活。這顯示的是90年代初期的一種文化想象,即出現一種新型的社會組織形態,替代原有的黨政機關履行職責,告訴人們怎樣的人生是有意義的,應該過什麼樣的生活。2020年4月疫情季於海甸島家庭影院。

1小时前
  • Bork
  • 力荐

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

1小时前
  • 十个斗的眼窝浅
  • 力荐

这个电视剧只要在电视上播,我肯定要看的。反反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又下了全的看。

1小时前
  • 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
  • 力荐

好段子真是隔二十年还是好段子啊。

1小时前
  • 王大根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