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航班

犯罪片法国2006

主演:J·J·,Johnson,Gary,Commock,Polly,Adams,Opal,Alladin

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

播放地址

 剧照

93航班 剧照 NO.193航班 剧照 NO.293航班 剧照 NO.393航班 剧照 NO.493航班 剧照 NO.593航班 剧照 NO.693航班 剧照 NO.1393航班 剧照 NO.1493航班 剧照 NO.1593航班 剧照 NO.1693航班 剧照 NO.1793航班 剧照 NO.1893航班 剧照 NO.1993航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08 16:25

详细剧情

用另一个角度,另一段历史,来怀缅9•11,来激励人们继续齐心向前。\r就在世贸大厦和五角大楼遭到恐怖袭击的那个黑色日子,新闻报道了一场灾难——93航班被恐怖分子劫持,之后坠落在宾夕法尼亚洲,机上45人全部罹难。\r社会广泛猜测,航班上的恐怖分子本来打算把飞机用以袭击华盛顿。然而机上所有乘客和工作人员却一致抗敌,力挽狂澜,以自己的牺牲保住了更多人的性命。\r尽管有详尽的研究表明这次事故由恐怖分子自己操纵,人们还是把牺牲的乘客和机组人员看成国家和民族的英雄。

 长篇影评

 1 ) 纪录片式的再现,永远不要再现

“911”!看电影的开始真没想到是“911”悲剧的再现。

电影的前半程我看到塔台人在忙碌的指挥4200多架航班时,以为是故事开端的铺垫;听着交织杂乱的英语,还在感叹自己听力好差;在嘈杂的指挥声中隐藏着并不突出的声音,但你一定能捕捉到11航班没有回应的信息;与此同时镜头转向93航班开始登机。那时我纳闷:天上失踪一架?地上要起飞故事的“主人公”航班?同时二架?怎么回事?这就是我,一个毫不知情人的观影第一反应。这也许是没有先入为主的反应。

然后塔台里开始向失踪、疑似被劫机集中,我注意到始终人们用“疑似”、“不确定”等词。在军方介入后,除了疑似之外,又多了一些“请示”、请示哪一级?现在能否采取行动?战机能否起飞?谁能做决定?能否攻击被劫持飞机?等等!

看到了每一个人都谨慎的尽职尽责,也许民航规则既如此,还因为那些飞机上有着众多无辜的生命。看着电影心里真着急,也尊敬每一位守护人。

突然,镜头里出现了“911”的恐怖场面,天啊,我恍然大悟。这部电影让我了解了那一天,另外一群人为之的付出与奋斗。没有人失职,都是为了挽救那些无辜的生命。我看到了许多大厦现场抢救的人和事,被伤害者的苦难经历,却第一次看到了看不见的背后另一面。

电影(我不愿说是故事)后半程主要表现了93航班上恐怖事件。人们从开始的惊恐,胆怯,到绝望,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亲人的爱,再到反抗。表现层次清晰、真实、感人。完全意识不到是“表演”,我跟着泪目。正是他们的反抗,使得“93航班”成为四架被劫持飞机中,唯一一架没有撞击到目标建筑物的飞机,机上的45名人员全部遇难,他们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无人知晓,但挫败了1/4的行动。也许我的结论超级幼稚,却是我的真实感受。

愿世界不再有恐怖!

 2 ) 但愿永远不会有下一个“911”

有人说“911”像悬在空中的太阳,在那儿散发着热度,却不敢直视。我觉的它更像一个烫手山芋随着时间的流失,这过去的5年里,慢慢的凉了下来,让电影人们更多的敢去正面,客观,冷静的去面对。


虽说在911的第二天,艺术家们就开始行动了,纪念活动在原来大厦的遗址{归零平地}上开始了,摄影的,作曲的,编剧的,画画的,写小说的一拥而上,创作的灵感像火山一样爆发着。只有电影在沉默。虽说在以后的几年里,有象《911事件薄》2002;《告诉尼古拉斯》2002;《The Guy》2003;《华氏911》2004;《窄门》2006;《市民义务》2006;《巨大的惊喜》2006;《空城》2006;但这些电影都是在讲911给人们所带来的改变影响。对于这样真实的灾难,却缺少一部客观纪录当时情况的影片,这在电影界当然是不可能的,于是《93号航班》千呼万般使出来。

尽管是在一个早以知道结局的电影里,而且是真真实实发生的事件里,但是《93号航班》还是用其所用的表现的形式来还原911还是相当完美的。虽说有个别演员的业余表情,也许还有其他瑕疵,但那完全是可以忽略不记的,只因为影片里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所用的表现形式也是尽量接近真实本来面目,在真实面前一切艺术表现都是苍白的,这点又让我想起昆大师的那句-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不过上帝一思考,人类也发笑。呵呵,木大师也。


影片的开局也处理的很有意思,劫持93号航班的那4个人,2人住一间,在临行前进行肯定要做的祷告,看着他们拿着经书在默念,朝着真主所在的方向三叩九拜,最后他们中操作飞机的也是大声的念着经俯冲下去冲向草地,这让我想起了《天堂此时》中所描写的恐怖份子。这样做是为了淡化了他们恶行,尽量不刺激死难者家属的神经的吗?其中一个念经时,导演不时的将镜头切换为夜景下的城市,念经声仿佛是对美国的诅咒,让人悲凉。

片子最后说93号航班坠毁4分钟后航空中心才知道93号被劫持了,离它最近的战机有100英里。足见当时航空中心早已被之前那三架成功撞击目标的飞机弄的晕头转向,不知所措。这让人联想到前2周英国发生的又一次恐怖袭击,幸亏的是及早发现,成功截获。达尔文说过”能够存活下来的不是最强大的物种,也不是最聪明的物种,而是对变化做出最快响应的物种”。这句话也适合93号上的乘客。

在最后能救93号航班上乘客的,也只能是他们自己。要是他们再能早一点go,go,go,也许还真能活下来,哎。。。。。。

只是纪录。

 3 ) 还原历史,我们看到什么

如果纯粹是一部商业电影,它或许还有太多的不足,但这部片子背后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93号航班,一架被恐怖分子劫持准备撞向白宫的飞机,911当天在美国上空被恐怖分子劫持的四架飞机之一,唯一一架恐怖袭击没有得到成功的飞机,是全机乘客用血肉之躯赴命夺取下来的飞机。

也许影片真的只为还原历史。

从安检开始,中东人的包裹里能看到的似乎只是大量的电线。11号航班传来劫匪的恐吓和乘务员的呼救,飞机低空飞行并撞击世贸大厦,此时,劫机和撞楼似乎还难以让人联系起来是同一个计划。紧随其后,是第二架飞机横穿世贸大楼,孩子们就像在看一场电影,一部美国擅长的灾难大片。

恐怖分子戴起红色头巾,乘客只觉得这未知目的的仪式看上去非常新奇。劫持行动开始,乘务员慌得忘记呼叫机长,恐惧让她瘫倒在地。飞机控制中心向空中发出警示信息,机长仍不以为意把控制室大门打开。乘客的妻子接到求救,打电话报警,电话不断地被转接到上一级。而上一级们只觉得一个乘客能知道什么,家属报警就是添乱而已。上一级们只关心经济上的损失,民众无法从媒体上得到任何其他现在空中航班的情况。上一级们的决定是,为了保障白宫人员的安全,可以派战机将该航班击落以解决问题。

“谁在帮你们?”“就是我们自己,这些乘客。”

有慌张的,有镇定的。当意识到是自杀性任务时,乘客们第一时间是打电话给心上最重要的人。妻子急了,“你不会有事的!”老父怒了,“他们(警察)让飞机撞击世贸大厦,而现在又撞击了五角大楼!”母亲哭了,“我用双手环抱着你,我们就这样在一起。”

“我的血肉之躯会是最好的刀。”

有暴躁的,有冷静的。当意识到是自杀性任务时,乘客们决定用生命去和歹徒较量。妻子勇敢了,老父冷静了,母亲坚强了,乘客们将夺回飞机控制权,用团结一致的精神信念,以我们的性命打倒邪恶。

乘客作此决定既坚定可也艰难,家属需要来承担的勇气我真的无法想象。影片中,机上激烈搏斗的场面不长,随着一团浓黑的烟雾炸起,93号航班终坠毁在一片田野之上,让世界恢复了平静,让上一级们解除了负担。

这就是历史,最原本的历史。恐怖分子长得没多么凶残,警察不会飞,母亲的窗外是一片祥和,妻子还要送孩子上学。生活会继续,地球接着转。秋去春来,坠机的草地恢复了生机。

还原历史,我们只看到什么?当曾经发誓保卫人民的官员你们怯懦时,我们全民皆兵,我们用自己的身躯拯救国家。













 4 ) 我再也不想看第二遍

最开始我不知道这是讲9.11的片子,最开始我也是个文盲,压根不知道那天有四架飞机被劫持。
到一半的时候,我还以为乘客的反抗会成功。毕竟他们甚至有一个退役飞行员在机上,要是电影的话,这架飞机是怎么也不会坠毁的。
可是,这是现实。
而我,还是想的太简单。
这是真正的,我们每个人碰上都只能无奈的接受的现实。
随着镜头从飞机的驾驶舱望出去最后一团漆黑,并且出现字幕说这架飞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坠毁并且是唯一没有到达目标的飞机时,我还不敢相信的又回头看了一遍最后的部分。
结果就是,看到那个退役飞行员在乘客和恐怖分子的搏斗之间,费劲的伸出手去拉操纵杆,一边大喊着"I can't hold it!"
然后看见草地,世界颠倒,一片漆黑。
我坐在电脑前,觉得好像莫名其妙的被人打了一闷棍。
心里空空荡荡的。
不知道应该有什么想法,但是我就是想,这个电影我再也不想看第二遍。
其实作为一个局外人又能说什么呢?又有资格说什么呢?悲伤也不过是别人的悲伤。
9.11之后的第二年,我在美国念书,纪念日那天,学校举行了活动,大家都带着花。
9.11之后好几年,我还是在美国念书,纪念日那天,校园里那块随便给学生涂鸦用的石头上被人喷了白色的漆作底,用红色的字写了"Never forget 9.11"。
参加活动的人是什么心情,写字的人又是什么心情,我可能永远也理解不了。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也不曾失去的人,其实永远也无法理解痛失所爱的人。
而这个真实发生在人类历史上的事件,不是“失去”那么简单的事。
----------------------------------
飞机上每一个遇难的人都有另一个人来扮演,片尾的时候,他们的名字并排显示在屏幕上。
我一直在想,那些演员去演这部电影时是怎么想的。
看着屏幕上出现的冒着黑烟的世贸大楼,震惊的表情不用刻意表演就能做的很真实了吧……演机上乘客的演员,在摄影棚里的狭窄的机舱布景里,也不知道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但是最让我想要探究的,是那些演恐怖分子的演员的心情。
到底是怎么决定要去演的呢?是为了什么演的呢?
要演这样一部电影,对所有演员来说都是一场考验。

恐怖分子中唯一会开飞机的那个人,临上飞机之前,对着妻子儿女的照片告别。美国人好像很喜欢这样的情节,记得以前看<珍珠港>,一个日本轰炸机飞行员曾经把家人的照片别在飞机仪表盘旁边。
最后在飞机上,乘客纷纷打电话向家人告别,说得最多的话就是,"I love you."
告诉我爱的人,我爱你。
俗得快脱水的情节,却每次都把我感动的快要趴在电脑前。
----------------------------------
这片子,我真是再也不想看第二遍,看了一遍能憋闷一个星期。

 5 ) Let's roll--93号航班


2001年,9月11日

我正在上海出差,晚饭后,我和DZ百无聊赖的坐在宾馆的床上看电视。
我们在不断的换台中,看到了CNN;一栋大楼正冒着浓烟,不用说,当然是世贸双塔之一。开始,我们以为某座大楼起火了,并且对此兴趣索然。在又换过一轮台之后,我们开始研究这场“火灾”了。

我们定下神来听了听解说:……aircraft crash……?飞机撞大楼?周围这么空旷,怎么会撞到这里来?我对我的耳朵颇有怀疑。几分钟之后,我不仅怀疑我的耳朵,我还开始严重的怀疑自己的眼睛:一架飞机在我眼前撞到了另外一栋楼上!

我瞪圆了眼睛,张大了嘴巴,想对旁边的DZ说点什么,但愣了好几秒才发出了结结巴巴的声音:你看见刚才又有一架飞机撞进大楼了么?DZ也张了张嘴,迟钝的说道,不会吧。

从此之后,如果有人问我,什么叫做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相信我能给他一个有说服力的答案。

我们竖着耳朵,开始仔细听解说,足足花了15分钟,看到了现场回放,才敢相信真有第2架飞机撞上了双塔。

我们面面相觑,为目睹了重大历史时刻而感到震惊,又略带点欣喜。于是我们四处打电话,通知各路好汉这一难以置信的消息,当然,大多数人把我们当成了骗子。

最后,世贸双塔在我“楼会塌的”唠叨声中倒下了,但我所认为的华盛顿被核弹炸毁的场面却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对五角大楼的撞击,和一架飞机的坠毁。

坠毁的飞机,就是93号航班。
《93号航班》,就是这部电影,把我带回到了那个难以置信的夜晚。

这电影出奇的紧张,因为大家都知道结局。
乘客的家属在电视上看到有飞机撞上世贸大厦时,纷纷打电话询问,当他们得知不是亲属乘坐的93号航班时,都松了一口气。

但这轻松没能持久,很快航班上的家人就给他们打来电话,报告了航班被劫持的消息。劫机者甚至当着他们的面杀掉了两位无辜者。

连续几架飞机自杀性的撞击,已经让地面上的家人清楚了飞机的命运,没有比给活人送葬更让人心碎的了。乘客也通过电话获知了这是一场大规模的恐怖袭击,他们也清楚自己的命运了……

即使心碎,但毕竟还有勇敢的人,一个强壮的父亲,要求他同样强壮孩子立刻和其他乘客一起发起反击,重新控制飞机。

机上的乘客也决定改变自己的命运,即便死亡,也要战斗。他们还为此进行了投票……民主真的已经进入了他们的血液了吗?

随着一句Let's roll,他们排成一列,向劫机者猛冲了过去。面对他们的勇气,劫机者成为了弱者。
飞机最终还是坠毁了,但他们制止这场袭击。

噢,在最黑暗的时候,还是有人会挺身而出,在遥远的大陆上空,他们保留了人类最后的希望。

 6 ) 真实再现了那个早晨

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同时看过Flight 93和United 93的。最先看的是Flight 93,还把它当作United 93评论了一番。凭心而论,Flight 93是部相当不错的影片,成本低(因为是电视电影),因此故事集中在机舱,航管部门和地面上的乘客家中。情节更偏向剧情片,让人从头到尾充满紧张感。

但是United 93绝对是无法超越的。不说别的,单是里面的演员,包括航管中心的指挥,军事基地的指挥,有许多人都是9/11当时的亲身经历者,他们在扮演他们自己,(比如Ben Sliney,9/11那天是他上任联邦航管局弗吉尼亚控制中心负责人的第一天),从而给整个影片带来难以想像的真实感。United 93给人的感觉是紧张,更有一种无助感,而这种无助感才是那个早晨每个人的真实体验。发生什么事了?劫机是真的吗?世贸中心被什么东西撞了?又一架飞机?美国被攻击了!!但是是哪一架飞机?什么,美航11号还在天上飞?我们有战斗机可用吗?又一架被劫持了?该死,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看着天上地下一片混乱,但是还是有人在关键时刻做出果断的决定,"我们要的不是情况更新,我们要的是行动!”

机舱内的情况,United应该是比Flight更接近真实吧。乘客们从电话中得知的情况是混乱的,只言片语的,但是他们认定自己不能坐以待毙。他们没有举手表决,而是是低声商量进攻的办法。他们给家人打电话告别的时候,声音发抖,无法自持,甚至说不下去。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当时的真实情况,但我觉得作为一个普通人,United 93的演绎是更为可信的。

影片最后的的戛然而止,让我的呼吸仿佛也停止了。哦,是的,这就是那个早晨。

(看过Flight 93的,强烈推荐再看看United 93。)

 短评

纪录片式真实的艺术化处理。911当天被劫持的四架航班中只有联航93号航班没有撞击恐怖分子的预谋目标,上午10点03分、坠毁于宾西法尼亚州的山科维镇,无一生还。

3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在电视里看到飞机撞楼的画面,每个人都很兴奋。在一件沉痛而复杂的事件上表现得如此轻佻,不是我们没有良知,而是我们已经太熟悉各种重大事件从中央台主播嘴里说出来的样子。蔡康永在北大演讲说,电视是人格分裂的。换种说法,电视是没有人格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电影。”推荐给电视导演冯小刚。

5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A】绿草在手持摄影和快速剪辑招牌搭配下的又一自我突破。在本片中,又刻意加入了“惊悚片”元素。前半个小时从平凡无奇的生活角度切入,缓慢沉稳的推动剧情。随后切入劫机的信息点,不断将观影情绪推到顶点,然后在9·11事件全面爆发。但和普通惊悚片不同的是,直到结尾,导演都没能给观众任何喘息的机会。在剩下的时间内,绿草再一次展现了他对超量对话信息的处理能力,手持摄影与快速剪辑无时不刻介入台词的处理,以视听双重角度来不断引爆情绪点,这种通过大量信息来保证观众神经紧绷的方式简单粗暴而又有效(当然也得看谁用)。狭小空间内顶级的场面调度能力,不断加剧的镜头摇晃和台词信息,以及精妙的剪辑点处理,都将电影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而结尾的处理却给了我极大的落差感,这种由影像与现实共同烘托的震撼与绝望,让我无比怅惘。

7分钟前
  • 思路乐
  • 力荐

震撼!最后一刻飞机坠入大地 陷入一片黑暗 眼泪崩溃

1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真主阿拉与耶稣基督的对话

15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震的我心惊肉跳。

20分钟前
  • 水夫兔
  • 力荐

那些无辜的逝去的生命令人唏嘘 可谁来为伊拉克人 或者阿富汗人 又或者是巴勒斯坦人来拍摄这样的电影呢

25分钟前
  • 酒吧方便面
  • 还行

密闭空间的神级调度;情绪被提升到一个极致,不忍再看一遍。

27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如果是007,那么恐怖分子会被制服,飞机的某个仪表盘会在007的数字上停下。如果是24小时,那么飞机最后会在高速公路上着陆。然而这是在真实的世界,无论他们如何努力,飞机还是坠向了地面,银幕一片漆黑。

32分钟前
  • 甲🎹
  • 力荐

被损毁的世贸大厦将会重建,被撞击的田野坑洞将会愈合,被管制的美国领空将会开放。差点误机的乘客庆幸没有迟到,闭锁的舱门成为前往天堂的讯号。航管中心以为划掉了隐患,交管中心以为规避了灾祸。家人在保险柜里找到了遗嘱,公司却没有收到员工的辞呈。乘客还在祈祷奇迹,妻子还在等丈夫报来的平安。

37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On the day we faced fear, we also found courage. 911当天被劫持的四架飞机中,只有93航班没有击中原定目标,用它来谱写绝望中的希望之歌,再合适不过。都知道那个结局,整个情绪却也始终紧栓不得空闲。无一幸免,但我愿意相信结局前的挣扎是如那般的。

39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推荐

如果没有7·5恐怖,生活在新疆的我们不会有之前的肉孜节假期。而今天中秋节,本该是合家团圆的日子。可依然有很多人因为天灾人祸,不敢仰望天上的明月。10年之后,看到了这部电影。或许是美国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没有领导讲话,没有隐藏的真实,平凡之中的伟大让人感动。让我懂得尊重,无论对生者还是逝者

44分钟前
  • 南溟
  • 力荐

我情愿没有看过这个片子。

45分钟前
  • 和菜头
  • 推荐

“那天所有被劫持的飞机,联航93号航班是唯一没有到达攻击目标的,它10:03坠毁在宾州,无人幸免……”最后一个画面,黑屏,无声……震撼!久久未能平息的电影!

49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最后飞机扎进地面,一片黑暗.让人绝望.

53分钟前
  • 赫克托尔
  • 推荐

我真的没有看过一部电影,让我这么紧张过。

56分钟前
  • Dolores
  • 推荐

很爱最后电影的配乐

5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企图用一片混乱的机舱和一片混乱的指挥处营造纪实片的感觉,新疆和田的劫机事件,劫机犯刚站起来就被几个东北汉子踹下去了

59分钟前
  • 瑾朵朵
  • 还行

生命的脆弱。。。不管911事件的真相是什么,可以感受到人在这样的绝境中对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的想念,对活着的追求。。。哀悼这些不幸的遇难者。。。“整部片子里重复最多的声音不是惊恐的尖叫,而是一句句蘸满深情的“I love you””

1小时前
  • 泰坦
  • 推荐

太惨。。。看见即将面临死亡的乘客拿起电话给亲人说最后一句我爱你们,泪奔。。。。太多无辜的生命。

1小时前
  • 老实人楷模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