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后主与赵匡胤

大陆剧中国大陆,中国台湾2007

主演:吴奇隆  刘涛  黄文豪  

导演:吴丽骀

 剧照

李后主与赵匡胤 剧照 NO.1李后主与赵匡胤 剧照 NO.2李后主与赵匡胤 剧照 NO.3李后主与赵匡胤 剧照 NO.4李后主与赵匡胤 剧照 NO.5李后主与赵匡胤 剧照 NO.6李后主与赵匡胤 剧照 NO.13李后主与赵匡胤 剧照 NO.14李后主与赵匡胤 剧照 NO.15李后主与赵匡胤 剧照 NO.16李后主与赵匡胤 剧照 NO.17李后主与赵匡胤 剧照 NO.18李后主与赵匡胤 剧照 NO.19李后主与赵匡胤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6 00:42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后汉时期。汉隐帝(殷歆浩 饰)荒淫无度,不理朝政,赵匡胤(黄文豪 饰)一把火烧掉昏帝的观花楼,满怀雄心出京闯荡。在滁州,他巧遇周娥皇(刘涛 饰),惺惺相惜,娥皇送上定情信物伴匡胤前往南唐。皇子李煜(吴奇隆 饰)携重礼到宰相府订亲之时,正是赵匡胤带信物与佳人相会之机,结果是梦碎南唐,匡胤当机立断,投入郭威麾下,一路过关斩将、屡建奇功。次年,在一拨生死兄弟拥戴下黄袍加身拥立为帝。当既传旨诏李煜夫妇面圣,此时的李煜如梦方醒,知道了周娥皇与新帝的关系,他称病拒不北上。他无心国事,整日咏词消遣,当那首“手提金缕鞋”的偷情诗传开,赵匡胤大惊......

 长篇影评

 1 ) 问君缘何几多愁

 帝王将相,才人佳子的故事,诸位听得不少。那些情情义义,恩恩爱爱,卿卿我我,都瑰丽莫名。根本不是人间颜色。

  人间,只是抹去了脂粉的脸。

  ——李碧华

  五月的宛城春深似海。马路旁、街道边、公园里、小区间,处处月季花开,芬芳缭绕。可谓是观不尽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听不完的燕喃莺语雀鹂啭。正是一年好光景,原应日日晴空无云烟,偏又赶上朝来寒雨晚来风,我哀叹又一个双休日毁于漫天满地的潮湿,唯有居家读书,我读的是《宋词鉴赏辞典》。

  说到宋词,我极喜读李煜的词,无论是他青年时期所作的风流艳词,还是他亡国之后所填的销魂哀词,均读起来音韵铿锵,节奏感强,特别在立意方面注重情景交融,遣词造句自然流畅,毫无锤炼痕迹,远远胜过花间词派那种刻意营造浓艳香软的调调。

  毕竟,我的审美素来是重视天然。李后主那些长长短短的句子,宛如起起落落的杨柳春风,吹过深林碧水,又拂过黛瓦白墙,再掠过小窗明镜……让人触目能联想到一些淡彩水墨画面,虽有愁苦,却不惊心,好似一位翠袖红裳的女子,在浅吟低唱着旧时昆曲,那曲子不尽缠绵悱恻,只让人恨不得将她揽入怀中轻轻劝慰,柔柔安慰。因为她弱啊……世人皆有怜弱之心,更哪堪一个能写出珠玉词句的亡国之君!

  很多读者总是觉得文应该如其人的。李煜固然不是圣明君主,也是一个多情善感、内心丰富的艺术家。凡充满书卷气的艺术家,不应该永远清雅、温润、风度翩翩吗?我在少女时代如此认识。我想象中的李煜,应生得一张略有孩子气的脸,眉目如画般标致,姿态如玉树般临风。即使年过四十,依旧是风流俊美,举手投入如不染凡尘的浊世佳公子。娱乐圈的编剧和导演似我一样想。他们拍摄与李煜有关的影视剧时,都要找颜值极高的白面小生来扮演这位忧郁才子。可是,我读了相关史书发现李煜长得并不是多好看。他脑袋很大,脑门很宽,附带一口大龅牙,还有一只眼睛里边长双瞳(《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煜》:“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按照现代医学的分析,李煜属于轻度残疾人,起码他的重瞳病会让他看什么东西都重影,好在他有一只眼睛是健康的,影响不了他的具体生活。而且古代出过舜、项羽等重瞳症患者,他们都立过大功绩。所以李煜出生之后,就被南唐皇室的人视为有“帝王之相”。哪怕李煜骨子里并不想当皇帝。

  李煜这个人,说直白一点,是胸无大志的。他排行老六,按规矩也不该他继承皇位。李煜的父亲李璟是南唐的第二任皇帝,原打算在临死前把江山交给弟弟李景遂。李璟的长子李弘翼已当了太子,见父皇此举无法容忍。他经过精心设计,把自己的叔叔李璟遂毒死。可能是弑叔之后,李弘冀良心难安,在三个月之后也莫名奇妙地“暴亡”。李煜等于是“捡漏”捡到了皇位。除了大哥李弘翼,李煜的二哥、三哥、五哥都是早夭。如果李煜不当储君,李璟只能把皇位传给七儿子李从善。对比李从善,李璟更属意文采风流又心底良善的六儿子。他很快就封了李煜为吴王,让他以尚书令参与政事,入住东宫。两年后,又立李煜为太子并监国。后来李璟病逝,李煜顺风顺水地登基。可谓是老天爷眷顾,眷顾得让他来不及学习经世治国就当了皇帝,也可谓是老天爷错爱,毕竟不是任何人都有能力来当皇帝。

  首先,当皇帝一定得会用人。皇帝要精于选贤任能,挑选合适的官员去各司其职,还不能听信阿谀奉承,要小心大臣与大臣之间的挑拨离间。这样才不会被奸佞谄媚者迷惑。李煜偏偏就不会用贤臣。他上台执政后,有一个中书舍人潘佑看到国势日渐衰弱,七次上疏畅论时政,均能一语中的,切中要害。李煜却不以为然。潘佑悲愤之下,大声斥责李煜身边的一些将相无能失职,不杀几十个都难以净化官场黑暗的风气,同时指责李煜庇护奸臣,曲容谄臣,简直是个昏君。李煜勃然大怒,把潘佑打入天牢。被弹劾的大臣如徐炫、张洎为了报复潘佑,一再怂恿李煜杀掉潘佑,顺便也杀掉爱给皇帝提建议的另一个诤臣李平。李煜虽未下杀令,却让潘李两人寒透了心,他们一个在家中,一个在监狱,均含冤自缢,不愿再为南唐效命。

  李煜事后醒悟过来,也回天乏术了。他耳根子软,贪图享受,爱好奢华,耗费了大量精力在声色犬马方面。作为皇帝,一旦过于注重豪奢淫欲,难免会荒废朝政,也会给老百姓增加负担。李煜曾用嵌有金线的罗帐装饰墙壁,再用玳瑁作为装饰钉;曾用绿宝石镶嵌窗格,以红罗朱纱做窗纱;曾在宫室外广植梅花,在花间设置仅容他和皇后周娥皇赏花对饮的彩画小木亭,顺便在窗户、房梁、墙壁和台阶上都摆满梅花,美其名曰为“锦洞天”;每到七夕,李煜要求皇宫里铺上几百匹红白两色的丝绸,摆成月宫和天河的样子,然后他看着鼓乐班子里的宫娥们载歌载舞,欢闹至天明才散去;李煜在夜间连蜡烛都不点,让宫人们在殿内悬挂夜明珠,到了晚上,夜明珠放出的光如白昼,举世罕见……

  这样的李煜,很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养尊处优,富贵之极,浑不知民间饥馑,也漠视底层困苦。然而他心眼并不坏,他是一个怜香惜玉的多情种子,见到聪明美丽的年轻女子就情不自禁。他的原配发妻是周娥皇,比他年长一岁。俩人成婚后感情甚笃。李煜为她建了新巧别致的宫殿,为她打制了几十件用以焚香的金玉香具,为她找到了东汉蔡邕所造的烧槽琵琶,为她寻来并改编了杨贵妃当年跳过的《霓裳羽衣曲》曲谱,为她写下无数动人的诗词,如《一斛珠》、《浣溪纱》、《玉楼春》、《子夜歌》等……

  李煜与周娥皇堪称神仙眷侣,却不妨碍李煜再寻新欢。李煜既愿意在香闺里调弄得皇后“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也愿意陪着宫女们用露水染出鲜亮绿绢,为这种布料起名为“天水碧”。李煜更愿意与才学出众的黄保仪一起谈论书法,又愿意为舞姿曼妙的窅娘凿刻一座黄金莲花台,缀上珍珠璎珞,追求极致的感官享受……李煜甚至将目光转到了自己的小姨子身上。

  在周娥皇婚后十年,突生重病久治不愈的当口,儿子李仲宣又因猫惊吓得猝死,周娥皇痛不欲生,形容枯槁的期间,周家二女儿周嘉敏入宫探视姐姐,被李煜见到。他胸中的柔情蜜意又起,不顾发妻的感受向周嘉敏大献殷勤,更不计宫廷礼仪在夜深人静时偷偷约会。许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的刺激感引发了诗性,李煜与周嘉敏云雨之后,特意写了一手香艳的《菩萨蛮》以作纪念。

  当“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一词在宫中传开,周娥皇如受雷击,从而心如死灰,郁郁而终,死前再不愿看妹妹一眼。

  李煜却急匆匆地纳周嘉敏为继后,继续着纸醉金迷、赏心乐事的小日子。直到南唐亡国,李煜还是爱美人胜过爱江山。他慨叹着往日“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花作烟萝,几曾识干戈”,如今落到“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苏东坡对此大为不屑,讽刺李煜说:“后主既为樊若水所卖,举国与人,故当恸哭于九庙之外,谢其民而后行,顾乃挥泪宫娥,听教坊离曲!”意思是你国家都搞丢了,你没想着给老百姓谢罪,反而跟女人们难舍难分的,还有没有点志气?可惜苏大学士不知李煜在降宋之前,病急乱投医到求神拜佛,不但在宫里造了十几间寺庙,还安排宫女们出家为尼,为国祈福。李煜还与宫里的尼姑们约定,一旦京城被宋军攻破,他们就一起举火自焚共赴黄泉。结果,李煜在赵匡胤的铁蹄面前投降了,而宫里80多名尼姑白白自杀了。(清)陈文述《秣陵集》有记载:“净德尼院八十余人,皆宫人入道者。都城将陷,积薪于庭。后主与约:如有不虞,宫中举火为应,吾与汝辈具焚死。及黄保仪燔积书于宫院中,遥见烟焰,遂燕积薪,皆赴火死,无一人肯脱者。”

  变身亡国奴的李煜,一度“罗衾不耐五更寒”,他只有在梦里留恋曾经的歌筵舞宴,花月春风。一旦睁开眼,他“日夕只以眼泪洗面”、“凭栏半日独无言”。他身为阶下囚,失去了尊严与自由。他的小周后被宋太宗召入皇宫蹂躏,时间长达半年。宋人王铚在《默记》中如是记载:“李国主小周后,随后主归朝,封郑国夫人,例随命妇入宫,每一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声闻于外,后主多婉转避之”。他不能前去解救心爱的妻子,也不能对抗宋主的淫威。他忍受身为男人最难以承受的屈辱——宋太宗召来宫廷画师,将强暴小周后的场景画成一副春宫图,并起名为《熙陵幸小周后图》。他终于意识到了自己“亲小人,远贤臣”的错误,对着来探视他的叛臣徐炫痛哭道:“我后悔杀了潘佑、李平”,却害得自己丢了命。

  徐炫岂是听不出李煜对他有意见,索性向宋太宗如实汇报。宋太宗清楚李煜的不甘心,就在他生日七月七日除夕夜,命令秦王赵廷美赐了李煜一壶牵机药。这也许成全了李煜的心愿。到了这份上,他委实生不如死。他能够留给后世的,只有一篇篇从天堂掉入地狱的悲恨词章,那些词句发自肺腑,字字意切,句句情真,记录了他昙花一现的快乐,也诠释了他绵绵无期的痛苦。有心人看到,会从中汲取教训。更多的人,只是为悲情的李煜发出一声叹息,然后就该干啥干啥去了。

  

 2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娥皇舞尽花蕊谢

——《李后主与赵匡胤》之娥皇、花蕊CUT篇 观后随感,非剧评

2007年5月1日,《李后主与赵匡胤》(彼时旧名为《问君能有几多愁》),央视一台首播。

2016年7月14日晚凌晨,观罢。

剧终时,觉得心里堵的难受,觉得内底的爱似乎欲喷涌而出,更觉得不可思议,这样美丽神伤的角色,这样的花容月貌、我见犹怜,当年怎么就没有见到呢?

不由想责问,2007年5月,我,何在?

努力的回忆,掐着指头算……终于忆起,2007年时的自己,整天被家庭和工作挤压,几乎是没有时间看电视的,最多也是在午休时间用电脑速食下电影之类。

真是可惜,如果那时打开电视,可能只是一瞥也会钟情吧,我对这样的女子从来是无抵抗力,可是缘分就是这样磨人,当年虽然早闻刘涛大名,但是直到九年后的当下,才通过安迪爱上了她。

这份欢喜,整整晚了九年。

剧中的周娥皇与花蕊夫人

出场和谢幕,犹如花开和花谢

初看此剧时,我还笑二千年后的剧,还是新白时的风格和选景,服装和音乐还是恪守古风不做与时俱进的改良,一股子陈旧味。李煜的讷、娥皇的妆、赵匡胤的老,还有镜头的闷和故事的老套,甚至让我想到小时候看的那些潘迎紫的剧。只不过唯一比老台剧先进的是,这次多是实景,那些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比老台剧棚里的岩石是铺绿布的高仿要真实好看多了。

但,因是抱着补刘涛旧剧的心情来看,所以剧是怎样倒不在意了,就如网上的段子那样,所谓重要,再重我也要,所谓刘涛,就算再不入流我都滔滔不绝的爱。

可是多看了几集后,突然有种曲径通幽之后,渐至美好天地的感觉,慢慢的对其的诟词少了,赞叹多了。突然变好看了呢~

一直觉着那些年的台湾导演的审美与我们有些不一样,多了些古典文化的浸润,也多了些鸳鸯蝴蝶派的情怀,拍出来的片子便多了些戏曲的感觉,昆曲、歌仔、黄梅或者别的吧,一股子软软濡濡的南方味道。纵使英雄的气概,也是装裱之后唐宋传奇再生,那么的脸谱化和书面化。甚至有时候为了唯美和说愁,不惜把历史调了又调,历史不再是历史,而是一段段命运的骊歌。现实成了衬板,为一场场的情爱纠缠布幕,美名其曰,戏说。游戏之说,戏谑之说,戏剧之说。

但是,我就是吃这一套啊!现实枯燥,暂时游离,品品令人惊艳的花间波澜,围观下旖旎缠绵,万千风情的传奇,也是几分自我调节的乐趣,有何不可?人生如戏,不过还原。

以戏说为旗的《李后主与赵匡胤》,便多了几分传奇色,少了几分待斟酌的现实感,略了些草莽间的金戈铁马,政客间的尔虞我诈,添了些话本里的儿女情长。

无论是娥皇还是花蕊夫人,出场皆是明媚的,如朝阳底下的花儿破蕾绽开,鲜嫩的明媚。一个是螓首娥眉赛花娇,高台起舞,明妆丽服夺春辉,扬眉转袖若雪飞,一个是妃子璀粲,转眄流精,光润玉颜,拂向桃腮红,两颊笑涡霞光荡,轻香盈路,过街市。

可怜命运从来就是嫉妒美人,惊艳亮相之后,便是曲曲折折,一路黯然去,爱也罢,不爱也罢,怜惜也罢,摧残也罢,最终都是魂归落泉,烛灭灯息,灰暗落幕。犹若花凋而谢,徒留人间一缕香。

【 南唐 周娥皇 】

情窦初开终是隔于宫墙外,明朗不复换端庄,数年后,宫闱变泪涟涟

美人舞中来,周娥皇的亮相是惊鸿一瞥,亮了夜空,亮了世人的眸。

小酒馆初初相遇,美人豪气万千,两壶酒一干而尽,斗舞婀娜又妩媚撩人,明朗的让人想拍掌叫好。

情窦初开,湖畔笑颜,草上策马,止于礼而动于心,兼有知遇之恩,一世情种就此埋下。

应邀入宫,佳节错别,水边濯足,坊中合鸣,至尊家的倾心,如何避的过逃的了。

不妨说所有的悲剧都是命运的戏弄。他可以带她走,但是她却不能走。人活着岂是只为自己活着,偏偏有一颗顾全的心,注定了从此之后,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收了活泼敛了情愫,贤德淑良母仪天下,对于旧人的痴恋,避,避,避。然最终还是被解破。近十年的锦瑟合鸣抵不上对旧日的猜忌,写过再多的宠溺不过是纸上墨迹,不以他心换你心,只是一味的,逃,逃,逃。

然后,便是泪涟涟。夫疑、妹叛、母伤、子散,硬生生的把一个芳年华月逼成了灯枯油尽、香消玉殒。

妆容的不甚喜欢,让我一开始对娥皇,还谈不上爱慕。喝酒斗舞是女儿飒爽,是引起了我的好感和好奇,但是不足以为爱,水边濯足的是活泼可人,脚腕蝴蝶是别致魅惑,但是也不足以为爱,此时她妆容虽娇俏,花钿虽美,但雍容富态的唐代发式过于厚重,显得脸颊略宽,明眸皓齿大气足矣然秀美不足,倒是后面受到伤害渐渐消瘦忧郁的脸颊,愈发秀美清丽起来,让人怜惜,才不由升起爱慕之情,随着剧情愈发虐人,对娥皇的爱就愈发深刻。自认为刘涛最擅长最好看的表演是哭戏,尤其是爆发性的哭戏,她能演得细腻到位又走心,娥皇中后期哭戏甚多,无论是忍泪敛眉,还是梨花带雨,还是泪珠若得似珍珠,拈不散. 还是后来见妹妹抢夫母亲不公又兼之丧子时,哭得恸绝心肝,刘演员均表演的极有层次极富感染力又不失美感 ,将角色完全立了起来,她在剧中凄凄切切,我在剧外悲咽难抑,常常恍然间已觉那不是戏,而是真切切的事儿真切切的娥皇,曾在历史的某个点上发生,而我们只是幸运的知晓了。

终是历史不是架空,再改动的故事也要被套在史实的大框架里,所以娥皇不可避免的玉碎香消。被剧情牵引的悲伤在美人仙逝时彻底爆发了,泪如泉涌。从此娥皇便是心底的一株虞美人,不胜清怨月明中,而李煜容你再表演不舍,依旧登上了我心底的渣男榜。

早知今日何苦当初。

【 后蜀 花蕊夫人 】

艳冠蜀中奇女子,刚烈世无双,才情传千古,换得两朝君主爱,却换不到一寸幸福

与娥皇相比,花蕊夫人在历史上无准确的名讳留世,也无详细的生平记载,只是留在传奇里一个似有似无的名字,几段让人唏嘘的典故,就算是诗名也是同另外几位花蕊夫人相争了数千年。而此剧中与大周后这条线相比,花蕊夫人的线也拍的粗糙多了。也不知为何,虎头蛇尾成为影视作品的通病。娥皇这段用大幅篇章进行铺垫、描写、刻画,大至做到了细腻生动,就是拍摄时镜头语言都仔细而丰富,但是到了花蕊这段,表述突然变得有些仓促,一场连着一场,急冲冲的象赶路,剧情的交待、演员表演情绪还没有很好的释放就转场了。好似花开两蒂,但一蒂吸养分太多,而另一蒂就会营养不足。也好像周母对两个女儿的爱,一薄一厚。

但是,拍的再不好,当剧终时,我还是爱花蕊夫人爱得更深沉。

先不说妆容,后者居上,就是喜欢上的速度,也是后者啊。花蕊一出场,气场顿开,几乎是第一眼就感受到顾盼生姿的绝色之美,可能是前期有同相貌的娥皇做了铺垫,可能是审美上艳丽明亮的更吸人眼球,也可能是想急急的从娥皇逝去的悲伤里抽离,反正当坐着轿子并受百姓赞美的花蕊初初一登场,我就打心眼就爱上了。

找来何中华演四十多岁的后蜀国主倒也妥当,年纪虽大生性虽弱但不失儒雅,后面花蕊夫人对其的念念不忘也说得过去。那些在蜀中的日子,花蕊也的确恩宠在身,过了好几年尊贵享乐的日子,也成就了她的才名和艳名,但是自后蜀降随孟昶入宋之后,便是一路的悲剧。娥皇好歹有数十年的宠爱,有两个男人的一世倾心,有子嗣遗世,死后亦有封诰,可是花蕊有什么,前一个是贪生怕死却死于非命,还要帮他抗起孟氏族人数百人生死的大担,后一个口口说你与她不同却确实是因为她而喜欢上你的男人,虽有担当但终是高山仰止,中间再夹一个禽兽不如的。纵有天赐绝色,惊世才情,可惜有何用呢,不因此得福反而因此遭祸。

据说历史上花蕊夫人不过一个美称,是形容女子生很美。此剧眼见是将史上几位著名的花蕊夫人史实和轶事典故相融而塑造出的人物,所谓艺术的再创造吧。然而我却愿相信这位花蕊是一个真实的人物,隔着屏幕,见她双瞳剪水、千娇百媚,时不时一股子不输男儿的傲然之气迎面扑来,虽然是柔弱的,但是极有气节,尤其是她在宋帝面前,吟出那首传诵千古的《国亡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数年后,我们极爱的那个霓凰郡主的英气已依稀可见。

这样一个奇女子人设如何能不爱。极聪慧富才情,谈吐不俗见解非凡,还有一颗仁义心,不忍别人为已受累逐放了假画师,入宋后又为了族人忍受欺辱。难得是她还能看的通透,又是极为倔强,受辱不诉,就算偶有垂泪也是任之流之,不做委屈小女儿态。花蕊的哭戏与娥皇的哭戏完全是两种状态,后者为情到深处不能自抑,夜夜碧海月明心,而花蕊是烈情刚强忍辱负重,仿佛偶有泪下却流的不是泪而是血。娥皇泪眼是婆娑迷蒙,而花蕊流泪时的眼里还是精精的气、不屈的硬朗和勘破人心的决绝。其实剧在花蕊这里有一个很明显的BUG,花蕊在母后死后明显想要复仇,想利用兄弟俩对她的垂涎挑事端,达到兄弟阋墙的目的,所以说花蕊不是白莲花,她是有心计的,可是不知为何,剧演到这一步却没有发展下去,甚至后面她的剧情完全是靠兄弟俩加李后主之类来推动的,好像那个念头,还有为了表现那个念头,刘演员辛辛苦苦做的眼神表现,都只是随便演演就算了。

入宋,夫亡,受辱、赐婚、逃离再加上回宫,故事性强却拍的蜻蜓点水。因为看的个人CUT,不好说别的线找描叙的如何,但这条线每集不超过五分钟。

恩,花蕊可怜,被强了,看晋王那猥琐的眼神,看夫人脖间的伤痕,是哦,好可怜 ~

恩,被侮辱了还不能告诉皇帝,明知道不能拿人家兄弟怎样,是哦,好可怜 ~

恩,终于明白白白牺牲也换不来族人安全,不如逃走,但是怎么没逃出去,是哦,好可怜 ~

恩,好歹被皇帝救了,获得自己,又结识到窅娘,怎么又被禽兽捉回去了,是哦,好可怜 ~

……

好吧,一切悲惨际遇,拍成了为了表现而表现,走马灯似的刻画,我只能看着花蕊夫人身上的伤和眶内盈盈的泪,还有她让人无比心疼的看破世事的表情,不停的脑补,发散思绪,一曲悲歌自心弹。

后期唯一的长处大抵算是花蕊那几套衣服,还真是好看,比起娥皇的要素雅不少,但是配色考究,绣花镶边依然精致,发式、佩戴也比大周后的更利落秀美一些,基本符合野史上对她空谷幽兰的形容。

当年看新白,我对胡媚娘的喜爱更甚于白娘子,因为媚娘更为悲惨,而这部剧里,我那泛滥的对弱者的同情,让我对花蕊夫人更为怜惜,再加上我的审美情趣一直是以悲怆为上,不是江南烟雨温婉绮丽那种,而是天高云苍大江东去大时代这种,花蕊倔强硬朗气质的更为符合,所以让我更为倾心。

传奇里,花蕊夫人被封为贵妃,与宋太祖也恩爱了数年,但是电视剧里好像没有这方面的演绎,只是最后有几个略为亲近的交谈和捏肩镜头,也不晓得代表了多少日子。既然已拍了亡国诗、送子图等等典故,再多拍一点有何妨。最后花蕊死的也拍得仓促,本来是最为悲情的一幕,极易煽情和感染观众,可惜却处理的太草率,没有让我体会到应有的悲痛感。

看完真觉得这一幕,我还不如选一首忧伤的曲子,然后一边听着一边在脑海里自行想象呢。这一幕真是此剧最大的败笔,太失望。花蕊闭上眼的时候,这首美人绝唱一如弦断,嘎然而止,剪CUT的人也真狠心,硬是突兀的黑了屏,我硬是楞了半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历史也罢,人物也罢,终是一捧黄土,不过早晚而已,娥皇、花蕊夫人,料你们如见到后主与太祖的结局,也没有什么好伤怀的了,唯一句,双姝走好,已托青鸾载魂归。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 2016年7月15日 已无蝉鸣,只闻雷声的午后


(补充:谢谢刘演员演绎的这两位历史人物,真的很好,沉浸在剧中时,已全然忘记现实中的你,只感受到真实的娥皇与花蕊夫人。哦,窅娘和艳娘也是极喜欢的,义薄云天性情中的女孩儿我都是喜欢的)

 3 ) 赵匡胤登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政治家。

转载自://www.weidianyuedu.com/content/5419976455224.html

公元960年,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大宋王朝,都城定为河南开封。纵然开封历史悠久,交通方便,经济富庶,可赵匡胤一直不满意这里。赵匡胤登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政治家,他一定是看到了什么,所以不满意开封。 ……

赵匡胤想到西迁洛阳,可他的远见没有得到群臣们的理解。不到半年,赵匡胤驾崩。赵匡胤的预言在百年后得以验证,靖康二年(1127年),开封被金军攻陷,北宋宣告灭亡。

 4 ) 春花秋月何時了

还是旧文。
写于2007年6月25日。
  
晚上看《李后主和赵匡胤》,深度失眠。
  
突然,觉得网络真是个好东西,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的好东西。那些过去了好久好久的东西,我们差不多都快遗忘了,再次被找到,心潮澎湃。很早以前我就开始怀旧了。怀念一切过往,以及与过往有关的人和事。不曾想到,那些埋在记忆深处的很久未曾提及的事,一旦被放映出来,竟让我那么愉悦。
  
看《李后主和赵匡胤》,让我再次记起小时候。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迷恋上的那个忧郁的国君李煜。小时候我们接受到的某些信息,真的会影响我们的一生。你无法从儿时的记忆里剜出那些你不想要的东西。即便是刻意把它们隐藏,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他一样会悄无声息的显现出来。
  
还好,我的记忆里,儿时都是美好的。太多快乐的东西,太多值得回忆的东西。只是,那些无忧无虑的美好的时光永远的定格在了十岁以前。人生里,可供精彩回忆的似乎有很多。但最不能忘怀的还是那些山间小路。石头房子。水井。稻田。屋后面那一大片美丽的竹林。以及端着在电视机前懵懵懂懂揣测人生的时刻。
  
时光荏苒,有些东西永远不再。现在,想起儿时的快乐时光,依旧会有笑容。然后会在一个心情很好的午后,慢慢的记录那些美丽的日子里发生的美丽的故事。包括我们直到现在都无法忘怀的电视剧。
  
长大了,慢慢熟知了李煜,便更加的喜欢他了。这个人,是我儿时看《情剑山河》和《绝代双雄》时喜欢上的。那个时候的心情决定了现在的迷恋。这个才华横溢又身世凄惨的男子。以后的岁月里,也不会将他忘记。

有些人有些事,可以永远记住。哪怕忘记了,心里也留有痕迹。比如,李煜。我从小时候就开始爱慕的绝代男子。因他带给我的影响实在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索性,不再形容了。让我暂时沉浸在他的世界里。如果可以,我不愿再醒来。

 5 ) 赵匡胤:一生所系

不记得谁说过,人年轻时候不能遇见太耀眼的人。对这句话的体悟之深,想必没有人及得上赵匡胤。

二十年前,他还是铮铮铁骨的少年,一袭侠客襟袍,纵使破衣烂衫亦掩不住的眉眼朗阔,骨子里的涵浑大度映在藏光蕴宝的瞳仁里,成日月星辰。

他孤身闯荡江湖,凭借的是一身武力,可使出的剑却止以剑柄朝人,不愿伤人性命。那晚在冯府借燕王之机脱身,于急困之中瞬间抓住机遇大摇大摆迈下庭中,却又回头朝敌人咧嘴一笑,恐怕在冯钟等人眼里那笑都带着令人恼火的得意。胆识既已过人,落魄却洒脱、潦倒亦英豪这多少人在尘世摸爬打滚半辈子亦学不来的心性更为难得。他的身上既投射出心系天下的大志,亦包含追求功名的私心,为王为侯仅待时机而已,因他会用钢铁一般的意志与决断力来主宰自己的人生。

而他人生唯一的意外发生在南唐。滁州湖畔偶遇了一舞动人的灵秀女子,仿佛那年江南所有的春光与水色都沉在了她桃花倾世的目中,使那颗万丈雄心渐渐不由自主。他执起掌中她腼腆落下的柔荑,藏起心中的小心,不由自控地悸动着,那一刻,豪气万千胸怀天下的英雄变成了初尝情字一见倾心的少年,青涩与懵懂,将每一秒都在深温的情愫掩盖在知己好友的称呼之下,连交谈都变得刻意与谨慎,还不如人姑娘家明白大方,一语挑开——“我们,止做朋友啊?”生平第一次,在他那激荡着岁月山河的蓝图之中,添上了一抹柔软的笔触,被人轻缓刷上的月色,温柔地照亮了心中整块大陆,扫除了不得志境遇下的全部迷惘。

英雄总在知道阴诡秘密后遭人构陷,可是这话并不全然适合赵匡胤,再一次在周府不小心听到冯延鲁等人的密商,被发现之后他止是整了整衣、坦坦荡荡现身人前。冯延鲁欲在周府对他下手,被他三言两语道破局面的尴尬止好做罢,而再次闻知秘密的他,出于对唐国内斗不休的厌恶,果断抛弃了原先出仕的念头。彼时虽止有二十岁,已微露日后一代帝王的豪阔从容,坚毅果决,与那个作别的话甫一出口便面露后悔、粉衫女子登楼后仍默默相随的男子仿佛不是同一人般。

半年后他在长街上伫成一道残影,远处一身锦衣华服的李煜去往周家提亲的仪仗渐渐在视野里消失,那端连着当时不名一文的他遥不可及的另一个世界,可一直记得的却是下一刻他在旗亭喝酒的镜头。诗仙都说酒入愁肠,可换他身上,止消三杯两盏,便已消了泰半,遭人抢婚的羞恼亦没有战胜他对爱人的尊重,大丈夫来去分明,心存疑惑却不凭自猜忌,找对方说个明白,若真无缘便尊重她的决定。

止是天性中的豪气干云到底不能遇上喜爱的女子。崖岸飘断飞雪,他拥着匆匆赶来救他的娥皇,内心的情涌比火光更明亮,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愿放手了?那天湖畔她回脸朝他一笑,像极了江南的雨声,纷纷洒洒扬起珠屑玉溅,他将彩绘蝴蝶的秀帕牢牢握于手心,耳边回绕着江心她对他的允诺,他以为自己不会让她久等,他以为已握住了一生的幸福。可她在他掌心里流下了能谋杀他呼吸的泪,如自己所愿他已明了她的苦衷,可为什么此时此刻自己却不愿亦不甘放她离去。如果她愿意,止求她愿意,从此执子之手天高海阔。可她不愿意,她走了,可他的心已落在她的手上,而她给他留下的止是那方秀帕与空寂一生的等待。

所幸,他仍然有未筹的壮志,投效军门之后从此开启了后世史书传颂的壮丽波澜。他首先将剑刃指向了南唐,一战即获江北十四州,令李煜失去长江以北从此只能凭借天堑守成。光义将赵普举荐给他的时候,想也未想便拒绝了后者做他帐下策士的提议,果断道:“以先生之才我必举荐给天子,从此一文一武共同兴我大周。”血与火的杀伐、年轮的更迭并未磨灭他安定天下的初衷。当他望着脚下瑟瑟战栗的冯延鲁,内心的恨意一层层涌至胸口,正是这个人害他错失了娥皇。但只要想到大周的明天还需要这样一颗钉子,那些厌恶也突然变得可以忍耐。年少时的急智成了逐鹿天下的权谋,他可以不计前嫌的放过仇人,也能利用他们的畏惧为大周此役增添筹码,同时亦能在未来遥控唐廷内部,这一石二鸟之计使对手在谈判桌上输得止剩下底裤。

比起在大业上的大开大合,赵匡胤于感情上却显得矛盾。他既希望衷爱的女子能被他人珍惜对待,可真当得知李煜夫妇的琴瑟和鸣却也难以抑制心底的嫉恨。他素来达观果断,对任何事都有一份天生的自信,可当耳边传来那些刺耳的字句时,才发现原来自己也会动摇,心爱的姑娘在嫁为人妻后是否已经忘记了他?滁州亦在江北,是他们初见地,再一次踏上这里,他已一身军功封侯拜相,不再是穷困命蹇被人白眼嘲讽的流浪汉,我不知他是否用双脚再次丈量过那些过往之处,止是他也明白,再不会有一个桃花灼灼的少女在琼楼上朝他掷下鲛帕、嘱他“莫负此春情”了。

一个英雄的落幕往往预示着纪年的更迭,是另一个时代开启的预兆。可无论历史还是剧中,赵匡胤的称帝之路都不失为一位仁主所为,他没有忘记柴荣的恩情,在有生之年荣养幼主与太后,亦没有清洗曾经的同僚。只是柴荣死后,后周朝堂不再安定,此时的赵匡胤已掌国之重器,还有手握各支精兵的义社十兄弟唯他马首是瞻。五代的遗风犹存,诸将不能信奉一个垂髫小儿为主,何况还有他人在一旁时刻虎视眈眈妄图取而代之。既然退一步是死,倒不如从心所愿造反称帝,从此便可以一展宏图!

谋划布置自有他人代劳,事实上一切已然就绪,而他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将自己从造反的预谋里摘出来。所以当光义和赵普急着游说他时,他止是抛下一句“是佛是魔,端在我心”的偈语,所幸都是人精,无需多言亦知此中真意。大军奉命离京迎战契丹,驻扎在陈桥的当夜,赵匡胤又以喝酒驱寒为借口回帐,临别前却感慨“今夜若是满天的繁星,明天才有真日现身。”旁人立刻心领神会应和“将军放心,今夜定时众星捧月。”

就像是看着一颗大树从青葱挺立生长为茂密参天,曾经仗剑快意恩仇的少年已经成长为了顶天立地坚毅深沉的男子,未来即将撑起华夏的一片天。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我一直不太能理解这句诗的意境,直到看到赵匡胤在登基称帝后迈出宫门,独立御街眺望天际,才拾得了一丝真味。即使已身登九五之尊,握住了乾坤,他的目光在望向南边时仍然充满了遗憾,“来日若你有所成就,托人捎个口信给我,让我一起分享你的荣耀。”那些勉励言犹在耳,今日黄袍加身,这样的日子,如果你在我身边该有多好。他盼望着风能将他的心语送至她的耳边,告诉她自己做到了答应她的事,没有辜负她的期望。也告诉她,他从未怨过她的选择,“只要李煜好好待你,此生的遗憾我就永埋心底了。”

新朝初立,他善待往日的同僚今日的下属,优抚各地的节度使,怀柔以安人心,遇刺之后为了不伤及无辜,甚至放刺客离去。但得国不正的弊端也很快突显,地方军权之一的李筠三番两次挑衅于他,并且企图联合死敌北汉和契丹一起攻打大宋。这一举动终于使赵匡胤忍无可忍,他甚至开始反省在自己的厚遇之下究竟有多少人仍在等他跌落泥端的一天,他将怀疑的目光扫向大殿内那些前朝的官僚身上,在丞相起身秉事的间隙以眼神示意撤掉了延续千年的传统,从此之后朝堂之上除帝王之外没有人有资格另设一座。至此,对企图反抗他的人不再讲君子之道,对于张文表的叛乱他甚至以“借道”为名攻取了湖荆两地,他逐渐有了自己的帝王之道。

可纵使城府在那些角斗中日复一日的加深,血液中仁与义的侠士风度都没有变,无论赵光义如何挑拨,他都没有伤害那些曾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们,不愿以血腥手段巩固皇权。相反,他选择了一条从未有帝王敢于尝试的道路,却始终符合他做人的一贯——摊开明说,这自然是十分明智的,很多时候争斗都是由误会引发,明智的人在敌强我弱的情形下,如能得到较为合理的利益分配,绝不会做出困兽犹斗之举。比起光义动辄以收割人头的方式解决问题,毫无疑问赵匡胤具有更为灵活的手段,也更适合为帝。

无论如何,大宋的内部终于安定了,他也终于想要放下江南的那段情缘,以如今的面貌再去见娥皇一面,问问她是否过得安好。至少在与弟弟交谈的字里行间,他说自己打算断念。可语言常常是一种不太令人信服的工具,而不经意流露出的举动往往更能代表真实,所以我无法忽略他在赴约途中只因听到卖花女一句“送并蒂莲给心上人”、就买下打算送给娥皇的行为,没有人能猜错并蒂莲的含义,唐人的诗句已然写得清楚明白,那代表着希冀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绵绵情意。所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我认可赵光义说过的话——“如果大哥见到了周娥皇,难保不会因为她而对唐国感情用事。”对一个不属于你的女人用情至深,无论对帝王还是凡夫俗子,都是大忌。

他身为天子,虽然可以不顾一己安危孤身来江南见娥皇一面,却不可能抛得下千头万绪的国事,偌大一个帝国,强邻环伺,武事频繁,桩桩件件都需他掌舵,身边的心腹有时甚至也会给他添乱。那次他拒绝了赵普的献计,不愿以收购货币来打击李煜,因为这是拿黎民百姓的生计赌国运,身为帝王他做不出这样不负责任的行为。但当他得知光义和赵普偷偷将向节度使借的几万缗全数投进去并且有进无出时,身为主君也不得不担起臣下制造的麻烦,而一贯善于在惊涛骇浪中搏击的他当机立断置之死地而后生,以刚强雄阔的手腕投入所有本钱推倒了江南的财政。。

他是一个擅长斗争的强者。

李煜这个人,纵然在感情和国事上都很混乱,却将他的对手看得明白,无论赵匡胤是否深爱着娥皇,但那方由宋使呈上,经江南国主转送国后的礼物就是对他的挑衅以及对他们夫妻感情的挑拨。我几乎可以理解娥皇在打开礼盒的一刹那难以掩饰的慌张惊愕,也可以理解李煜看到赵匡胤亲笔题写的那行手书时的怒不可遏,没有古人可以容忍妻子曾经将心交于自己的敌人,甚至令对方直到现在还对她恋恋不忘。赵匡胤在写下“寡人犹待此春情”时有多少是因为思念,又有多少是为了给李煜难堪,甚至是否内心深处还隐隐藏有一份李煜夫妇能因此而反目的期望,没有人知道。但那份大宋千里迢迢带至江南的国书,却无比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上邦皇帝对从属国国主的蔑视,全然无视李煜的脸面,以君临天下不容置疑的姿态表明:朕视娥皇为妻子。

他真正的妻子,一位温婉贤良的美好女子,他给与她尊重,却没办法圆她真实所想,但他甚至尊重所有的女性,嘉敏、艳娘、歌姬、敌国太后……身为他的妻子,原来能够拥有的也不过是同衾而眠的缘分却不能走进他的内心。病榻前,他握着王皇后的手哭得颤抖不已,那是唯一一次在他们相处的漫长岁月中他向她吐露心声,他终究弥补不了这么多年的亏欠,可余生里每当想起他都会忍不住愧悔难当,因为曾有这样一个女子,倾其所有为他付出。

他还不知全心付出的沉重,不知那意味着将自己的心亲手捧至对方面前,任它卑至尘埃。他辜负了那样好的一个女子,所以也许注定要被娥皇辜负。

即使是善于揣测帝心的臣属也不会明白,为何赵匡胤会平白无故因他们谈论江南国主的一首偷情艳词而大发雷霆,他为李煜说话的初衷着实令人费解,但纵观他对待后者的鄙薄,我猜想这初衷只能是因为娥皇,因为这首词将她丈夫的变心公然昭示天下,对于一个妻子而言没有比这更令她难堪的。传颂越广,对娥皇的打击越大,赵匡胤不想听到别人对她评头论足又无法明说,所以只能抬高李煜,手里却恨不得将词笺揉得稀烂。

他在车行途中夜不能寐,因得知她病重,那消息从江正口中说出的一刹那,他的心脏便沉了底,他一刻也不愿等待“去江南,立刻就走”,抛下一切奔赴千里之外的金陵。汴京的隆冬已降临,也许遥远的南边会好些但同样是冬天,这令他不由想起十年前的雪夜。金陵城郊的离别,那是从此天涯两端的开始,而今他愿用尽一切方法纠正时光的错。

他的确是个英明伟岸的君王,可有时候理智却与他相距甚远,从蜿蜒水廊另一端缓缓行来的女子早已不再是他的娥皇,她是江南的国后,朱红朝服端严地没有一丝褶皱,象牙金钗整齐地别至高髻,而他只知到来的是他十年里没有一刻忘怀的初心,双手早已先过理智地将对方拥入怀中,他等待得太久了,倾诉的话语瞬间如潮水涌上了心头,无论得意、失意、快乐或者是悲伤,那些自离别以来攒了无数的心声通通由口而出。即使他们之间隔了这么多岁月,即使他早已历经世事沉浮,但只要一见到她,他便无法自抑地心动,仍就是当年执意要带她远走的少年。

“是,每次听到你的消息,我都为你感到骄傲。”她的影响甚至远超赵光义当初所料,南征北战军功无数,平定四方被中原大地拱为上邦天子,千万人的跪拜朝贡却不敌她轻描淡写的一句肯定来得让他激动万分。“我的人,我的心,从来都没有背叛过我的丈夫。”如果天下有能伤他至深的武功,娥皇一定深谙此道,她曾给过他承诺,“带不走的不代表不属于你”,而今却告诉他其实早就已经不是你的了,但纵使知道这些年止是自己一人的空等,他也没有怨怼,仅仅只是想带她走,即使和她隐匿山林,从此远离尘世也好。从他再见她的那一刻起,大概就疯了罢,忘记了越过多少艰难险疾才迈到了如今的位置,从平李筠、李重进,到灭张文表、夺取荆湖,从灭汉,到罚蜀;从以文靖国、科举养士,到定下“不以言获罪”的祖训;在他打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格局之后,在他还有收复燕云一统华夏的蓝图未完之前,居然要因为一个女人将成就与梦想全部折断,他想让后世之人如何评价,他想在史书上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名声?

他真是疯了!

直到拖着病躯的女子跪倒在他面前,他才看清那一袭渗进冰冷地面的血色红妆,她的话打醒了他所有短暂的梦,也折倒了娥皇自己对这份感情曾存留的美好情怀,她以江南国后的身份,以一个因丈夫移情亲妹而受到天下人耻笑的失败者的立场,以一个身染重疾弥留之际的女人的最后心愿,恳求他,不要征伐江南。

而他总是愿意为她做尽一切的,她知与不知已经不再重要,就像她从未想过某天她与丈夫的命运会系于他一念之间,而她会抛开自己的尊严,以他们的曾经为筹码换来他的一个承诺。就像他没有想过,再次见面会亲眼见到她扑入李煜的怀中,他在一旁怎么等也换不回她的一个回眸。这于他们而言,或许都是最为难堪的重逢。

他与她之间隔着的,曾经是身份,而今却是岁月。岁月扭不回,却带走了她的整颗心。

但仿佛没有任何办法能够收回他付出的一颗心了。哪怕娥皇移情、薨逝,哪怕无法原谅李煜的所作所为,哪怕后者是令他鄙夷的对手,他也依然守着对她的承诺不动江南,千方百计拖延大军攻唐的计划,尽力安抚着渴望在战争中分一杯羹急不可耐的群臣们。但是,他无法劝阻李煜的不仁不义不智,娥皇用尊严换来江南暂时的和平,却也早已预料这和平在自己丈夫的引导下绝不可能长久,赵匡胤没有违背对她的允诺,但大宋将江南化为版图已是不可阻挡之势。

蜀国灭亡后便是唐,可他想不到上天会将一个一模一样的女子送至他的身边,可除娥皇之外似乎没有任何人事能够令他丧失理性,即使是相同的面孔也难以达到一样的效果,他清楚地知道花蕊不是娥皇,他看她的眼神始终保有一分冷静,在他与花蕊的相处里我再也找不到那个愿意不顾一切的少年的身影。即使光义一箭射杀了她,为了不损后世名声他也没有处置自己的弟弟。可是当李煜抛出一个原本用来讽刺他的问题时,他的回答一如当年在瓦官寺时的不可思议:

“如果让你感受这样的亡国之痛,你愿意吗?”

“如果生命中有娥皇,朕愿意。”

原来止有她是他的一生所系,也止有她,能令他不顾一切。

完.

2018.10.03

 6 ) 问君能有几多愁

其实更喜欢央视播这部剧时用的名字:问君能有几多愁。

赵匡胤爱周娥皇,却为了自己的前程大业放弃了她;李煜爱周娥皇,却在压力大时背叛了她;赵匡胤求而不得,找了替代品花蕊夫人,周娥皇从此是他画架上的一幅画,不禁疑惑他爱的是美色还是娥皇……李煜得而弃之,他的一生都被美人环绕,自己也是“美人”,可惜活该落得冷清下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短评

台词太精致了。黄袍加身的前夜,太祖说只有繁星满天,明天才会是好天气,赵普心领神会地说,请大哥放心,必定是众星拱月,光义接着说,为天子缝衣,必定无缝。还有南唐朝臣斗嘴,修好不过是讨好,久安不过是苟安,句句言之有物。虽然词句古雅,但即使没有字幕也能听懂,编剧实在是难得的用心。

6分钟前
  • ILY
  • 力荐

看到我对李后主恶心到极点,好可怜的大周后~

11分钟前
  • zzhong
  • 推荐

刘涛有一种古典、大气的美。

12分钟前
  • 轻罗小扇扑流萤
  • 还行

其实,吴奇隆在该剧里的表现可圈可点,不但高帅富,而且悲剧气质。刘涛的大周后比起何晴是另一种气韵,秀丽不足、大气胜之,但反而就削弱了大周后被妹妹夺其所爱的柔弱感。但是该剧的女配实在是...熊乃瑾个怂货,整和没整都那么丑。

16分钟前
  • 唇红齿白章北海
  • 还行

明明我看的时候还叫问君能有几多愁,刘涛真的美翻我了,当年。吴奇隆也是年轻的时候帅帅哒。赵匡胤很喜欢。

21分钟前
  • 摸摸头
  • 推荐

为了此片,假期居然每天10点准时起床看!

23分钟前
  • 鼐鼐
  • 推荐

刘涛的古装扮相真好看

27分钟前
  • Justina
  • 推荐

今天特意翻出来看是因为读初中的时候周日放假在家中央电视台一套中午时候放过一次,当时只看了第二集,周娥皇翩翩起舞的那段特美,舞姿装束特别吸引人,那时特迷恋刘涛演的古装美女端庄大气淑慧,喜欢她迷人的微笑,喜欢这样的爱情桥段。

30分钟前
  • 印.想
  • 推荐

三观不正的小周后,三心二意的李煜,亡国真是活该。

32分钟前
  • 城阙夜千重
  • 较差

我认为这部片子最出彩的其实是赵匡胤啊!

34分钟前
  • 白露菇凉
  • 还行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9分钟前
  • 萌 . 李
  • 推荐

刘涛的周娥皇和花蕊夫人都太美了,赵匡胤和娥皇的感情挺感人的,作为戏说类电视剧挺不错。

41分钟前
  • 竹叶青
  • 还行

服饰人物都不错,刘涛的大周后和花蕊夫人太美了!!!作为一部戏说性质的电视剧,还是很精致的。就是剧情比较拖沓。

42分钟前
  • 熊大茸
  • 还行

历史就不提了反正也是戏说。但是剧情太狗血了= =另:本剧美工过于凶残导致我对后来同时期剧的发饰服装完全看不上眼…

46分钟前
  • 松枝君
  • 较差

小学时候就是通过这个剧,知道了李煜和问君能有几多愁,后来还很喜欢他的词,再后来发现他好渣。印象中刘涛在这部剧里很漂亮。

49分钟前
  • 东方既白
  • 推荐

就是爱里面的赵匡胤,重情重义!

50分钟前
  • gejunhui
  • 力荐

无奈情深······黄文豪演的赵匡胤很不错,刘涛在这部剧里有种大气温婉的美。。

51分钟前
  • 心若蔷薇
  • 力荐

若早知李煜会移情别恋。

56分钟前
  • 秋天的黛西
  • 推荐

刘涛真的在里面好美

1小时前
  • 苜蓿阑珊
  • 还行

突然发现本片的片名如此地富有基情!!!

1小时前
  • 朱红尽颓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