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慈禧

台湾剧台湾1993

主演:丛珊,何晴,翁家明,马景涛,崔浩然

导演:范秀明

播放地址

 剧照

戏说慈禧 剧照 NO.1戏说慈禧 剧照 NO.2戏说慈禧 剧照 NO.3戏说慈禧 剧照 NO.4戏说慈禧 剧照 NO.5戏说慈禧 剧照 NO.6戏说慈禧 剧照 NO.13戏说慈禧 剧照 NO.14戏说慈禧 剧照 NO.15戏说慈禧 剧照 NO.16戏说慈禧 剧照 NO.17戏说慈禧 剧照 NO.18戏说慈禧 剧照 NO.19戏说慈禧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01:02

详细剧情

  慈禧(丛珊 饰)以八旗秀女的身份选秀入宫,成为了咸丰皇帝(翁家明 饰)的妃子。尽管过着衣食无忧富丽堂皇的日子,但慈禧却并不得咸丰帝的喜爱,终日独守空房,生活在孤独和寂寞之中。咸丰帝驾崩后,慈禧的儿子登基成为同治帝,而慈禧和名为荣禄(倪齐民 饰)的男子产生了一段隐秘的感情 。  随着时间的推移,独断专行的慈禧和不愿顺从母亲的同治帝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了同治帝的死亡。之后继位的是年幼的光绪帝,他实则皇帝,却全然的遭受着慈禧的幕后操纵。光绪帝喜爱温婉贤淑的珍妃,这段感情却遭到了慈禧的阻挠,在她的设计之下,珍妃“失足”落入井中。

 长篇影评

 1 ) 不说悲,不说愁,一生故事独自守

不说悲,不说愁,一生故事独自守,当年小小的幼小心灵不经意的接受了这样的教导,不辩情,不辩忧,往事累累沉不动,不小心就被影响一生,肃顺的肃杀真是记忆幽幽呀,而细微心事处,有心的人会懂,唯一确定的说法,我来过,不过来过没来过,都是时间的流水河里的小水珠,就这样忽忽几十年

 2 ) 短评

这部 戏说慈禧 是1992年的片子了
虽然我小时候电视上经常播
但是小时候不爱看政治
爱情戏很多的 戏说乾隆 倒是看过很多遍XD

丛珊——慈禧太后
何晴——慈安太后
姬玉(即87央视版红楼梦妙玉)——恭王福晋
马景涛——肃顺
翁家明——咸丰帝(我觉得翁家明长得好像何晟铭啊!刚开始还以为是父子XD)
黄文豪——醇王等等

以上几个人是我觉得演技最好的
阵容超级强大><
女主角丛珊和何晴都是大陆人

这部算是比较符合历史的剧了
戏说成分不算过分
当然也有借鉴野史啦
洗白有
还好不非常过分
(毕竟是女主角嘛
不稍微洗白一点观众无法接受XD)
里面对於一些历史事件也有比较准确的描述
看到剧中说林则徐是好官
可惜死了的时候
真的很伤心Q Q

缺点是有点拖戏
慈禧进宫前的日子拍得有点久
次要人物的剧情也有点多
如果把62集压缩成40集就正好了

关键是丛珊演的慈禧太好了!!!
她虽然没有何晴美
但演技绝对没话说
她和 武则天 中的刘晓庆一样
演少女时代并不特别出色
但是演老年慈禧简直不能更合适了!><
不愧是中戏毕业的

服饰挺好看的
慈禧和慈安的衣服头饰都有好几套
搭配也美
可惜片源太早了
颜色不够鲜亮
记忆很深的地方是咸丰帝驾崩之後
慈禧慈安把鬓边的一簇头发剪短了
编了个小麻花辫
(何晴这麽打扮实在太正啦!>///<
说她是古装第一美女绝对没错!)

片头片尾也很美
还有大陆版的片尾曲情生意动
词曲都是特别为剧写的
我不喜欢现在台剧的片头片尾
都是打歌
好的剧应该是连片头片尾都能增色~
比如步步惊心和甄嬛传XD

片头曲 帘後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IxNTAyNzUy.html

片尾曲 传说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AxMjczNjc2.html

大陆版片尾曲 情生意动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wMjQyMjg4.html


1992年的剧
那时候横店影城还没建起来呢
剧中有很多紫禁城和颐和园的场景
我有看到石船
所以应该是真的
还有很多场真实的雪景
当时台湾剧组真有钱啊
拉到大陆拍了不少片段
还能租用故宫颐和园...
现在都不可能在电视剧中看见真实的故宫噜~

当年的台湾古装剧的水准这麽高
可惜现在都没有了:(

 3 ) 20多年后,仍觉得是部好剧

最近忙里偷闲,在阅览室看了一些关于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的书籍。里面自然都会提到这位晚晴赫赫有名的女人。里面有大量的史料记载与分析,尽量贴近真实。当然历史的真相往往淹没于年轮之中,很多事,很多情感,都几乎被历史所封存,再也无法找到真相。

于是反观这部剧。横向比较一些同类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真正出类拔萃的,就属这部了。它记录的是从未进宫前的慈禧,到寿终正寝的慈禧,这五六十年的时间跨度。拍得如此完整,很难得。同时,更难得的,是当我阅读了一定量的史料书籍后,再看这部剧,发现在情节上,它是尽可能地贴近史料。就算是一些悬案,比如说同治之死,同治之后嘉顺之死,都要么做了最有可能的情况描写,要么用旁白做了一定说明。不否认,这部剧里也会有一些野史,或许是为了迎合观众口味。不过总体而言,“戏说”的成分相当有限,忠于史实,是这部剧最大的优点。

剧里,重要角色的选择,都非常贴切。慈禧自不必说,像是咸丰、慈安、肃顺、恭王等,都足以支撑这部剧。可以说非常成功。显得不足的主要有两点:第一点,也是难以避免的,就是大约局限于九十年代还不算太宽裕的经济环境,在布景、道具、人员配备等方面,做不到精致精美,这当然也是最为遗憾的。其次,在细节的处理上,还有些粗糙。比如宫廷礼节的描绘,有明显不到位的地方。但总体而言,不可否认,这是一部好剧。

最后个人谈谈慈禧。总体而言,我觉得她是非常不简单的。同时,历史又给了她很多的机缘,以促成了她对中国长年的实质性统治。就其个性而言,她肯定会有狠毒的一面,这是怎么也不可否认的。但作为封建社会中的女性,她有如此大的魄力和智慧,能够调配政治、总揽大局,是可以甩掉多数男性一大截的。当然,人总归是有局限性。且我们作为历史的回顾者,回过头去指责历史中的当事人他们的所作所为,是不公平的。许许多多的历史讯息,也已完全淹没在尘埃之中,再也无法知晓,我们又怎么能够凭借有限的历史信息,去指责他(她)的判断、选择,乃至决定呢。因此,中立的看待慈禧这个历史人物,更符合真实。而且许多的历史真相,还需要历史学者做大量的研究和考证。以便能够更加接近历史真相,哪怕一步。

都过去了这么多年,像我一样偶尔还在看这样一部旧剧的人,一定少之又少了吧。好剧不分新旧。不过,我还是非常希望,能够有朝一日,看到一部新的更好的制作更精良的慈禧生平剧集问世。

 4 ) 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慈禧

当年看这戏是TVB配音版,配得还是不错的! 翁家明版的咸丰帝实在太帅了! 何晴演的慈安也很温柔. 更不要说丛珊的慈禧,实在是把慈禧的一生戏说完整呀! 当时TVB给配的主题曲是<帘后> (原版的插曲之一),当时听到这歌的时候,感觉简直是慈禧一生的写照呀! 把慈禧一生的无奈都写出来了. 真的很喜欢! 虽然这戏没有过多的爱恨情仇的渲染,但把慈禧写成一个有血有肉而且很立体的形象. 也是因为这戏,我才对慈禧太后产生兴趣,有想研究的感觉.

 5 ) 道光错误的抉择某种程度改变了历史

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咸丰,体质太差性格懦弱,见了英法联军就跑,声色犬马,借酒消愁,道光你选错了继承人;慈禧,情商极高,工于心机,权谋手腕高明,擅长驭人之术,一边大棒一边糖果,主要目的就是巩固自己的地位,加强自己的权力,把反对自己的对自己有威胁的统统打压下去。她的大事有两个,一个是抓权,另一个是物质享受。没有政治家的心胸,眼光和素质,治国,就算了吧,前期靠着恭王,看看她罢了恭王以后用的都是什么人。对于她来说,大臣庸不庸碌无所谓,听自己话就行,如此国家如何不亡。恭王,令人心疼,文武皆能,为人聪明,思想开明,才干能力突出,最为可贵的一点是,虽然有才能有声望,但是恪守礼制,倒是被慈禧整得几起几落,伏地大哭,大清王朝彼时最优秀的男人被老妖婆整得如此委屈,事业不顺就算了,家庭也如此悲情,子女不是早夭就是不成器,要么过继别人……真真觉得他最后是抑郁而死的,最后几乎就住在寺庙,看破红尘心灰意冷的状态。嗯,道光,你本来有这么一个优秀的继承人,品格端正,能力突出,不辞辛苦,心系家国,身体倍儿棒,你却偏偏要去选一个体质不好的仁君,结果仁君压力太大,早夭而亡。小儿子想为国家做点事却因为威胁到了老妖婆被整得忒惨,泉下有知肠子都悔青了吧。本来你的大清朝或许不会这么窝囊。

 6 ) 写在重温之后

我觉得这个电视剧后半部分绝对是在洗白慈禧,尤其是她和光绪的关系。现在光绪的死因有了新说法,再看这部剧里的光绪与慈禧的戏就有了很强的OOC感。隆裕皇后的演员挺好看的,比本尊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当然,这部戏里的美颜巅峰是何晴扮演的慈安太后—就算是毁人不倦的清装也依然无法影响何晴老师的美颜盛世。

 短评

11.16-1.5,62集。简直不敢相信这是92年台湾拍的“戏说”剧,比大陆很多所谓正史剧严谨多了,历史事件细节还原度很高,台词考究,除了和荣禄的少时恋情,没感觉戏说什么。丛珊一看就是科班出身,那种劲儿拿捏到位,纵有洗白也在可接受范围。崔浩然的恭王出彩,好剧

3分钟前
  • 有人喜歡藍~M
  • 推荐

我算知道了所有的晚清电视剧没有不从高阳的书里拿情节的

7分钟前
  • 幽若/ty
  • 还行

小时候地方台放过,虽然是戏说,但比很多正剧拍的真实的多,那个时候台剧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8分钟前
  • 留白一片
  • 推荐

我记得小时候第一次播出那会,引起大陆史学界文艺界痛批,篡改历史 误导人物 服化道不正确云云。那会还是报刊杂志纸媒。现在再看,剧本 取景 服化道 人物表演 方方面面,照着历经这些年的古装剧一比,简直就是按正史路数拍的。实乃沧海遗珠,没上8分不合适。

11分钟前
  • 龙标姑息者
  • 推荐

一直觉得慈禧就该是这部剧中所描述的那样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期盼也有无奈。她的得与失,情与怨,城府心机,狠毒残忍都被诠释的惟妙惟肖,入目三分。我不再仅仅仇视她,我也同情她。做为一个女人,在那样的时代,她有她的悲哀。当丧夫丧子之后,她也只能寄情于权力了。另外,传说和情生意动堪称经典

15分钟前
  • florena
  • 力荐

在90年代拍出这种剧相当不错了。有情怀体现,也确实传达出一些思考。但对某些事件处理略显潦草,让人不明就里,有虎头蛇尾之感,如东太后之死(不知所看是否有删节)。对人物个性张力体现不够,除咸丰等少量角色外,少有能以本身之性情遭际动人心者。又如光绪生母,如何面对母子情被姐姐的劫夺也无体现。还有一些低级错误,如文廷式全剧都读成了文廷武,和珅被女主读成和坤……前半剧情冗长而后显局促,我是前面看到辛酉政变,中间跳过,从同治成年后看起的,可能也是出于不喜慈禧的缘故。善妒狠辣狭隘,但正也说明此剧不力求洗白,但对恭亲王还是有拔高之嫌。总体而言还是良心剧。慈安太美,这么多年过去,还会依稀记得何晴演过一个很美的东太后,然后居然搜剧成功,。

20分钟前
  • 水冰月
  • 推荐

这女人总让人没办法忽略。该片也是拍慈禧拍得很棒的几部影片之一。

23分钟前
  • 大-燕-威-王
  • 力荐

虽然名为“戏说”,但剧本台词的考究程度秒杀现在一众自称“良心剧”的古装片了,不把笔墨局限在情爱纠葛中,整个格局就大气多了,不多的那些缠绵情爱的戏份也拍得极考究(咸丰的演员选得太帅了点),慈禧慈安的演员选得很棒,总之是一部现在重温也不觉得过时的好片。

25分钟前
  • 凌燃
  • 推荐

过去的电视剧即便是戏说也是很有看头的,哪像现在剧本苍白无力,台词弱智白开水,歌曲我到现在都喜欢,两位太后选的很棒

28分钟前
  • 沿途看风景
  • 推荐

曾看过不止一遍的连续剧。较为尊重史实地演绎了慈禧的一生。至今仍认为丛珊在该剧中的表现可圈可点。查漏补缺。

29分钟前
  • 真昼の月
  • 力荐

虽为“戏说”,确为佳作。选秀时痛陈家人皆死的秀女,面对国势衰颓一心躲避的咸丰,有意振作亦要于慈禧权势下自保的六王七王,等等。气数将尽时的群像。

34分钟前
  • Yinanaa
  • 还行

最美丽的情人总是藏在梦背后,别触动他一碰就凋落.

39分钟前
  • 三和后浪える酱
  • 力荐

张公子谈景涛兄时推荐《戏说慈僖》里的肃顺,才发现此剧原来是看过的...

43分钟前
  • 巴巴罗莎蠢猫脸
  • 还行

何晴的慈安太經典了,馬景濤的肅順很有型

44分钟前
  • 裘笛
  • 推荐

本时间管理大师在政务烦恼的当下抽空看完了全片。如果梦xx都能上8分,那此剧该上12分。台词不知道是高阳的手笔还是宋项如的手笔,可以凝练到没有一句废话。看完同治之死,觉得慈禧确实做得不对。再看一遍同治之死,又觉得慈禧确实做得不错。人物能立起来。

48分钟前
  • 郁小cc
  • 力荐

小时候很喜欢,觉得笑起来弯弯眼角的何晴好美好惊艳。但丛珊演的慈禧存在感很强啊!

49分钟前
  • 浣熊小姐
  • 推荐

其实应该给4星的,开始那个片头曲一直在脑海里!丛珊演得不错!

50分钟前
  • atmosphere
  • 还行

甲午战争的起因是在这里第一次知道的。除了慈禧和荣禄的感情线,以及过度美化慈禧以外,很多琐碎细节都拍出来或者提到了,还算全面吧。丛珊气场强大,何晴美,马景涛还是有些中二感有点可爱有点想笑是怎么回事!演的肃顺的不如他后期演的多尔衮(也说明演技确实有变化,一直在进步)。前期剧情太慢,急死个人。后面又草草结尾,很多情节都是一笔带过。配乐就那几样,都听腻了。算是缺点吧。

51分钟前
  • 六六
  • 推荐

喜欢这种看起来“旧旧的”史剧。也符合那个时代风雨飘摇的感觉。现在的古装剧都是在精装修的片场拍摄,没有历史的感觉了。

53分钟前
  • Lily
  • 推荐

一周几集就这么看了好长时间,后1/4很压抑,拍出了末代王朝的无力和无奈,恭王有味道,肃顺又桀骜又有才可惜挂的早。不管怎么给慈禧洗白我还是不喜欢她,就是个控制狂。OST很好听,可惜少有气势恢宏的,慈禧权倾天下的时候依然放情歌就有点怪怪的。

54分钟前
  • 茶茶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